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捍衛國土,29歲孫龍珍死在蘇軍槍下,34年後,這片土地歸屬中國

2004年7月,心連心藝術團來到中哈邊界新疆裕民縣塔斯提哨所慰問演出,當歌唱家閻維文唱起那首《小白楊》,哨所的同志們沸騰了。

《小白楊》并非當時的新歌,早在1984年便問世,按理說,哨所的同志們不可能沒聽過,可他們為何還會如此興奮呢?

為捍衛國土,29歲孫龍珍死在蘇軍槍下,34年後,這片土地歸屬中國

原因無他,塔斯提哨所,還有一個别名叫“小白楊”哨所,而這首《小白楊》,唱的便是發生在這裡的感人故事,故事要從一位名叫孫龍珍的江蘇姑娘說起。

1958年,蘇聯提出要在我國的領土和領海上建立蘇中共同管理的長波電台和共同艦隊,若是答應,會嚴重侵害我國的主要,以毛澤東為首的上司人堅決拒絕,對于此事兒,毛主席曾說:“他們要在軍事上控制中國,我們不幹!”。

因為此事兒,蘇聯“老大哥”不高興了,1959年8月,當中印邊境發生沖突,蘇聯直接偏袒印度,并且把中蘇分歧公之于衆。

緊接着,來參加中國10周年國慶慶典的赫魯曉夫,在會談時,竟然要求中國向美國讓步,還要求承擔“台灣問題”上不使用武力的“義務”,不使用武力,如何收複台灣?中方當然一口回絕,雙方再次不歡而散。

1960年7月,蘇方撤走了在我國工作的全部專家,廢除兩國經濟技術合作的各項協定,使我國蒙受巨大經濟損失,讓當時正處于3年困難時期的中國,雪上加霜。

為捍衛國土,29歲孫龍珍死在蘇軍槍下,34年後,這片土地歸屬中國

不僅如此,在交惡後,蘇聯還頻頻在邊界制造事端,1962年4月,震驚一時的“伊塔事件”爆發,在蘇聯“吃得好,穿的好”的誘惑下,短短2個月時間,6萬人越境去了蘇聯。

最嚴重的,當屬塔城和霍城,塔城出逃的人數,占全縣人數的68%,而霍城更是僅僅剩下3000餘人,這些人出逃時,還帶走了30多萬頭生牲畜,以緻當地40多萬畝農田無法開墾。

鑒于如此嚴峻的形勢,周總理緊急召見了新疆軍區建設兵團政委張仲瀚,讓他立即組織一支高品質的隊伍,奔赴中蘇邊境第一線,代耕、代牧、代管,同時建立國營農場群。

回到新疆的張仲瀚立即号召戰士幹部奔赴邊境,當時,正在新疆吐魯番火焰山化工廠工作的孫龍珍得到消息,堅決要求前往,在征得廠上司同意後,她來到了巴爾魯克上西部的農9師161團12連牧一隊工作。

為捍衛國土,29歲孫龍珍死在蘇軍槍下,34年後,這片土地歸屬中國

孫龍珍,江蘇泰縣人,出生于當地一個貧寒農家,在舊社會,孫龍珍吃盡苦頭,新中國成立後,才過上好日子,這讓她感激不已。

1959年,為建設新疆,國家号召廣大青年支援新疆的建設,年僅19歲,剛剛成婚的孫龍珍告别新婚丈夫,離開江南舒适的環境,到了晝夜溫差極大的吐魯番火焰山化工廠工作。

雖然環境惡劣,條件艱苦,工作時溫度更是常常高達40度,但孫龍珍依舊埋頭苦幹,毫無怨言,月月被評為紅旗手,成了廠裡的骨幹,也是是以,在1962年,才有資格奔赴中蘇邊境。

孫龍珍是個勤懇本分的人,幹一行愛一行,細緻認真的她,在極端的時間内,便掌握了放牧的技術,對于國家的牛羊,她看得比生命還珍貴。

當地氣候多變,時而風雪,時而冰雹,為了看管好羊群,她經常挨餓受凍,不僅如此,她還主動要求擔任艱苦的任務,哪裡工作最艱苦,哪裡就有孫龍珍。

為捍衛國土,29歲孫龍珍死在蘇軍槍下,34年後,這片土地歸屬中國

後來,在她的号召下,她的丈夫、小姑子都來到了新疆,為建設美麗新疆貢獻自己的力量。

很快,時間來到1966年,中國進入一個特殊時代,中蘇關系依舊僵持,當時的中國,除了允許蘇聯經中國給越南戰争中的北越運輸物資之外,其他關系基本當機。

1967年,年輕人們沖擊了蘇聯駐北京大使館,讓兩國關系更加雪上加霜。

1968年,蘇聯在新疆附近大量征兵,兵力加大到25個師、1200架飛機和200枚飛彈。

1969年3月,在黑龍江虎林縣,珍寶島自衛反擊戰爆發,面對入侵的蘇軍,我軍邊區戰士奮起反擊,擊退入侵者。

為捍衛國土,29歲孫龍珍死在蘇軍槍下,34年後,這片土地歸屬中國

此事兒發生後,在新疆邊境第一線的同志們,也是嚴陣以待,謹防萬一,然而,千防萬防,還是出事情了。

1969年6月10日,平靜的牧場突然傳來一聲驚呼:“快來人啊,我們的人被綁架了!”。

原來,這天牧場的牧工張成山接到連隊通知,讓他趕着羊群從杜拉提溝撤回到連隊,吃過午飯後,張成山邊趕着羊群離開。

一路上,羊群邊吃草邊溜達,不知不覺邊到了布爾幹河岸邊,突然,張成山發現,有十幾個全副武裝的蘇聯軍人窺探我國的邊防哨所,這讓張成山大吃一驚。

來不及多想,張成山将身上的證件和物品塞進附近的灌木叢,然後對跟着一起來放羊的兒子張懷平說:“趕快回連隊報信,就對叔叔、阿姨們說敵人來了!”。

為捍衛國土,29歲孫龍珍死在蘇軍槍下,34年後,這片土地歸屬中國

等兒子離開不久,張懷平便被蘇軍發現,見狀,他一邊驅趕羊群,一邊往連隊跑,嘴裡還大聲呼喊:“敵人來了!”。

張懷平的喊聲,讓蘇軍大怒,他們先是試圖堵住驚跑的羊群,見不奏效,便朝張懷平撲來,赤手空拳的張懷平寡不敵衆,被摁倒在地,嘴裡還塞了條毛巾。

這一幕,恰巧被遠處的同志看見,趕緊跑回去報信。

得知情況的牧場立刻人聲鼎沸,拿鐵鍬的拿鐵鍬,拿棍棒的拿棍棒,嚷嚷着朝三角地跑去,要與蘇軍理論。

當時的孫龍珍,已經懷胎6月,也操起了鐵鍬要去,小姑子見狀立刻阻攔:“嫂子,你有身孕,我替你去!”。

“不,我是民兵!”,說罷,孫龍珍跑出了門。

等人群跑到事發地,離蘇軍100來米的時候,喪心病狂的蘇軍,竟然下令機關槍掃射,很不幸,一個子彈射穿了孫龍珍的胸膛,等同志們将她搶救回來,她已沒有了呼吸,而腹中的胎兒,還在掙紮……

為捍衛國土,29歲孫龍珍死在蘇軍槍下,34年後,這片土地歸屬中國

犧牲時,孫龍珍年僅29歲,一屍兩命,徹底點燃了塔斯提前哨官兵們的怒火,在排長李永強的帶領下,我方戰士奮起反擊,當場擊斃6名蘇軍。

然而,那位被綁架的牧工張成山,并沒有被蘇軍放回來,據張成山後來回憶,蘇軍拿機槍射殺群衆時,他就在蘇軍之中,看着同志們聽到槍響卧倒,張成山很是擔心,掙紮着想要用身體去堵住槍口,可惜被兩個蘇聯士兵拉開,拿着槍托狠狠的砸在張成山的頭上,他暈了過去。

等再次醒來,張成山又聽到了哒哒哒的槍聲,這一次,槍聲是從我方陣地傳來,蘇軍被壓得不敢擡頭,然後蘇軍指揮官下令撤退,并且命人帶着張成山一起離開。

不久,張成山被帶進了一個黑屋子,蘇軍找到翻譯審訊張成山,這讓張成山憤怒不已,無論蘇軍問什麼,他就一句話:“我在自己的國家領土上放羊,你們憑什麼抓我?”。

張成山的“不配合”,讓蘇軍惱羞成怒,被吊起來拿皮鞭抽打,可即便2次被打得昏了過去,張成山都不屈服,甚至開始絕食,2天之後,張成山被送去救治。

“孫龍珍事件”傳回國内,群情激憤,全國各地舉行遊行和聲讨活動,蘇聯無奈,将張成山送回國内。

回國後的張成山,先後在九師醫院、烏龍木齊的一家醫院治療,在此期間,他聽說了孫龍珍犧牲的事情,泣不成聲……

為捍衛國土,29歲孫龍珍死在蘇軍槍下,34年後,這片土地歸屬中國

孫龍珍犧牲後,她被追認為共産黨員,不久又被授予“革命烈士”稱号,遺體并沒有運回家鄉,而是在家人的要求下,安葬在了哨所旁的塔斯提河畔,永遠的留在了她為之奮鬥過的地方。

她的事迹,也深深感動着這裡一代代戰士、群衆,1978年,塔斯提哨所一位名叫陳福森的戰士回到伊利老家,他給母親講起了這個故事,母親是淚流滿面。

在陳福森回部隊之時,母親将親手培育的20顆白楊樹苗交給了他,讓他帶回部隊,栽種在哨所旁。

可惜的是,由于當地幹旱高溫,風沙肆虐,即便戰士們洗臉不用肥皂,洗衣服不用洗衣粉,省下水來澆灌,20顆白楊樹苗還是死了19顆,隻有離哨所最近的一顆,活了下來,并且在戰士們的精心呵護下,茁壯成長。

1983年,著名詩人、詞作家梁上泉來這裡采風,聽說了這個故事,寫下了脍炙人口的歌曲《小白楊》,1984年八一建軍節,閻維文在中央電視台的文藝晚會上,第一次唱出這首歌,斯塔提邊防哨所,也是以有了個名字“小白楊哨所”。

為捍衛國土,29歲孫龍珍死在蘇軍槍下,34年後,這片土地歸屬中國

在這裡,還有一個著名的女兵班——“孫龍珍民兵班”,她們冒着嚴寒酷暑,繼承孫龍珍遺志,守衛着她曾經為之犧牲的領土。

2003年7月29日,中哈兩國勘界确權,時隔34年,孫龍珍犧牲的這44萬畝争議區域,最終歸屬中國,若孫連珍泉下有知,一定很欣慰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