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看來,最爽的皇帝應該是明神宗吧。這個爽要怎麼定義呢?如果說你就是每天吃吃喝喝,然後去後宮和妃子們聊聊天,那麼你這個皇帝做的就太沒有意思了。與其這樣,還不如做一個富家翁呢。當皇帝,我個人認為最爽的在于那種掌控感,即你掌握着大權,需要時不時地和大臣們鬥鬥腦子,按時敲打一下不聽話的敵人,然後手底下群眾生活得還算過得去,我認為這樣的皇帝才有意思。
如果按照我個人的定義來看,我認為最爽的皇帝是明神宗。
一、我愛讀書,而且不蠢
有些皇帝,不愛讀書,并且性情頑劣,經常做出一些讓人無語且幼稚的舉動,甚至将自己陷入了危險的境地(就是說你呢,明武宗)。倘若因為自己太笨而被群臣欺騙,之後還像個傻蛋一樣毫不自知,那麼這個皇帝做得就太憋屈了。
但是明神宗并非如此,他自幼讀書而且非常勤快,是以有着一定的學識和頭腦,可以說明神宗并非是蠢貨,相反明神宗還非常聰明。他自己都誇自己“朕五歲即能讀書”。
哪怕當了皇帝之後,明神宗也絲毫沒有放棄自身的學習,他經常讀書、學經、學習治國之術,可以說是少有的勤奮皇帝,是以明神宗也被稱為:
“聖學日新,坐緻太平之治。昔英宗禦極亦在幼沖,初不聞三楊諸公有此朝夕納誨,遂使王振得盜國柄,幾危宗社。則今上早年勵精,真可隻千古矣”。
這樣的學識和努力保證了明神宗不會像個傻子一樣被大臣所欺騙,是以也可以為後來的皇帝生活做了鋪墊。

二、和大臣鬥的快樂
說實話,既然做了皇帝,不和大臣們鬥一下那麼感覺快樂就少了很多了。
明神宗先是鬥了高拱,雖然不久之後就要屈從于張居正大人的威風之下,但是這個隻是暫時的。
但是不得不說,張居正确實是個能人,也正是這種人的存在,才讓皇帝的生活可以更加輕松一些,大明王朝的壽命才得以延長一些。
張居正死後,明神宗的報複也來的很快,恐怕這種報複帶來的快樂也不會太少吧。
後面明神宗一朝也沒有什麼權臣和奸臣,保證了皇帝始終掌控着整個國家和整個朝廷,保證了皇家的大權不會旁落。
三、與外敵鬥的快樂
萬曆年間有著名的萬曆三大征,分别是分别為李如松(李成梁長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變的甯夏之役、李如松,麻貴抗擊日本豐臣秀吉政權入侵的北韓之役,以及李化龍平定苗疆土司楊應龍叛變的播州之役。
身為皇帝,在生活中按時敲打一下宵小之輩,炫耀國威,甚至毆打日本人,這實在是太快樂了。
看着手下的精兵強軍們一點點平定叛亂,鞏固江山社稷,看着自己的江山穩固,我想作為一個皇帝心中還是爽的。
四、不工作的快樂
說實話,做皇帝做到了秦始皇或者是朱元璋那份上,真的累人。每天光奏折就要看一大堆,哪裡還有快樂可言呢?正如同朱元璋還想着做一個江南富足翁,沒事睡到日上三竿呢。
我們看明神宗,明神宗後面基本上就是懶政怠政,不上朝也不批奏章,完完全全放空自我,這種不工作的快樂,恐怕也蠻爽的吧。
文:日航通鑒圖:來自網絡與站内,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