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2年第7天,心疼心疼鄭州人吧

點選下方小卡片關注月亮

2022年第7天,心疼心疼鄭州人吧

如果此刻孤單

不妨擡頭看看月亮

2022年第7天,心疼心疼鄭州人吧

作 者 | 脆皮先生

來 源 | 脆皮先生

最近,兩個省會城市的疫情,讓人特别揪心。

一個是西安。

這兩天,西安日增确診病例持續下降。

從最高時候的日确診172例,到昨天的新增57例。

鐘南山院士點評說,西安本輪疫情的拐點應該已經出現。

看樣子是控制住了。

不過讓人痛心的是,這幾天屢屢爆出西安市民遭遇的個人困境,有流産的,也有心絞痛診治不及時的。

今天傍晚,西安衛健委也向全市人民道歉了:“雖全力以赴,還是沒考慮周全……”

生命面前,道歉還是無力的,反思更重要。

與此同時,另一個城市,也因為疫情上了熱搜。

她就是鄭州,一座讓人心疼的城市。

在過去的兩天,河南新增本土确診病例達到120例。

在全國範圍内,河南已經成為繼陝西之後的又一個疫情高發地區。

1月6日,河南新增本土确診有56例。

其中,鄭州就有26例。

01

李月亮

2022年1月4日。

新年才開始,鄭州市民冒雪排隊做核酸檢測的消息,就上了熱搜。

小區裡,突然下起了大雪。

但大家依舊排着隊,次序井然的做核酸。

有人剛從家中出來,穿着不厚的衣服,有人還抱着小孩。

穿着防護服的醫護人員,已經連續工作了好幾個小時,想想就知道有多麼辛苦。

1月3日,鄭州市報告2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

随後,鄭州對新增兩例無症狀感染者,迅速進行流調。

1月4日,鄭州多條公交線路跳站營運。

途經防範區域内線路,市民必須持有48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證明,才能乘車。

同樣是這一天,鄭州新增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9例。

2022年第7天,心疼心疼鄭州人吧

而且,鄭州本輪疫情主要由德爾塔毒株引起。傳播力強、潛伏期短、病毒載量高。

核酸檢測,在對應區域緊急開始。

1月5日,鄭州市釋出通知,決定在鄭州市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

檢測對象,不僅包括本地常住人口、暫住人口,還包括臨時流動人口,和外籍人口。

剛下過雪的鄭州,寒冷刺骨。

但沒有人退卻,街道上很快排起了長長的檢測隊伍。

2022年第7天,心疼心疼鄭州人吧

最冷的數九寒天。

鄭州人和防疫人員忍着,又一次站直了。

02

鄭州人,真的太難了。

不僅是2022。

在剛過去的2021年裡,鄭州人也經曆了兩次疫情。

一次是在最熱的七八月。

七月底,境外入境人員定點收治醫院鄭州六院,出現疫情。

随後,疫情開始由鄭州向外擴散。

這個城市,一夜之間緊張起來。

醫護人員在幾小時之内集結完畢,準備出征。

鄭州的全員核酸檢測正式開始。

醫護們在炎熱的八月穿上厚實的防護服,為了解暑,她們隻能在後脖子上綁上冰棍。

2022年第7天,心疼心疼鄭州人吧

不少醫護人員累倒在工作崗位上。

2022年第7天,心疼心疼鄭州人吧

40℃的高溫下,鄭州人配合着醫護人員,沒日沒夜的核酸檢測。

一次,兩次……

他們将最苦的日子捱過去。

8月28日,鄭州終于開始恢複正常。

2022年第7天,心疼心疼鄭州人吧

另一次,是天氣已經開始轉涼的11月。

又一輪疫情來襲。

鄭州人,剛剛回到正常軌道的日子,又被打亂。

有人深夜發現,自己的健康碼變為紅碼。

有人,不得不居家隔離。

全員核酸檢測,再次開始。

秋風瑟瑟中,做檢測的“大白”們汗濕衣裳。

孩子們,也排起了長隊,等待核酸檢測。

2022年第7天,心疼心疼鄭州人吧

所幸的是,這一次,鄭州同樣過關了。

但隻要想想,一年之中,兩次疫情,我們就知道鄭州人的生活,有着怎樣的起起伏伏。

03

有人說:2021年,鄭州是中國最難的一座城。

仔細想想,真是這麼回事。

這一年,鄭州這座城市承受了太多。

鄭州人,也承受了太多。

七月,三天時間裡,鄭州下了整整一年的降雨量。

鄭州一小時的降水量,超過100個西湖。

大雨如注。

2022年第7天,心疼心疼鄭州人吧

馬路被淹。

14人,在鄭州地鐵5号線,不幸遇難。

2022年第7天,心疼心疼鄭州人吧

暴雨後,各省紛紛支援。

可是,災後重建剛剛開始,疫情來了。

七八月的疫情才走,剛剛消停兩個月,十一月的疫情,又繼續開始。

一次又一次的全員核酸檢測。

到最後,許多鄭州人調侃自己,不是在做核酸,就是在去做核酸的路上。

這一年,鄭州人到底有多難?

真的隻能冷暖自知。

考試說延期就延期了;

小區說封閉,就封閉了;

有時候,隻能步行上下班;

生活,幾乎每隔一兩個月,就被打回原形。

《島上書店》裡有一句話:也許,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最痛的那一年。

2021年,就是鄭州人最特别的一年。

就連到最後的歲末年初,他們才剛剛許下新年的願望,餘溫還在,也不得不再次面對真實而殘酷的世界。

面對再次疫情的卷土重來。

04

2021年,看鄭州人的朋友圈,常常是笑着笑着就哭了。

他們發明了一個詞,叫“澇疫接核”。

2022年第7天,心疼心疼鄭州人吧

說的是,鄭州人這一年面臨的壓力太多:

暴雨、疫情、核酸檢測........

他們給自己作了不一樣的“2021年終總結”:

一月二月疫情封城中,三月四月恢複中。

五月六月休息中,七月正在抗洪中。

八月九月抗疫台風中,十月十一月疫情繼續中。

還有倆月就年終。

雖然稍稍誇張,但誰不能說,這是鄭州人自己最真切的感受。

他們調侃自己,2021年最刻骨銘心的經曆,是綠碼的失而複得。

2022年第7天,心疼心疼鄭州人吧

他們發抖音,稱被疫情“封印”在家的日子,竟然是火鍋底料救了自己。

2022年第7天,心疼心疼鄭州人吧

他們說得雲淡風輕,我們聽得卻無限唏噓,雙眼濕熱。

那些歲月靜好的日子;

那些無需彼此警惕的日子;

那些自由行走、大口呼吸、共享美食,用餘生感受一切美好的日子。

2021年,鄭州人依舊容忍和豁達。

但他們比任何時候,都更懂得了平凡生活的可貴。

他們苦中作樂,背後是難以言表的心酸。

他們大雨沖不垮、疫情打不亂,滿血複活,是堅強,也是想回到此前日複一日的生活。

05

今天是2022年的第7天。

如果沒有疫情,現在本應該是鄭州美輪美奂的季節。

“大玉米”,在冬日的陽光下,就像一幅畫。

2022年第7天,心疼心疼鄭州人吧

中原福塔矗立。

2022年第7天,心疼心疼鄭州人吧

梧桐裝點了整個城市。

2022年第7天,心疼心疼鄭州人吧

雪後的嵩山,銀裝素裹。

2022年第7天,心疼心疼鄭州人吧

但現在,抖音和微網誌上,都是加油。

評論區裡一句話,戳中了所有人:

“鄭州人做核酸的樣子,熟練得令人心疼。”

鄭州,穩住。

一定會很快好起來的。

最後,請允許我,引用今年看過的最好的一段新年獻詞,作為結尾:

有些“想不到”,是碰壁,是失落,是力有不逮;

有些“想不到”,則是驚喜,是變局,是柳暗花明。

我們努力并不是為了給别人看,而是為自己好。

就像被拐14年後,孫卓在電話裡喊了一聲“媽媽”,那個一路辛苦走來的母親,忍不住感慨“所有都值了”。

此刻,2022年的陽光已經灑在我們身上。

和他們一樣,我們都是塵世追光人。

我們祝願并相信,所有的風塵仆仆,都是人間值得。

2021年,就這樣過去了。

雪落在鄭州。

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冬天裡,勇敢的過冬。雖然風塵仆仆,卻也是人間值得。

點亮【贊】+【在看】,2022年,期待疫情早點過去,每天都是好日子。

往期好文

月亮新書

你的「贊」+「在看」,月亮都看得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