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預測與分析
主要涉及到的項目管理類的計算,考點集中在進度和成本的計算中。進度管理主要查考網絡圖,關鍵路徑,總工期的計算,計算六标時等。成本管理的計算主要考察掙值分析和預測技術,計算機對于我們來說要把它看成是送分題,在上午的考試中一般會考2-5分的計算,當然也包括了運籌學的計算。對于進階資訊系統項目管理師,下午案例分析考計算的幾率也非常的大,此部分考試丢分的話,必挂無疑。
在成本管理裡面掙值與預測技術,進度網絡圖裡的關鍵路徑,網絡圖的繪制,總時差和自由時差的計算必須必須掌握,EMV盡量會,其餘的可以盡量掌握。
第一類計算:标準差,期望值,完工機率
命題方式:用到PERT的命題方式,在給出工程的最可能完工時間,最樂觀完工時間,最悲觀完工時間的基礎上,計算過程的估算工期及标準差。或者計算工程在某時間内完工的機率。
期望值 = 最樂觀+最悲觀+4倍最可能 / 6
持續時間标準差 = 最悲觀 -最樂觀 / 6
方差 = 标準差的平方 (這個可以不掌握)
算完工機率要知道三個數字:68%(1個标準差),95%(2個标準差),99%(3個标準差)。要會用面積法來解題。
第二類計算:關鍵路徑
命題方式:給出一個網絡圖,讓你去找關鍵路徑,算總工期,計算每個活動的七個時間(常說的六标時+自由時差),會判斷關鍵路徑可以發生變化,怎麼壓縮工期等。
另外一種考核方式是,給出一些活動的依賴關系,畫出網絡圖,找關鍵路徑,計算每個活動的七個時間,判斷關鍵路徑的變化,怎麼壓縮工期等。
1)根據題目中給出的各活動邏輯關系表,自己畫出單代号網絡圖。
2)找出網絡圖中的關鍵路徑(可能不止一條)算出總工期。
3)會算每個活動的七個時間,自由時差和總時差。
4)進行進度壓縮,怎麼壓縮?掌握常見的進度壓縮工具與方法。
5)資源平衡的計算。(掌握此項目至少需要多少人)
需要掌握的知識點
1)關鍵路徑:項目中所有路徑中最長的路徑,一個項目中可以有多個并行的關鍵路徑;關鍵路徑的工期決定了整個項目的工期,任何關鍵路徑上的終端元素的延遲在浮動時間為零或負數時,将直接影響項目的預期完工時間。(例如關鍵路徑上是沒有浮動時間的)
2)一些活動的改變可能會導緻關鍵路徑的變化,這個是在做案例計算題時需要特别注意的。
3)關鍵路徑越多,風險就越大,也越難管理。
4)關鍵路徑上的總時差總是零或者負數,如果出現負數,應該盡快解決,讓它變為零。
第三類計算 網絡圖的計算
單代号網絡圖 PDM前導圖 用節點表示活動,用箭線表示活動之間的關系。又叫做六時标網絡圖。
雙代号網絡圖 ADM箭線圖 用箭線表示活動,活動之間用結點表示,有虛活動。
總時差 TF 工作推遲開工而不會影響總工期的最大時間。總時差 = LS - ES = LF - EF
打個比方,客戶要求一個項目22天完成,而我們團隊内部要求則是20天完成,那麼這個時候總時差就是正2。如果客戶也要求20天完成項目,這個時候總時差就是零;如果客戶要求18天完成項目,那麼總時差就是負2了。關鍵路徑上的活動的總時差都是零,或者小于零。
自由時差 FF 不影響緊後活動的最早開始時間的最大時間。自由時差 = 緊後工作min{ES-EF}
打個比方,你有個朋友晚上座9點的火車去合肥,到了火車站後才發現身份證忘記帶了。打電話給你,要你把身份證給他送過去。為了不耽誤他9點鐘的火車,你必須在9點前把身份證給他送到。當你把身份證交給朋友的時間和九點鐘的時間差,其實就是自由時差。給朋友送身份證就是緊前工作,趕火車是緊後工作,緊前工作最早完成不能影響緊後工作最早開始。換句話講就是送身份證這個緊前活動不能耽誤9點鐘坐火車這個緊後活動的開始。自由時差是活動可以延遲,但是不能影響後面的活動按時開始的等待時間。當然不是每一項活動都存在自由時差,隻有當幾項活動曆時不同的活動同時并行執行,并且這幾項活動全部結束後,才能開始後面的活動時,這幾項活動中用時最短的才有自由時差,并且自由時差不同于總時差,它是一定大于零的。
一項活動前的活動為緊前活動,後面的活動叫緊後活動。活動之間可以表達四種依賴關系。(内部,外部,選擇,強制)
最早開始時間 ES 某項活動能夠開始的最早時間。
最早完成時間 EF 某項活動能夠完成的最早時間。EF=ES+活動工期
最遲完成時間 LF 為了使項目按時完成,某項工作必須完成的最遲時間。
最遲開始時間 LS 為了使項目按時完成,某項工作必須開始的最遲時間。
采用正推法可以确定最早開始時間和最早完成時間。采用逆推法可以确定最遲開始時間和最遲完成時間。正向取最大值,逆向取最小值。
基本步驟:
1)先用正推法計算所有活動的最早開始和最早結束時間,每一個工作的ES為其所有緊前工作中EF的最大值。各工作的EF=該工作的ES+工期。沒有緊前工作時,ES取項目的開始時間。
2)然後用逆推法計算LS和LF,每一個工作LF為其所有緊後工作中LS的最小值 各工作的LS=該工作的LF-工期;沒有緊後工作時,LF取項目結束時間或規定的時間。
3)找出圖中總時差為零的各項工作,由這些組成的路徑就是關鍵路徑。
第三部分 出現的進度問題
1)團隊成員沒有及早參與,需求分析耗時太長,沒有及早參與。
2)經驗不足,進度計劃制定不準,采取有效的曆史估算方法和網絡計劃技術來制定進度計劃。
3)考慮項目期間特定時期會對進度産生影響
4)沒有及時讓開發部參與項目早期工作,需求分析耗時過長
5)項目經理經驗不足,進度估算不準确
6)資源與配置不足
7)沒有充分利用配置設定的項目資源
8)在安排工作時,未考慮法定節假日的因素。
9)僅僅依靠某項目來估算項目的曆時,依據不充分。
10)沒有對項目的技術方案進度計劃進行詳細的評審,需求沒有經過确認。
11)增加人員經驗不足,溝通存在問題,加班使得人員的工作效率降低。
第四部分 進度問題的解決方案
1)向公司申請增加資源,或使用經驗豐富的員工。
2)優化網絡圖,重排活動之間的順序,壓縮關鍵路徑的長度。
3)臨時加班,趕工。盡可能補救耽誤的時間或提升資源的利用效率。
4)将部分階段的工作改為并行。進行内部流程優化。
5)變更原來的進度計劃。根據前階段的工作績效,對後面的進度計劃進行重新估計。修改計劃,并得到項目幹系人的同意。
6)加強同幹系人溝通
7)優化外包采購等環節,并全程監控。
8)盡可能調配非關鍵路徑上的資源用于關鍵路徑上的任務。
9)加強對傳遞物,項目階段工作的及時檢查和控制,避免後期出現返工。
第五部分 進度壓縮的主要工具技術
趕工 利 有可能在盡量減少費用的前提下縮短項目所需時間
弊 趕進度并非總是可行的方案,有可能反而使費用增加
快速跟進 利 适當增加項目的費用,可以縮短項目所需時間
弊 已增加費用換取時間,可能會增加風險
第六部分 成本管理
根據題目中給出的成本績效參數(如成本計劃值,完成百分比,實際成本等)情況,計算四個名額,CV,SV,CPI,SPI,并在此基礎上分析項目的進度或成本現狀,或者給出項目的掙值曲線,在此基礎上分析項目的進度或成本現狀,或者在項目目前成本績效參數前提下,計算項目的EAC,即進行完工預測。
要熟悉掙值分析法來分析時間/進度/成本偏差,會畫圖和看圖分析。
第七部分 預測技術
完工預測:關鍵在于掌握典型偏差和非典型偏差。早期記公式,能夠判斷典型或非典型偏差即可解題。現在考核對公式的了解,是以要求能夠推出典型偏差的公式,并能夠充分了解。ETC是剩下的活還需要多少去完成,EAC是完成時總的估算。
ETC 定義 公式
非典型偏差計算 目前出現的偏差被視為特例,并且項目團隊不會認為将來會發生類似偏差,需要糾偏。 ETC=BAC-截止到目前為止的EV
典型偏差計算 目前出現的偏差被視為具有典型性,可以代表未來的偏差。 ETC =(BAC-截止到目前累加的EV)/CPI
記憶方法:廣州曾經有個非典,非典會危害到人民的生命,肯定需要進行根治,需要改正,需要糾偏。是以如果題目中說對項目進度進行了糾偏,那麼就是非典。按照目前狀态發展下去就是典型。
第八部分 成本進度措施
進度落後成本超支時的措施:
1)用高效人員替代低效人員
2)加班或者趕工在防範風險的情況下并行施工
成本超支,進度超前的措施:
1)抽調部分人員,放慢工作進度
2)采取措施控制成本
3)對于不同的任務,采用不同的成本和進度措施,必要時候調整成本基準。
成本控制的主要工作内容:
1)對造成成本基準的因素施加影響
2)確定變更請求獲得同意
3)當變更發生時,管理這些實際的變更
4)保證潛在的成本超支不超過授權的項目階段資金和總體資金。
5)監督成本執行,找出與成本基準的偏差
6)準确記錄所有的與成本基準的偏差
7)防止錯誤的,不恰當的或未經準許的變更納入成本或資源使用報告中
8)就審定的變更,通知項目幹系人
9)采取措施,将預期的成本超支控制在可接受的範圍之内
第九部分 立項管理
術語 立項管理時用到的術語
單利 使用最初的本金計算各利息周期所産生的利息,隻有本金記息,利息不計利息,就是利不生利。
複利 本金和前期的利息均記取利息的記息方式,即利滾利。
折現 也叫做貼現,就是把将來某一時點的資金換算成現在時點的等值金額,折現時所使用的利率就是折現率。若n年後能收入F元,那麼這些錢現在的價值就是:P=F/(1+i)N次方。
現值 對未來收入或支出的一筆資金的目前價值的估算。PV(PresentValue),将來值(FutureValue),i投資的利率
PV=FV / (1+i)n次方。
淨現值 将建設項目各年的淨現金流量按基準收益率折現到起點的現值之和。有時也稱為累計淨現值。
投資回收期 分為靜态投資回收期和動态投資回收期。靜态 =(T-1)+ 第T-1年累計現金流量絕對值 / 第T年現金流量
投資回報率 ROI。ROI=年平均利潤總金額 / 總投資額 = (收入-成本)/成本。年平均投資回報率 = 全生存周期投資回報率 / 年限。
第十部分 其他計算題
盈虧平衡點 Break Even Point,簡稱BEP。又稱零利潤點、保本點、盈虧臨界點、損益分歧點、收益轉折點。通常是指全部銷售收入 等于全部成本時(銷售收入線與總成本線的交點)的産量。
決策樹的計算 決策樹分析法是一種運用機率與圖論中的樹對決策中的不同方案進行比較,進而獲得最優方案的風險型決策方法。
資源平衡 是指通過延遲項目任務來解決資源沖突問題的方法。這是一種網絡分析方法,它是以資源管理因素為主進行項目進度決策。
溝通管道數計算 溝通管道數的計算公式是:n*(n - 1)/2
自制外購分析 Make or Buy Decision.是指企業圍繞既可自制又可外購的零部件的取得方式而開展的決策,又叫零部件取得方式的決策。
以上的計算題也必須要搞懂,至少真題能夠看懂能夠解析。
運籌方法--線性規劃
線性規劃(Linear programming,簡稱LP)是運籌學中研究較早、發展較快、應用廣泛、方法較成熟的一個重要分支,它是輔助人們進行科學管理的一種數學方法。研究線性限制條件下線性目标函數的極值問題的數學理論和方法。英文縮寫LP。它是運籌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廣泛應用于軍事作戰、經濟分析、經營管理和工程技術等方面。為合理地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資源作出的最優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
運籌方法--網絡與最大流量
管道網絡中每條邊的最大通過能力(容量)是有限的,實際流量不超過容量。
最大流問題(maximum flow problem),一種組合最優化問題,就是要讨論如何充分利用裝置的能力,使得運輸的流量最大,以取得最好的效果。
運籌方法-風險決策
決策樹分析法是一種運用機率與圖論中的樹對決策中的不同方案進行比較,進而獲得最優方案的風險型決策方法。
運籌方法--狀态轉移矩陣
運籌方法--決策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