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燕武公依然还是不愿参与中原纷争,燕国或正处于变与未变之间

燕武公依然还是不愿参与中原纷争,燕国或正处于变与未变之间

不同的时代,一定有不一样的历史。不同的君主,也有不一样的国家。燕武公时期,燕国已经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四五百年间的燕国,大多时间都默默驻守在东北之地,在九州之边缘地带,这个国家始终处于沉寂状态。燕武公的父亲燕昭公已经对燕国进行了较为彻底的变革,燕国至少已有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大郡县,更是有了横贯河北至朝鲜半岛一线的长城,这些地区将逐渐成为战略要地,在其后千年间饱经战火侵袭。燕武公时代,这里依然静悄悄。

在崇山峻岭之间,这里生活着大量为中原所驱逐的族群,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逐渐成长起来。最让他们能够接近中土文明的诸侯国就是燕国。燕武公是燕国的第23任君主,跟大多数燕国国君一样,燕武公可能坚守的还是驻守边境之重责,既无天子的频繁号令,亦无中原地区的绝对纷争。燕国始终还是遵循着独立的轨迹,难以为中原诸侯国们所重视,也极少参与中原之事。转存中...

即便是与燕国最为相近的齐国、晋国,国家发展的对外趋势也极少的指向燕国。虽然这个时期不像后来战国时代的那种合纵连横,没有形成那种跨区域的超大型规模化战争,即便如城濮之战这样的贯通东西南北的大战争也几乎没有,更多的战争还是集中在小范围的区域内。称霸战争似乎进入了胶着期,楚国在大力北进,晋国在大力东伐,齐国也在试图复兴,而宋鲁郑卫等国则在蠢蠢欲动。燕国,往往不在其列。

整个春秋战国时代,甚至延伸到更为久远的西周建国时代,燕国人的身影主要活跃在前期和后期,中间数百年间燕国人少有战争,少有内乱,少有出现那种影响力出众的人物,几乎可以说是燕国所在的北方区域,都很少参与到中原事务中去。反而是南方,因有了楚国,因有了吴越,总是有那么几段历史波澜壮阔,总是有那么些人物挑动人们的心弦。那些三国联军、五国联军、八国联军之事,往往没有燕国。燕武公执政的二十余年间,这种情况没有改变。

跟秦、楚国不同的是,在这段时期内那些小诸侯国们除了相互缠斗,就是组织过很多次多国联盟,既跨过千山万水向西攻打过秦国,又向南攻打过楚国,而对燕之战争却连一次也没有。这或跟燕国人历来所推行的政策是相关的,即燕国是周天子分封的纯正诸侯国,这毋庸置疑。燕国也是中原诸侯国们的好朋友,这也毋庸置疑。就是晋国与齐国争夺霸权之时,史书中也极少出现两国联盟燕国之事,燕国所扮演的似乎依然是个可有可无的角色。

但燕国人自燕昭公时代就设郡县,可见在政治上还是受到列国之影响,而修筑长城之事更是说明燕国人的防御思维和战略体系已渐趋完备,而疆域之东线可延伸至朝鲜半岛,则可见当时燕国虽在南方没有话语权,但在幽州之地已是无可厚非的绝对霸主,这里山戎、孤竹乃至曾经的殷商旧族们,多半已经成为燕国的附庸。而燕武公,不过就是维系前面几代燕国国君所积累下来的财富和军力而已,燕国或正处于变与未变之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