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食物鍊中有多少有害化學物質(3)
蔣高明
本文摘自《鄉村振興:選擇與實踐》,蔣高明,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年
食品添加劑
我國商品分類中的食品添加劑有35種,包括增味劑、消泡劑、河豚、着色劑、防腐劑等,其中食品添加劑有10000多種。其中,《食品添加劑使用标準》和衛生部公告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分為23類,共2400多個類。
(1)防腐劑苯甲酸、山梨酸鹽和丙烯酸(及其鹽類)、脫氫乙酸及其鈉鹽、對羟基苯甲酸酯(乙炔、乙炔、異丙基、丁基、異丁胺等)、乳酸鍊球菌、雙乙酸鈉、酮胰堿、寶棉、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苯BBHT、非食用丙烯酸(PG)、丁基苯酚(TBHQ)等30多種。(3)着色劑皮脂紅、韭菜紅、檸檬黃、靛藍等 (4)增稠劑和穩定劑可改善或穩定冷食的實體性能,使食品外觀通過精細添加的物質潤滑。這種食品添加劑使冰淇淋等冷凍食品長時間保持柔軟松散的組織結構。(5)碳酸氫鈉膨化劑、碳酸氫铵、硫酸鉀鋁(明礬)、複合膨化劑等4種。(6)甜味劑木糖醇、山梨糖醇、乙二醇、乳糖醇、麥芽糖醇、異麥芽糖醇、紅黴素、甜葉菊糖、甘草、基希克原、羅漢果膠、甜體香精、糖精、環己酰胺鈉、乙酰乙酸鉀、天門冬苯丙胺(又稱阿斯巴甜)、1-天冬-二西泮-N-(2,2,4,4-四甲基-3-三甲基苯丙胺硫化物)-D-丙氨酰胺(又稱Alissy)、三氯蔗糖、異甲基酮糖醇(又稱帕拉金)、新糖(果糖低聚糖)、糖果和 30多種。(7)酸檸檬酸、酒石酸、蘋果酸、乳酸等添加劑。(8)增味劑谷氨酸鈉、5'-鳥-努替特二鈉和5'-肌酸二鈉、5'-味核酸二鈉、琥珀酸鈉和L-丙氨酸。9種谷氨酸鈉(即.MSG)。(9)增白劑過氧化苯甲酰是面粉增白劑的主要成分。(10)漂白硫、二氧化硫等 (11)着色劑硝酸鹽(鈉或鉀)或亞硝酸鹽等 (12)酶木瓜蛋白酶、α澱粉酶、人腦不透孢子酶、果膠酶等 (13)香料、化學合成香料等。
除了上述合法的食品添加劑外,衛生部、農業部等相關部門分批公布了151種違法食品添加劑,這些添加劑不幸也會出現在人類的食物鍊中:
挂白塊(腐爛的竹子,扇子,面粉)(非法添加對象,下同),蘇丹紅(胡椒粉,辣椒醬,雞蛋,鴨蛋),王金黃(塊黃),蛋白質精華(三聚氰胺),硼酸硼砂,蔗酸鈉,玫瑰紅B,藝術綠,堿黃,工業用甲醛(白菜運輸),工業用煙堿(海參, 鱿魚和其他幹水産品,生牛奶),一氧化碳,硫化鈉味精,工業硫磺(白糖,辣椒,蜂蜜,銀耳,龍眼,胡蘿蔔,姜等),工業染料(小米,玉米粉,熟肉制品等),罂粟殼,皮革水解質,溴酸鉀(面粉),β-賴氨酸酶,富馬酸二甲酯,廢食用油(溝油),工業礦物油(陳年大米), 工業明膠(冰淇淋,肉類冷凍等),工業酒精(鈎假酒),敵怕(火腿,幹魚,鹹魚等),毛水醬油,工業醋酸(醋鈎),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藥物(鹽酸克倫特羅,喂養或加工牛肉和羊肉和肝髒,硝基呋喃如列多巴胺(豬肉,家禽,動物水産品),玉米紅黴素(牛肉和羊肉和肝髒, 牛奶,抗生素殘留豬肉,鎮靜豬肉),熒光增白物質(雙孢蘑菇,金針菇,白烈酒)蘑菇,面粉),工業氯化鎂(木耳),磷酸鋁(木耳,填充原料漂白烘焙食品),酸性橙II(黃魚,鮑魚,腌肉制品,紅殼瓜子,辣椒面和豆沙等),氯黴素(水産品, 肉制品、豬腸、蜂蜜、喹諾酮類、辣熱、水玻璃(面條)、孔雀石綠(魚)、烏洛托(爛竹、米線等)、PCP鈉(河蟹)、乙醇(水産養殖飼料)、堿性黃(大黃魚)、磺胺類健食胺(叉燒肉)、敵百裡香(腌制食品)等。
在農産品加工中,國家AA級有機食品标準,不允許使用以下37種食品添加劑:
(1)氰化亞鐵鉀;(2)4-己基苯酚;(3)硫磺;(4)硫酸鉀;(5)硫酸鋁;(6)紅;(7)紅紅鋁錠;(8)新紅;(9)新型紅色鋁錠;(10)二氧化钛;(11)焦糖色(亞硫酸鹽)铵酸法加氨生産);(12)硫酸鈉(鉀;(13)亞硝酸鈉(鉀);(14)闆80;(15)闆40(16)闆20;(17)吐溫80;(18)吐溫20;(19)吐溫40;20)過氧化物;(21)溴酸鉀;(22)苯甲酸;(23)苯甲酸鈉;(24)乙炔;(25)中丁胺;26)肉桂;(27)苯二氮卓類;(28)過氧化氫(或過硼酸鈉);(29)對乙酰氨基酚;(30)聯苯醚;(31) 2-苯基苯酚鈉鹽;(32) 4-苯基苯酚;(33)二醛;(34) 新萜烯;(35)2, 4-二氯苯乙酸;(36)糖精鈉;(37)環乙酰胺鈉。
衛生部下發《關于進一步規範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以下天然原料均禁止使用:八角蓮、土綠木泉、山楂、四川鳥、廣芬、馬山葉葉、長春花、石蒜、朱砂、紅豆杉、紅麝香、陽帝黃、薯片等59種。
從以上粗略介紹,我們圍繞普通農産品及其加工食品,可能面臨多達50,626種化學物質(重金屬除外,絕大多數合成化學品)的污染,這些物質包括農藥、化肥、除草劑、薄膜、合成激素、抗生素、非食品成分等造成的基因改造。這些成分當然不會同時出現在一種食物中,但從飼料生産、畜牧業、植物栽培、食品儲存和食品加工中,人類可能會面臨數以萬計的化學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