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擦亮“海上敦煌”品牌!廣東省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中心項目開工

近日,廣東考古和文物保護工作頻出好訊息,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名擴編、廣東省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中心項目開工建設。

擦亮“海上敦煌”品牌!廣東省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中心項目開工

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名擴編

據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介紹,原“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名為“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省文化和旅遊廳正處級公益一類事業機關,并從原有财政補助一類事業編的50名擴編為91名;主要職能由原來的“承擔有關文物調查、保護、發掘、研究和宣傳工作”,拓展為“承擔全省陸地及水下考古調查、勘探、保護、發掘與研究任務;承擔古遺址古墓葬保護、古建築勘察設計等工作;承擔文化遺産調查、文化遺産利用及公衆考古等工作”。

業界分析,經過此次調整,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将站在新的更高起點上,為推動新時代廣東考古高品質發展,推進文化強省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汪一洋在2021年全省文化和旅遊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介紹:2019年、2020年廣東英德青塘遺址、“南海I号”兩個項目連續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水下考古成果位居全國首位。”“南海I号”出水文物總數達18萬件/套。

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發展“十四五”規劃》中明确:做強做優水下考古,持續推進“南海 Ⅰ 号”發掘、 保護及後續研究,加強對 “三海”(海絲、海防、海島)遺存及水下文化遺産的調查研究,推動廣東省水下文化遺産保 護中心建設。

廣東省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中心項目開工建設

擦亮“海上敦煌”品牌!廣東省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中心項目開工

2021年12月28日,省級重大标志性文化工程廣東省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中心項目正式開工建設,當天動工儀式采取“線上+現場”方式舉行。

據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介紹,該項目選址在陽江市海陵島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西側,占地面積約2.7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3.2萬平方米,省财政資金總投資3.5億元,由陽江市代建項目管理局代建,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擔綱的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負責設計,計劃于2023年12月竣工。

該項目是一項事關推動廣東省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事業長遠發展的基礎工程,建成後将成為集水下文物展覽、業務研究、學術交流、文物庫房及業務管理為一體的文化地标式建築,并與“南海I号”博物館進行資源整合,全力助推“南海I号”博物館打造世界考古品牌、建設世界一流博物館,以擦亮“海上敦煌”的品牌。

據《廣東陽江釋出》介紹,廣東省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中心與廣東海絲館形成兩館協調共融、氣韻相生、有機和諧,水下文化遺産考古平台和旅遊勝地打造研、展、育一體的水下遺産保護科研中心,将促進廣東水下遺産保護事業和特色旅遊事業發展。

擦亮“海上敦煌”品牌!廣東省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中心項目開工

采寫:南都記者 肖陽

通訊員:粵文旅宣

圖檔來源:廣東陽江釋出

如果有線索提供或服務咨詢

可聯系南都新文旅研究課題組。

發送郵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