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慈禧臨死前留下了三個遺願,為什麼一直被後人唾罵?

曆史長河奔騰不息,有風平浪靜,也有波濤洶湧,讓小編來帶你走進曆史,了解曆史。

慈禧是曆史上的西太後,鹹豐的皇後,同治皇帝的母親。

鹹豐駕崩後,27歲的慈禧垂簾聽政,到1908年去世,慈禧活了73歲,掌握大清命運達45年之久。

慈禧臨死前留下了三個遺願,為什麼一直被後人唾罵?

在她臨死時,留下了三個遺願:第一勿再使婦人預聞國政,此與本朝家法有違。

第二嚴防不得令太監擅權,明末之事可為殷鑒。

第三立醇親王載沣3歲的兒子溥儀為皇帝的接班人,載沣為攝政王輔政。

慈禧這三條遺願簡直太滑稽了,至今被世人唾罵。

咱們來看看第一條,慈禧說以後不許讓女人幹預國事,還說女人參與政事和祖宗之法相悖。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鳥之将亡其鳴也哀”,慈禧這時覺悟了,想到自己作孽太多有所醒悟。早知現在,何必當初?大清被你折騰到了這份兒上,你覺得還有将來嗎?

另外清朝祖宗之法可沒有明文規定女人不能參政,當初皇太極的老婆孝莊皇後是女人也參政,咋沒人罵孝莊呢?

同是參政議政,所不同的是孝莊是為了大清的利益,慈禧則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慈禧臨死前留下了三個遺願,為什麼一直被後人唾罵?

孝莊曾用女人的魅力感召明朝将領洪承疇降清,曾用女人的智慧輔佐孫子康熙幹掉了鳌拜和吳三桂……

講真孝莊的權力不在慈禧之下,但她沒有禍國殃民,而是幫助大清轉危為安。

當國家安定的時候,孝莊皇後就不再幹涉國政,而是含饴弄孫頤養天年,同樣是參與國政,為什麼女人之間差距那麼大呢?

第2條不許太監專權,明朝的前車之鑒曆曆在目,慈禧老而不糊塗,道理她都知道。

令人痛恨的是慈禧說一套做一套,她當政的時候寵信太監李連英、安德海和小德張,卻告誡後人不要越雷池一步。

慈禧臨死前留下了三個遺願,為什麼一直被後人唾罵?

這三個太監為虎作伥确實招人恨,尤其是安德海打着慈禧的旗号,在外橫征暴斂欺壓百姓,最後被山東巡撫丁寶桢先斬後奏砍了。

慈禧心中明白重用太監是禍國殃民,為了自己享受,置這一切于不顧,在臨死前卻想起了不應該,還是那句話,早知現在,何必當初!大清已經敗落到這種境地,假惺惺告誡後人,要吸取明朝滅亡的前車之鑒,可惜晚矣!

尤其第3條令人痛恨,慈禧臨死前都不忘為自己打算,她沒想到自己會死,她想活100歲,她想光緒一定會死在她的前頭,她立一個3歲小孩,好繼續她的垂簾聽政。

可惜計劃趕不上變化,慈熺沒看到溥儀繼位就死了。

令人納悶的是,難道清朝就沒有一個年長一點的當接班人?為何非要讓一個三歲的娃娃接班?個中原因隻有慈禧心中明白。

慈禧臨死前留下了三個遺願,為什麼一直被後人唾罵?

綜上所述,慈禧的三條遺願聽上去很高大上,聽上去好像是為了大清着想,她不說這三條還好,她一說就讓人們想起了種種過往,說一套做一套,言不由衷,不讓人罵才怪呢!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結束了,我們下期再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