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韓戰争轉折點:美軍6個營兵力擊退我軍6個團,彭老總急得吃不下飯

有一年戰争的硝煙差點在鴨綠江邊彌漫而起,有一年五湖四海的仁人志士彙聚一堂,有一年無數青年背起行囊跨過鴨綠江,走向異國的戰場,雄獅百萬隻為寸土不失,寸土不讓。

那場敵我雙方實力差距懸殊,戰場環境艱苦的異國戰争,來自于中國的将士們聽到了毛主席的号召踏上了不能回頭的路。“時間要打多久,我看我們不要做決定,他們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勝利。

北韓戰争轉折點:美軍6個營兵力擊退我軍6個團,彭老總急得吃不下飯

抗美援朝戰争的勝利,是中國戰士用鮮血的犧牲與拼搏換來的,每個中國軍人都展現出了一往無前的果斷。

在抗美援朝的初期階段,由于初來乍到局勢不明加上敵我雙方實力的懸殊,剛開始處于挨打的尴尬階段。越是到了絕境時刻,逢生之機戰争的轉折點,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開始形成。

當時我軍在初期階段,曾六個團與敵人六個營抗争,結果黯然失敗。

一、志願軍與美軍對砥平裡的重視

砥平裡的安危,事關美軍整體戰線的推進,當時西線美9軍潛伏在那裡,當時美軍在這條戰線部署了很久,當時鄧華提出攻略橫城的主意,他指出若能橫城大勝能提振全軍士氣。但當時李奇微卻對此戰略表示了堅決的反對,他明确指出橫城失陷都沒什麼關系,一旦砥平裡被中國軍隊奪回,那麼這将使得軍整體戰線縮水,他認為先把主要兵力與精力放在守護砥平裡上。

北韓戰争轉折點:美軍6個營兵力擊退我軍6個團,彭老總急得吃不下飯

一開始美軍對于剛成立不久的新中國的軍隊,都是抱以輕視之态度。然而中國軍隊展現出的毅力與實力遠超他們想象,不斷擊潰美軍戰線的推進,美軍的人這才認識到新中國的軍人并不是手無縛雞之力。

當時李奇微認為一旦砥平裡失陷,對于美軍的影響将是徹底而深刻的,而中國軍隊卻能借此勝利實作新的戰術性勝利。

雙方有識之士都知道關于砥平裡的你争我奪,都将用盡全力,因為這是一場影響整體局勢的關鍵轉折點。

北韓戰争轉折點:美軍6個營兵力擊退我軍6個團,彭老總急得吃不下飯

當時中方也認為先行占據砥平裡比之橫城更加緊迫和重要,隻有在美軍增援趕來之前堵住這個戰線的缺口,如此方能為東線的反擊提供最大的助力,而東線反擊才能讓李奇微的軍隊被迫後撤,如此整體的戰局才能趨穩,而不是單方向對中方不利。

其實當時駐守在砥平裡的法國軍官弗裡曼暗感不對,不遠處橫城的炮火聲讓他不禁擔憂起了砥平裡的未來。當時砥平裡僅僅隻有法國的一個姓在駐守,防守兵力如此空虛,一旦中國軍隊到來,砥平裡将輕松失陷。

弗裡曼當時讓士兵們趕緊建造防禦工事,企圖死守陣地。他的預感成真,中國軍隊從四面八方而來,一個營的法國士兵能如何抵抗防禦?

北韓戰争轉折點:美軍6個營兵力擊退我軍6個團,彭老總急得吃不下飯

二、美軍将領下令死守砥平裡

看到中國軍隊浩蕩的聲勢,弗裡曼不用想都知道砥平裡是守不住了。他同軍長阿爾蒙德提議戰略性撤退,要不然這小小一個營就得搭進去了。

雖然砥平裡的地勢兇險,是一個天然适合防禦的要地。當時一個營的兵力又如何能夠抵禦中國軍隊呢?這不是上去白白送死犧牲嗎?

弗裡曼本意是要撤退的,但關鍵時刻卻受到了李奇微的指令,當時李奇微說“士兵可以死,砥平裡堅決不能丢”

北韓戰争轉折點:美軍6個營兵力擊退我軍6個團,彭老總急得吃不下飯

李奇微心中很清楚,砥平裡要是丢了不僅後面可能難以奪回,甚至會影響整體的戰局,是以他指令嚴防死守。

弗裡曼是受李奇微上司的,在戰場上上司的指令不能夠違背。弗裡曼心裡一想如果不能撤退,那就隻能盡量在防禦上下功夫了。

為了拖延中國軍隊的前進速度,他指令士兵在開砥平裡的必經之路上灑水,當時北韓環境高冷,灑出的水很快就在路面結冰,這能暫時性拖延對方的速度。當時美軍還通過飛機給弗裡曼運送來了大量的物資儲備,算是為他助力。

北韓戰争轉折點:美軍6個營兵力擊退我軍6個團,彭老總急得吃不下飯

弗裡曼下令讓砥平裡所有的部隊組成環形防線,這樣的部署能夠在防線出現崩潰時及時收縮合攏。

當時中國軍隊遇到了問題,他們發現在砥平裡駐守的軍隊人數,似乎不是一個營的編制。當時趕赴砥平裡的幾個中國部隊,他們的團長之間指揮沒有配合起來,結果形成了各打各的情況,當時他們夜晚發起攻擊,一位打下了砥平裡,其實打錯了。

這個事情讓中國的軍隊士兵士氣受挫,在當時給爺才是中國軍隊的主場,這主要是因為美軍有轟炸機戰鬥起來效率很高。白天要不避着點美軍的轟炸機,部隊将瞬間潰亡。

北韓戰争轉折點:美軍6個營兵力擊退我軍6個團,彭老總急得吃不下飯

在14日美軍在晚上投放了照明彈發起了轟炸,志願軍避無可避隻能戰鬥,經過激烈戰鬥志願軍占據了強風,可是美軍又一次投放了照明彈讓戰鬥的局勢再次轉向美軍。15日晚上李奇微的坦克軍來了,這讓彭德懷不得不下撤退指令,志願軍被迫撤退,

砥平裡的成功,讓美軍收獲頗豐。他們通過這次的戰鬥,認識到了中國軍隊所存在的最大弱點,那便是極度缺乏物資。當時砥平裡戰鬥的失敗讓彭德懷認識到了形勢的嚴峻,他必須回國尋求支援。

20日彭德懷便通過各種途徑踏上了回國之路,這一次他要向毛主席彙報情況,看能不能有什麼好辦法挽回局勢。

北韓戰争轉折點:美軍6個營兵力擊退我軍6個團,彭老總急得吃不下飯

彭德懷回國後沒有怎麼休息就立刻到西郊玉泉山向毛主席彙報情況,而他到達玉泉山時毛主席正在酣眠,當時的警衛看到彭德懷很是為難。

毛主席隻有中午這一會有時間能夠好好休憩,白天他要忙于各種戰報的批閱處理,更因為對戰局走向而輾轉難眠。

當時彭德懷可不管警衛的勸阻,把秘書的勸說也不當一回事,趕緊争取時間見到毛主席彙報情況。恰好當時毛主席正好起來,聽到外面吵鬧知道有急事了。

毛主席和彭德懷是革命時代一起走來的戰友,他知道彭德懷會風風火火,必定是遇到了什麼緊急情況。當時彭德懷的警衛對主席解釋,彭老總他呀從20日連日奔襲趕回來,着急連一口飯都沒吃,就來見連休息您了。

北韓戰争轉折點:美軍6個營兵力擊退我軍6個團,彭老總急得吃不下飯

毛主席聽到這情況就知道一定是北韓局勢危急,于是他讓彭德懷細細講來。在講話前毛主席讓人先給彭老總遞了一碗飯墊墊肚子,但是彭德懷表示根本沒吃幾口就講述了起了在北韓的見聞。

聽到彭老總将前線戰士一個個英勇犧牲,他的心裡難受得很點起了煙。其實毛主席通過戰報已經對局勢有所了解,但聽親曆者的講述仍是會心裡一陣難受。

美軍的坦克在北韓戰場上如入無人之境,他們正是因為武器裝備的先進才能讓戰線穩步推進。砥平裡沒有拿下,志願軍的情況更加艱難。當時中國軍隊物資匮乏,在冰天雪地裡甚至需要飲冰雪緩解饑渴,而美軍則是大魚大肉。

北韓戰争轉折點:美軍6個營兵力擊退我軍6個團,彭老總急得吃不下飯

在戰場上犧牲的戰士中,就有毛主席自己的孩子毛岸英,是以他聽彭老總這位親曆者的講述,就感覺十分動容。

毛主席從彭德懷口中得知自己那年輕的孩子毛岸英英勇犧牲時,毛主席并沒有流淚,但是他口中吐出的煙多了很多,他沉默許久後說:打仗,總要死人的。

自己孩子犧牲了,毛主席身為父親不可能不傷心。在父親這一身份之前,毛主席是一個國家的上司者,他不能讓悲傷的情緒破壞自己的心緒。

北韓戰争轉折點:美軍6個營兵力擊退我軍6個團,彭老總急得吃不下飯

毛主席說北韓的這場戰鬥,既然不能速勝,那我們便不能急于求成讓局勢更加惡劣。毛主席語重心長地對彭老總說,你在前方知道前線的情況,你要多費心勞累了,我在後方終究隻能提些戰術建議。

中央的高層得知了北韓的情況後開了一次會議,這次會議對志願軍的部署做出了變化,西線的五萬七千士兵即刻帶着糧食彈藥,趕赴前線支援。

在同蘇聯溝通後獲得了他們武器的增援,同時東線的四萬兵力也立刻馳援前線。對于美軍轟炸機的威脅,派出了國内的空軍前往北韓戰場支援。當然對空武器,例如高射炮火箭炮等急缺物資也在運輸路上。

北韓戰争轉折點:美軍6個營兵力擊退我軍6個團,彭老總急得吃不下飯

戰場上中國軍隊的醫療情況十分嚴峻,在這次會議後4000輛汽車緊急馳援,這一次攜帶着十萬張病床,以及許多醫務工作者過去了,這對于前線受傷士兵的治療将起到很大的幫助。

在這些支援都完全到位以後,志願軍開始重整旗鼓開始了新一輪的進攻。而彭德懷也收拾好了情緒再出發,前線的指揮也對之前的諸多過失做出了檢討總結。雖然砥平裡戰役失敗了,但志願軍并沒有軍心潰敗,反而是越挫越強開始了反擊。

彭德懷回國的這次彙報。成了北韓戰場局勢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