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古代将領而言,其命運非常奇怪,若能力不行,不是讓對手擊殺成就對方的威名,就是被己方罷職甚至處決。而若是能力高超,擁有很大的威望,又可能面臨君王猜忌,一旦将領自己行事傲慢,極易被對手所乘,走向絕路。
西羅馬帝國晚期,被稱為“最後的羅馬人”的埃提烏斯,憑借其卓越的戰績成為了當時王朝的軍事支柱。然而,在其權勢的巅峰期因受到時任皇帝瓦倫提尼安三世的猜忌而身亡,讓人唏噓不已。
隻不過,埃提烏斯的身亡與其行事風格有極大的聯系,要知道,這位将領在執掌宮廷大權之前,曾不止一次做了出格的事情,甚至于有一次還曾支援篡位者,攫取狄奧多西家族在西部的帝位。

後來為了穩固手中權力,誣蔑北非伯爵謀反,造成皇室與北非出現間隙,最終導緻西部宮廷失去了對北非的統治權。雖然,最後宮廷迫于内外壓力原諒了埃提烏斯,但從這些事情中我們可以看到,宮廷與他之間有着天然的不信任感。
這也預示着他的悲慘結局,畢竟,對于古代的皇帝來說,一旦難以信任某人,即使在一段時間内全力支援對方,但,也無法避免對他的猜忌。對于埃提烏斯來說,此時最好的辦法就是低調行事、想辦法重建與宮廷間的信任。
然而,自從他赢得西羅馬帝國的實際控制權之後,到其被皇帝處決的二十年的時間裡,從未考慮這一問題。對于軍旅出身的埃提烏斯來說,似乎認為隻要自己手握重兵、奮戰在對抗蠻族的前線,宮廷乃至皇帝都不可能冒險對付自己。
不然,蠻族誰來壓制?沒有自己的話,西部宮廷就等着被圍困吧!
但是,埃提烏斯所不明白的是,正是因為他的能力,宮廷才讓他能獲得了現在的一切。不僅有至高的榮譽、聲望,甚至連皇帝都在張羅與他的聯姻。此外,他的一大批親信在西部帝國擔任要職,更是讓埃提烏斯的威望直逼皇帝。
此時,若是小心謹慎之人,必然會行事如履薄冰,尤其是面對皇帝時更是需要表現的忠心耿耿。因為此時的将領早已是功高震主,對于皇帝來說,帝位若是無法安穩端坐,整個王朝于他來說又有什麼作用呢。
隻是,埃提烏斯并未考慮這些,依然以自己是帝國對外戰争的唯一統帥而自居,平常行事态度非常傲慢,引起一部分人的不滿。他們便當即在皇帝面前構陷埃提烏斯,說他有不臣之心,考慮到這位統帥經常對皇帝也傲慢之極,瓦倫提尼安三世的心中,開始擔憂自己的帝位。
盡管,這位皇帝在自己統治期間,可謂毫無作為,但一旦有人危及自己的帝位,便瞬間找回了身為羅馬人的勇氣-處決這位權力滔天的将領。正巧,埃提烏斯盡管知道一部分人對敵意甚濃,但依然不做絲毫的防備,給了對手可乘之機。
當有一次埃提烏斯獨自進入深宮,催促皇帝趕快舉辦兒子與皇帝女兒間的婚事時,懦弱的皇帝猛然拔出了佩劍刺向了他的心髒。這位,曾為帝國力挽狂瀾的統帥,就這樣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中,讓人唏噓不已。
隻是,埃提烏斯的逝去,并未穩固瓦倫提尼安三世的帝位,無故謀害英勇的統帥,讓這位皇帝徹底失去了群眾的支援,更别說他還做出了其他的各種荒唐事。不久之後,這位皇帝便被侍衛弑殺,結束了自己無能的一生。
感謝各位的關注支援,歡迎點贊、評論與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