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廣汽埃安,在混戰中突圍

廣汽埃安,在混戰中突圍

作者:雲潭,編輯:小市妹

年銷量超12萬台,超越一衆新勢力,廣汽埃安用資料證明了自己新能源車行業頭部車企的實力。

“埃安現象”背後,是廣汽集團深化改革,再造新能源新生機的決心,更是這家大型國有車企面對汽車革命吹響的沖鋒号。

廣汽埃安,在混戰中突圍

▲幾家新能源汽車品牌2021全年銷量及增速,資料來源:各企業公告

【混戰新能源,蝶變之路】

持續大超預期。

盡管遭受罕見的全球缺芯潮,但依舊抵擋不住新能源汽車的火爆行情。2021年的新能源車産銷量再次重新整理曆史記錄。

11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産銷分别完成45.7萬輛和45萬輛,環比分别增長15.1%和17.5%。而11月份汽車行業整體銷量為247萬輛,意味着每賣出6輛汽車,便有1輛是新能源汽車。

量變的快速積累帶來質的飛躍。新能源車滲透率持續上升,顯示出新能源車對傳統燃油車陣地的強勢“掠奪”。

11月份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為17.8%,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為19.5%,最快有望在2022年實作新能源汽車滲透率20%的目标。

廣汽埃安,在混戰中突圍

行業大佬和機構的預測更加樂觀,蔚來創始人李斌表示,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到20%的目标保守了。而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預期2025年滲透率将達到30%,在限排政策的超一線城市更将實作60%。王傳福的預測就更加“激進”——2022年底新能源車滲透率将超過35%。

新能源車的黃金賽道吸引了衆多玩家進場,烈火烹油,繁花似錦,資本競相湧入,熱鬧非凡。

混戰之下,有一家車企的年銷量又一次實作翻倍,令市場為之側目。這家企業就是廣汽集團旗下新能源闆塊的當家花旦——廣汽埃安。

2021年,廣汽埃安銷量超12萬台,提前完成全年目标,并超過蔚來、理想等一衆造車新勢力。實打實的資料正是其“硬實力”的彰顯。

脫胎于廣汽集團,廣汽埃安不僅吸收了豐田、本田等世界頂級車企的造車技術和經驗,更在技術研發上進一步深度拓展次元,尤其在智能化、電動化、網聯化三大領域持續“先人一步”。

占領技術高地,頻繁産出颠覆性的黑科技,是對“埃安現象”的真切闡釋。

比如廣汽埃安自研的彈匣電池系統安全技術、超倍速電池技術、海綿矽負極片電池技術,分别解決了電池安全、充電時間長、續航裡程焦慮三大核心痛點,重新定義了新能源汽車安全、充電、續航新标準。

在海綿矽負極片電池技術的加持下,埃安電池包能量密度可達到205Wh/kg,而比亞迪刀片電池裝車的頂級水準也才150Wh/kg。經工信部測試,搭載該技術的AION LX Plus CLTC續航達到了驚人的1008km。

在革命這件事上,廣汽埃安對自己“從不留情”。時至電動車智能化的下半場,埃安在快車道持續超車。

硬體更新方面,埃安“毫不吝啬”。3個第二代智能可變焦雷射雷達、6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音波雷達、8個高清攝像頭、4個環視攝像頭、2個獨立高精定位子產品,晶片算力飙升至200TOPS——即将上市的AION LX Plus濃縮了埃安所有的“黑科技”,将電動車的智能駕控體驗提升了一個新的次元。

不僅是硬體堆疊,智能化更需要躍進式的軟體系統。“硬體即插即用,軟體常用常新”,基于廣汽星靈電子電氣架構,将雲、5G、智能計算、動力驅動一體化,形成真正的“車雲一體”,實作軟體和智能化場景的全面融合。

星靈架構的控制器隻需20個,而分布式則需要多達53個電子控制單元。前者算力将提升50倍,資料傳輸速率提升10倍,線束卻縮短約40%。星靈架構真正實作了“硬體即插即用,軟體常用常新”,讓更新像電腦和手機一樣便捷。

在無人智能駕駛領域,廣汽埃安敢于向未知進發。

和百度聯合開發的Apollo Moon埃安版無人車已經實作前裝量産;依托華為智能解決方案,L2++NDA的AION LX Plus将于2022年1月正式上市;L4級别車型将在2023年推出。

廣汽集團還投資了L4級自動駕駛科技公司文遠知行WeRide,共同推進Robotaxi前裝量産車型的研發制造。

在科技領域堅決突圍,奮力擁抱産業潮流,年銷12萬輛,廣汽埃安不斷蝶變。在日趨“内卷”的汽車産業,廣汽埃安俨然已經活成了新的“産業藍本”。

【混改發力,颠覆自我】

新能源汽車的黃金賽道上,造車新勢力正風光無量。

前有“鋼鐵俠”馬斯克的特斯拉,後有股神光環加持的比亞迪,還有“小蔚理”、威馬、哪吒……紛紛登台亮相。無論是資本市場還是銷量的爆發力都遠勝傳統車企。

但擁有技術、零部件、資本、品牌和管道積累的傳統車企也不甘示弱,廣汽埃安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缺乏“颠覆基因”和創造力,是人們對傳統車企的慣有印象,但定位創新科技公司的廣汽埃安,顯然已經擺脫了這種桎梏。

繼2021年8月30日,廣汽集團确定對廣汽埃安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後;11月29日,廣汽埃安混改事宜進入實質性階段。

當天釋出的《關于廣汽埃安資産重組及增資的議案》顯示,廣汽集團以74.07億元現金向廣汽埃安增資,廣汽乘用車以35.57億元生産裝置等實物資産向廣汽埃安增資;廣汽埃安以支付49.75億元現金購買廣汽研究院、廣汽乘用車等主體的純電新能源領域相關無形資産、固定資産;廣汽研究院的三電研發團隊将近600人,部分專利技術、研發中心均轉到了廣汽埃安。

超百億的資産注入,研發和技術層面的鼎力支援,不到百天,廣汽埃安完成了混改基礎工作。更值得注意的是,重組完成後,埃安已然是集“研産銷”為一體的新能源車企。

要知道,實作“研産銷”一體化一直是橫亘在造車新勢力頭頂的一道難題。當年特斯拉在制造Roadster 1時,便遭遇了諸多困難,于是馬斯克調轉槍頭,決定自建工廠。

時至當下,除了特斯拉,鮮有完全擺脫代工的新能源車企,蔚來要借江淮之手,華為則依靠小康的代工,理想仰仗力帆,乃至新晉入局的小米、小牛等,無一能“獨善其身”。

廣汽埃安卻不用發愁,廣汽集團是國内産業鍊最為完整、産業布局最優的汽車集團之一,涵蓋上遊的汽車研發、零部件以及下遊的汽車商貿、汽車金融、移動出行,産業鍊閉環完整;此外,廣汽擁有和豐田、本田等世界級汽車多年合作的技術積累和造車經驗。

依托廣汽集團,廣汽埃安可以擺脫“代工”的桎梏,而且廣汽的品牌積澱、銷售管道,乃至強大的資本支援,都可以令埃安從容成長。

經曆了四年多的快速高品質發展,廣汽埃安成為廣汽集團最值得期待的頂梁柱,更是再造廣汽新生機的戰略重鎮。混改進入加速階段,埃安再次主動“颠覆自我”。

對于廣汽埃安來說,混改的目的不僅是資金的注入,更是要将國企優勢和造車新勢力的特質有效融合,打破傳統車企的窠臼,引入新鮮血液,提升創新能力。

要知道,小鵬、理想、蔚來乃至小米的創始人都是深耕網際網路多年的企業家,更是跨領域的颠覆者,他們都基于自己的思維,期望重新創造出全新的智能物種。

受制于體制等原因,傳統燃油車企普遍缺乏自我颠覆的勇氣,在智能化、網際網路化深度融合的當下,電動車市場更是風雲變幻,技術疊代日益加速,引入新元素激發活力勢在必行。

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就表示,在引進戰略投資時,優先考慮三電、智能網聯、自動駕駛等領域對企業發展有幫助的企業。2021年以來,缺芯潮嚴重影響了電動車企産能,産業鍊協同更顯迫切。2022年,廣汽埃安混改全面完成後,無疑将加強上下遊的協作,夯實技術實力,融合為全新的造車新标杆。

敢于突破正常,通過引入新鮮血液,廣汽埃安的混改将全面提速。

【擇機上市,增厚資本價值】

在看重成長性和想象空間的資本市場,造車新勢力的聲量遠勝過了傳統車企。

縱觀全球汽車産業,目前的電動車企資本價值遠超傳統汽車,其對産業鍊的帶動無疑是颠覆性的,資本市場毫不吝啬給予電動車企超高的估值。

乘着新能源的風口,近兩年來,造車新勢力的市值持續飙升。兩年時間,特斯拉市值漲超12倍,比亞迪漲了近5倍。

目前,特斯拉已經穩居全球車企市值第一的寶座,市值更是超過了TOP10中其餘九家市值的總和。中國車企中,比亞迪市值是長城的2倍,上汽的3倍,廣汽的5.6倍,新勢力中的小鵬、蔚來市值超越上汽,理想汽車超廣汽、長安。

廣汽埃安,在混戰中突圍

▲資料來源:wind,2021年12月29日

估值層面,比亞迪、特斯拉市盈率高達260倍和320倍,而“小蔚理”乃至RIVIAN、LUCID都還在虧損中。比亞迪利潤僅為上汽的12%,市值卻是後者的3倍,要知道上汽是中國車企中的“利潤王”,但動态PE居然不到9倍。

新能源車銷量大增是比亞迪股價暴漲的“核動力”,作為中國最大的新能源汽車企業,銷售結構中,比亞迪新能源車占比93%;而上汽的盤子裡,新能源車銷量占比僅有13%。

是以,對于傳統車企來說,要想更好的展現資本價值,分拆或許是一條不錯的選擇。

廣汽埃安完成混改基礎工作後,已開始進行引戰。根據此前透露的混改時間表,2022年一季度将完成員工持股,随後将引入戰略投資者。

通過“混改+制度優勢+技術+銷量”,埃安資本估值正不斷提升。據悉,已經有機構給到了超千億的估值,甚至有分析認為其估值不會低于300億美元(約合2000億元)。

不過對于這樣一個獨立營運近一年的高端智能電動車品牌,廣汽埃安還有不少需要提升的地方。

此前,在埃安的整體銷量中,網約車市場占比一度接近60%,但随着C端市場的大力培育,目前其C端銷售占比已提升至七成左右。

廣汽埃安,在混戰中突圍

此外,相比主打30萬元以上産品的特斯拉、蔚來,埃安的主打車型依然以10-20萬的AION S Plus、AION V Plus、AION Y為主,産品和品牌需要繼續向上。

将于2022年1月上市的AION LX Plus,是埃安的旗艦SUV車型,代表了品牌最高科技水準,肩負着品牌向上的重任。可以看出,埃安的戰略是,先站穩10萬級以上主流中高端消費者市場,打響知名度後,其正不斷向高端拓展。

獨立營運一年後,廣汽即開始着手埃安的分拆上市,這意味着埃安已經獨立成長。另一方面,上市更能展現其價值,提升品牌影響力,同時補充資本血液,滿足密集研發和擴産的需求。

首先,上市對企業品牌的提振大有裨益。古惠南就曾公開表示,單靠品牌宣傳遠不及資本的影響力,當一家企業的股票大漲時,會吸引上億人的關注,而靠宣傳很難做到。

此外,埃安目前的産能已經捉襟見肘。年銷超12萬台,而其産能僅有10萬輛/年,明顯供不應求。

根據擴産計劃,廣汽埃安計劃于2022年初實作産能翻倍,達到20萬輛/年。全新的20萬産能的工廠也将在2022年底建成投産,2023年産能将提升至40萬輛/年。但這些都需要巨額的資金作為支撐。

按照廣汽集團的計劃,2025年自主品牌中新能源汽車銷量要占到一半、2030年全集團新能源車銷量占比達到50%。這其中,埃安将是集團電氣化的急先鋒,更是充當起廣汽集團變革的橋頭堡。上市融資無疑将補充發展的彈藥和糧草,為新一輪競争做準備。

此外,在電動車進入智能化競賽的下半場,巨額的研發投入不可缺少,上市可以打通資本血脈,為廣汽埃安再出發裝上新的“推進器”。

年銷量破12萬輛、發力混改、分拆上市,作為一家“非典型”電動車企,廣汽埃安正在新能源汽車江湖的混戰中,強勢突圍。

免責聲明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内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資訊(包括但不限于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台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資訊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采納本文而産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