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燕武公依然還是不願參與中原紛争,燕國或正處于變與未變之間

燕武公依然還是不願參與中原紛争,燕國或正處于變與未變之間

不同的時代,一定有不一樣的曆史。不同的君主,也有不一樣的國家。燕武公時期,燕國已經呈現出不同的面貌。四五百年間的燕國,大多時間都默默駐守在東北之地,在九州之邊緣地帶,這個國家始終處于沉寂狀态。燕武公的父親燕昭公已經對燕國進行了較為徹底的變革,燕國至少已有了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大郡縣,更是有了橫貫河北至北韓半島一線的長城,這些地區将逐漸成為戰略要地,在其後千年間飽經戰火侵襲。燕武公時代,這裡依然靜悄悄。

在崇山峻嶺之間,這裡生活着大量為中原所驅逐的族群,他們在這裡繁衍生息,逐漸成長起來。最讓他們能夠接近中土文明的諸侯國就是燕國。燕武公是燕國的第23任君主,跟大多數燕國國君一樣,燕武公可能堅守的還是駐守邊境之重責,既無天子的頻繁号令,亦無中原地區的絕對紛争。燕國始終還是遵循着獨立的軌迹,難以為中原諸侯國們所重視,也極少參與中原之事。轉存中...

即便是與燕國最為相近的齊國、晉國,國家發展的對外趨勢也極少的指向燕國。雖然這個時期不像後來戰國時代的那種合縱連橫,沒有形成那種跨區域的超大型規模化戰争,即便如城濮之戰這樣的貫通東西南北的大戰争也幾乎沒有,更多的戰争還是集中在小範圍的區域内。稱霸戰争似乎進入了膠着期,楚國在大力北進,晉國在大力東伐,齊國也在試圖複興,而宋魯鄭衛等國則在蠢蠢欲動。燕國,往往不在其列。

整個春秋戰國時代,甚至延伸到更為久遠的西周建國時代,燕國人的身影主要活躍在前期和後期,中間數百年間燕國人少有戰争,少有内亂,少有出現那種影響力出衆的人物,幾乎可以說是燕國所在的北方區域,都很少參與到中原事務中去。反而是南方,因有了楚國,因有了吳越,總是有那麼幾段曆史波瀾壯闊,總是有那麼些人物挑動人們的心弦。那些三國聯軍、五國聯軍、八國聯軍之事,往往沒有燕國。燕武公執政的二十餘年間,這種情況沒有改變。

跟秦、楚國不同的是,在這段時期内那些小諸侯國們除了互相纏鬥,就是組織過很多次多國聯盟,既跨過千山萬水向西攻打過秦國,又向南攻打過楚國,而對燕之戰争卻連一次也沒有。這或跟燕國人曆來所推行的政策是相關的,即燕國是周天子分封的純正諸侯國,這毋庸置疑。燕國也是中原諸侯國們的好朋友,這也毋庸置疑。就是晉國與齊國争奪霸權之時,史書中也極少出現兩國聯盟燕國之事,燕國所扮演的似乎依然是個可有可無的角色。

但燕國人自燕昭公時代就設郡縣,可見在政治上還是受到列國之影響,而修築長城之事更是說明燕國人的防禦思維和戰略體系已漸趨完備,而疆域之東線可延伸至北韓半島,則可見當時燕國雖在南方沒有話語權,但在幽州之地已是無可厚非的絕對霸主,這裡山戎、孤竹乃至曾經的殷商舊族們,多半已經成為燕國的附庸。而燕武公,不過就是維系前面幾代燕國國君所積累下來的财富和軍力而已,燕國或正處于變與未變之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