天天看點

堅持“以玩家為本”發力長線營運,我發現了這款端遊15年來曆久彌新的秘訣

千禧年後,随着電腦與網際網路的普及,中國遊戲行業也随之邁入了高速發展階段,尤其是彼時的各類網絡遊戲,可以說陪伴80/90後度過了最美好的青春年華。

時至今日,當手遊逐漸成為主流,端遊的市場佔有率日益被稀釋,早年間大多數端遊幾乎都已黯然離場。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端遊市場的萎縮,其實也變相擡升了這一領域的“使用者集中度”,少數依靠内容與品牌持續疊代進化的精品,在扛過了時間與趨勢的雙重考驗後,反而是以享受到了“馬太效應”帶來的紅利,至今仍活躍在大衆視野中。

堅持“以玩家為本”發力長線營運,我發現了這款端遊15年來曆久彌新的秘訣

資料來源:中商産業研究院整理

而在這極少數穿越了端遊下行周期的産品中,不得不提的就是由暢遊研發的老牌MMO網遊《天龍八部》(後更新疊代為《新天龍八部》)。

2022年,已經走過15個年頭的《新天龍八部》,以全新資料片「蜀道争鋒」為載體,通過内容革新、文創關聯、福利活動等次元的同步發力,為玩家們獻上了一場别開生面的周年慶盛典。

堅持“以玩家為本”發力長線營運,我發現了這款端遊15年來曆久彌新的秘訣

那麼追根溯源,《新天龍八部》為何能夠實作長達15年的穩定長線營運?

GameRes認為,這其中最根本的驅動力,就是源于暢遊始終堅定不移的營運理念——「以玩家為本」。

左手“情感”右手“訴求”,「以玩家為本」才能走得更遠

過去多年裡,《新天龍八部》始終牢抓玩家們的“情感需求”與“内容訴求”兩個大方向,展開了一系列營運探索。

将目光投回15年前,彼時與結拜兄弟一同做「老三環」、與幫會好友在古墓與地宮中為搶怪而戰、閑暇時将「王大媽」等叱咤風雲的遊戲大佬視為奮鬥目标……這無疑是每一名老玩家都曾在《新天龍八部》中所經曆過的點點滴滴,他們也都在一次次社交中收獲了寶貴的遊戲情誼。

基于此,今日的《新天龍八部》早已成為了珍藏一代人珍貴回憶的經典遊戲,亦是如今那些已邁入中年的玩家們“青春情懷”的重要載體。

堅持“以玩家為本”發力長線營運,我發現了這款端遊15年來曆久彌新的秘訣

作為遊戲的營運方,暢遊一直也深谙玩家們對《新天龍八部》的真摯感情,這些年來始終将玩家的“情感訴求”為核心,去加深遊戲與玩家的羁絆。

譬如在2020年,暢遊就出于響應玩家對“懷舊遊戲體驗”的渴望,重磅推出了《新天龍八部》懷舊服,一度引發千萬玩家高呼“爺青回”,也使《新天龍八部》完成了一次與玩家在情感層面的雙向奔赴。

堅持“以玩家為本”發力長線營運,我發現了這款端遊15年來曆久彌新的秘訣

而除了對玩家“情感”十五年如一日的關懷,《新天龍八部》也從未忽視玩家内容創新、體驗優化等次元的各類需求,不僅長期虛心聽取玩家對遊戲的意見建議,更是在2021年啟動了「破曉計劃1.0」,引導許多玩家加入到了「共創天龍世界」的行列中。

在「破曉計劃1.0」開啟後,《新天龍八部》本着從玩家訴求出發的宗旨,通過線下見面會、線上調研等交流管道收集了大量玩家的回報,在梳理整合後,優先針對玩家最為關心的玩法、畫面、研發多個方面的問題進行了緊鑼密鼓的革新調整,同時第一時間在公衆号釋出優化進度。

切實做到了“事事有回應,件件有着落,凡事有交代”,這般誠意與匠心兼具的表現也赢得了許多玩家的肯定。

堅持“以玩家為本”發力長線營運,我發現了這款端遊15年來曆久彌新的秘訣

此後,為了進一步強化玩家的“共創參與感”,并且讓玩家建議從提出到落地能夠更高效的落地,《新天龍八部》在8月份啟動了「玩家策劃團」招募計劃,同時邀請到了知名歌手許嵩擔任「玩家策劃團團長」。

要知道許嵩一直都是最受玩家認可的存在,亦是玩家心目中标志性的「天龍印記」之一。

此番《新天龍八部》就是希望能夠依托許嵩在玩家群體中的影響力,進一步吸引玩家加入「玩家策劃團」推動遊戲改革,與主創團隊攜手共建一個嶄新的「天龍世界」。

堅持“以玩家為本”發力長線營運,我發現了這款端遊15年來曆久彌新的秘訣

得益于許嵩影響力的加持,「玩家策劃團」與官方秉持着誠意與信任在2021年完成了多輪溝通合作,成功傳遞出了廣大玩家群體渴望減負優化、希望推出新門派等心聲,最終「破曉計劃1.0」達成了十餘項革新優化的落地,在大幅改善了全體玩家的遊戲體驗之餘,也再度诠釋了「以玩家為本」這一營運理念的必要性、正确性。

堅持“以玩家為本”發力長線營運,我發現了這款端遊15年來曆久彌新的秘訣

随着「破曉計劃1.0」的圓滿收官,今年新年期間,《新天龍八部》也預告了「破曉計劃2.0」即将到來,相信在玩家們的群策群力之下,2022年的《新天龍八部》還将迎來更多諸如第二輪門派調整、更多細節體驗優化的改變給玩家與行業更多驚喜。

堅持“以玩家為本”發力長線營運,我發現了這款端遊15年來曆久彌新的秘訣

以玩家熱愛的“文創融合”為切入點,《新天龍八部》讓「巴蜀文化」活了起來

除了上文提到的「懷舊服」、「破曉計劃」等營運行為之外,GameRes在觀察與思考此番《新天龍八部》的15周年慶典後發現,不論是「蜀道争鋒」這一主題設計,亦或是蘊藏着豐富「巴蜀文化」精髓的遊戲内容,其中所折射出的,依然是《新天龍八部》對「以玩家為本」理念的堅持。

而此番《新天龍八部》所響應的,其實正是玩家們對“傳統文化”持之以恒的熱愛。

幫助主創團隊洞悉這一玩家訴求的契機,來自于在2019年迎來12周歲生日時,彼時的《新天龍八部》選擇了攜手非遺文化載體「宋錦」,為廣大玩家制作了一套傳承千年古韻的周年限定時裝「夢華錄」,首次展開了對「文化x遊戲」的跨界探索。

堅持“以玩家為本”發力長線營運,我發現了這款端遊15年來曆久彌新的秘訣

據了解,在關聯開啟後,《新天龍八部》主創團隊很快通過各個回報驅動,驚喜地發現有大量玩家都對「文化x遊戲」的融合形式表達了由衷的喜愛。

基于此,主創團隊很快便确立了後續《新天龍八部》的營運方向——聚焦玩家對「文創融合」的偏好,持續加碼《新天龍八部》與各類傳統文化的跨界融合。

于是,在此後的三年中,我們見證了《新天龍八部》與開封博物館聯合發起的「汴京守護計劃」,也多次看到了《新天龍八部》與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攜手探索「敦煌文化」各類創新呈現方式等各種「文創融合」内容的相繼出現……

堅持“以玩家為本”發力長線營運,我發現了這款端遊15年來曆久彌新的秘訣

當15周歲生日到來之際,《新天龍八部》則進一步匠心打磨出了「蜀道争鋒」這一資料片,旨在讓玩家能夠從中感受到「巴蜀文化」的源遠流長之餘,也同步領略到《新天龍八部》别具一格的國風魅力。

堅持“以玩家為本”發力長線營運,我發現了這款端遊15年來曆久彌新的秘訣

在資料片中,《新天龍八部》以巴蜀地形為靈感,打造了由巴蜀山麓、巴蜀山道、巴蜀雲頂構築而成的全新三層地圖,通過還原真實巴蜀地區崎岖險峻的地勢特征,在喚醒大衆對武俠文化中“蜀山”的相關認知之餘,也與「巴蜀文化」精髓形成了共振,旨在讓玩家能夠在享受到15年來始終“常玩常新”的遊戲内容之餘,也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别具一格的“蜀山風華”。

堅持“以玩家為本”發力長線營運,我發現了這款端遊15年來曆久彌新的秘訣

在此基礎上,《新天龍八部》還巧妙地利用了巴蜀地圖地形奇險、層次分明特征,推出了可供60位玩家跨服競技的奪寶生存挑戰PVP玩法「問劍淩絕頂」。

一方面來看,将脫胎于「巴蜀文化」的新地圖、新玩法進行串聯,顯然可以進一步加深玩家對「巴蜀文化」的了解與認同感;另一方面,二者的有機融合,再度彰顯了《新天龍八部》15年來持續追求内容革新的理念,在呼應「蜀道争鋒」這一資料片主題的同時,拓展了遊戲的長線趣味邊際。

堅持“以玩家為本”發力長線營運,我發現了這款端遊15年來曆久彌新的秘訣

不止于此,《新天龍八部》此番還錨定巴蜀地區的标志性文化符号「大熊貓」,首先于線下與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達成合作,認養了一隻熊貓并取名為“十五”,旨在借這一有着深刻含義的名字,承載主創團隊對玩家們十五年攜手同行的感恩與情誼。

堅持“以玩家為本”發力長線營運,我發現了這款端遊15年來曆久彌新的秘訣

除此之外,在遊戲中也加入了大量以「熊貓x傳統文化」為靈感而設計的内容。

譬如全新珍獸「百變熊貓」的每一級變異形象設計,就悉數由圍棋、剪紙、刺繡等十大傳統文化演變而來。

堅持“以玩家為本”發力長線營運,我發現了這款端遊15年來曆久彌新的秘訣

還有以中華水墨畫為藍本設計的熊貓頭飾、背飾,以及結合了熊貓元素與中國傳統書寫工具毛筆孕育而出的新武器「點墨留白」等等。

這一系列舉措也與線下熊貓認養的關聯合作隔空呼應,以一種玩家更喜聞樂見的形式,使《新天龍八部》與「巴蜀文化」碰撞出了不一樣的火花。

堅持“以玩家為本”發力長線營運,我發現了這款端遊15年來曆久彌新的秘訣

不難發現,從關聯「宋錦」到如今發力「巴蜀文化」煥新呈現,《新天龍八部》始終都是以玩家的喜好為出發點,同時懷揣着讓自身成為“文化載體”的美好願景,不遺餘力的加碼文化傳承、弘揚與再創新,探索着更多元的「文化x遊戲」融合方式、表達方式。

結語

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新天龍八部》15年來曆久彌新的秘訣,或許無法簡單用一兩句話來概括,但我們透過它的所作所為,可以洞見與學習的,是其長線對内容革新、文化傳承、玩家營運的執着與堅守。

在秉持着「以玩家為本」這一核心理念的基礎上,「内容革新」為《新天龍八部》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文化傳承」賦予了《新天龍八部》能夠被大衆所認知的高品牌價值,「玩家營運」夯實了《新天龍八部》的使用者生态,而也正是在多個方面的連攜共振之下,使《新天龍八部》擁有了愈發穩固的品類地位,這其中每一個探索思路與方向也都值得行業深入思考。

展望未來,我們可以預見的是《新天龍八部》端遊依舊将會在廣大玩家的支援下,向行業輸出更多創意玩法,向大衆傳遞更豐富的傳統文化,在日新月異的遊戲市場挖掘出更多潛在機遇,邁向下一個15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