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人心中的“英雄”,怎麼成了他人眼中的“侵略者”?

對于曆史的解讀,有一個因素會嚴重決定看者的視角,那就是“立場”。不要說遠,就說說對現在還有着深遠影響的二戰,每個國家官方曆史教材的說法都是很多的不同,是以,看到某些言論中将漢武帝說成是“侵略者”,就不會覺得這是什麼意外了。

中國人心中的“英雄”,怎麼成了他人眼中的“侵略者”?

漢武帝的成就,在于他從文化、軍事、經濟、政治各方面都給後人做了一個榜樣,尤其是他“為儒獨尊”,現在還被人诟病,說他:此舉限制了言論自由,是以,阻礙了國家的進步。若是放于他那個時代背景,此舉隻會有利于國家的統一管理,是以,不論是短期看,還是長期評價,應都是利大于弊的。

并且,還說:他還将鹽、鐵和鑄币收為國家管理。這三樣即使是現在,也是每個國家需要高度管理的内容,尤其是鑄币,這樣才能維持一個國家的财政穩定,才能保障經濟的順利發展。另外, 他推出的察舉制可以讓人才不被埋沒。那時還沒科舉制,這項制度可以說給德才兼備者提供了一個上升的途徑。

漢武帝被人議論最多的,還是他和匈奴之間的戰事。西漢從第一位皇帝劉邦開始,和親就成了解決與匈奴人沖突的主要手段,到了漢武帝這,國力相對已經很是雄厚了,但是,朝堂主和的聲音依舊很大。漢武帝很有主見,認為:匈奴這個問題得“除根”,否則永遠都會是漢室的禍患。

他看的很遠,于是,就不停的發動戰争,後來,連國家都打窮了。他晚年也反思過這事,但是,正是由于他的“窮追猛打”,才讓中國北方很長一段時間内相對安甯。他的這番舉動,就被一些史學家拿去和成吉思汗做了比較,結果,還出來了個報告,說他的這種行為是“侵略”。

中國人心中的“英雄”,怎麼成了他人眼中的“侵略者”?

這就有點讓人納悶了,和他一塊比較的成吉思汗,當年,可沒少在歐洲大地上打來打去,他怎麼沒扛上這名?

若是再仔細看看這些言論就會發現,原來,這些人先做了一個前置條件,那就是:漢武帝是漢人,而成吉思汗是蒙古人,是以,二人發動戰争的性質就不一樣了。但是,這裡還有一個問題,漢武帝可是為了國家統一而戰,這和漢人有關系呢?有時候,某些學者為了某種結論真的會改了真相。

他們這個時候就會說:匈奴人不是中國人,是以,戰争的性質就變了。這種漏洞百出的結論,居然還能大行其道,其背後的支撐力量就不得不讓人深思了。

這就需要将近代曆史好好翻翻了。

歐洲各國邁入快速發展軌道時,他們在海外也開始大肆擴張,用的手段就是他們喜歡的那個詞“侵略”,而這時的東方中國卻有了一個代名詞“黃禍”。他們還将這個詞和歐洲人曾經的遭遇相捆綁,那就是:在4世紀時,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都遭到了匈人的入侵,更是加速了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史學家就匈人是不是匈奴人,已經進行過無數次的辯論。不過,目前的結論是,二者有相似處,但是,分歧依舊很大。不過,在西方學者看來,這已經不重要了,他們就怪當年漢武帝将匈奴人趕走了,于是,他們就跑到歐洲侵略,最終,他們就有了這個結論:這些“匈奴人”(匈人)就是“黃禍”。

中國人心中的“英雄”,怎麼成了他人眼中的“侵略者”?

這裡,我們可以梳理下他們的邏輯:漢武帝“侵略”匈奴,這時的匈奴人不是中國人;被趕跑的匈奴(匈人)侵略東、西羅馬帝國,這時的匈奴人是中國人。若是頭腦不清晰時,看這些言論還真的會被帶偏,如果,自己做一下功課,就會發現這些錯誤國小生都能看出,是以問題的根源就在于是否是“中國人”。

對比來看成吉思汗,答案真的是昭然若揭,先看看西方學者怎麼誇這位偉大的皇帝:

《蒙古帝國史》(法國格魯塞):“蒙古人......開辟了洲際通道,便利了中國和波斯的接觸。”《世界史綱》(英國韋爾斯):“蒙古人......作為一個有創造力的民族,作為知識和方法的傳播者......”真的是閉着眼睛說話,那時的蒙古剛剛進入奴隸社會狀态,還知識和方法的傳播?難道那時的歐洲很落後?

這種言論太多,無一例外都是誇贊,都說成吉思汗的鐵騎踏上歐洲大陸時,帶來了新的機遇,對世界曆史産生了重大影響。成吉思汗若是知道他當年橫掃歐洲的壯舉如此被誇大,他沒準就不會那麼的和西夏較勁了,幹脆就待在歐洲得了。這個說法也是近期才有,而且,态度扭轉得就如同黑的變成了白的。

以前他們也說這種行為是殘暴,如今,不但态度變了,甚至,很多人還自認為自己就是成吉思汗的後代。個中的原因也很簡單,他們不認為成吉思汗是中國人,是以,連發動戰争這種事情,都能被美化成:促進國家之間的交流。

中國人心中的“英雄”,怎麼成了他人眼中的“侵略者”?

其實,成吉思汗的國籍不用他們定論,看看《馬克思印度史編年稿》:“成吉思汗......統一了蒙古,為中國統一而戰......”漢武帝和成吉思汗都是在為中國的統一而戰,結果,卻是被人别有用心另行定論,其用意為何,混淆視聽,進而,達到某種他們想看到的結果。

漢武帝和成吉思汗的功勞同樣偉大,他們都拉近了世界和中國的距離,讓文化和知識得到傳播和融合。是以,再讀一些類似的言論時,不妨自己先去補補曆史課吧。

參考資料:

【《史記》、《元史》、《蒙古帝國史》、《世界史綱》、《馬克思印度史編年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