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果沒有董卓的出現,袁紹早就是當朝權臣了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漢末三國,豪族世家崛起,他們或報團取暖,或合縱連橫,影響了一場又一場戰争的最後走向。是以觀之,三國戰争的背後,也是士族派系之間的争鬥。董卓被群起而攻之,且看他摘了誰的桃子?劉備被趕出徐州,到底得罪了誰?曹操赢了官渡之戰,又為何花費八年時間,才平定北方?這一系列戰争的背後,原來都能歸結于派系之間的争鬥。

系列簡介

東漢末年,宦官專政,朝政日非,天下人心思亂,盜賊蜂起。漢靈帝中平六年(公元189年),靈帝去世,長子劉辯繼立為帝,生母何太後臨朝聽政。何太後的兄弟,大将軍何進為了一舉殺盡宦官,召并州牧董卓帶兵入京。風起雲湧的“三國時期”,就從此發端。

如果沒有董卓的出現,袁紹早就是當朝權臣了

從宏觀角度看,漢末亂世,始于董卓入洛。卓廢立少帝,天怒人怨,由此引出各路軍閥齊聲讨董。中平六年(189年),各路軍閥組建關東聯軍,尊袁紹、袁術兄弟二人為盟主,共誓擊董。

然而,這麼一場浩浩蕩蕩的軍事行動,終究是虎頭蛇尾,未成氣候。觀讨董之戰不難發現,真正對董卓造成有效威脅的人,隻有長沙太守孫堅;雖說曹操等人也有出力,卻苦無兵馬、糧草的補給,以緻于付出了慘重代價。

而這,當然是因為:領頭的袁紹、袁術之流,坐觀成敗,陰圖自許。這難免令人疑惑:當初敢與董卓叫闆、與之拔刀相向的聯軍盟主袁紹,為何會在讨董之戰中毫無作為呢?其消極表現的背後,到底隐藏了哪些不為人知的小心思?

何進的謀主

東漢以來,宦官、外戚、士族三大集團互相角力,可謂各領風騷。

然桓、靈二帝在位時,宦官當道,掀起黨锢之禍,以緻士族團遭受重創,不得不暫時蟄伏起來。彼時,有能力把持朝政的,除了外戚出身的大将軍何進以外,便隻有宦官集團了。

何進出身不高,是個屠夫(殺羊的)。因為妹妹當上了皇後,是以他也一路升遷,成了執掌軍權的大将軍。在這之後,他征辟了不少士族子弟來幫助自己,如袁紹、曹操等人。這其中,袁紹家世最好,名氣最大,深得何進倚重,被引為謀主。而何進執政期間的不少舉措,也多為袁紹建議,如掀開亂世序幕的謀誅宦官事件(語見《後漢書·窦何列傳》)。

如果沒有董卓的出現,袁紹早就是當朝權臣了

有意思都是,何進謀誅宦官,其妹何太後卻表示反對。據《後漢書·董卓列傳》記載:“及(靈)帝崩,大将軍何進、司隸校尉袁紹謀誅閹宦,而太後不許,乃私呼(董)卓将兵入朝,以脅太後。”

從何太後的政治傾向上看,她反倒更加支援宦官集團。對此,史書的解釋是:宦官于何氏有恩(語見《後漢書·皇後紀上》)。當然,這并不排除何太後有“女主當國”的政治訴求。倘若如此,她自然離不開宦官的支援。

言歸正傳。既然何太後不支援自己謀誅宦官的計劃,何進隻好采取兵谏的方式。原因很簡單,大将軍何進有兵權不假,但宦官也執掌兵權。為此,何進在袁紹的建議下,開始引外援入京,以完成誅殺宦官的計劃。

又據《後漢書·何進列傳》記載:“(何進)遂西召前将軍董卓屯關中上林苑,又使府掾太山王匡東發其郡強弩,并召東郡太守橋瑁屯城臯,使武猛都尉丁原燒孟津,火照城中,皆以誅宦官為言。”

如果沒有董卓的出現,袁紹早就是當朝權臣了

董卓、丁原、王匡、橋瑁,是何進征召的四方猛将。從這一步來看,何進其實已經落入了袁紹的圈套。抛開何進的幕僚王匡不談,董卓、丁原乃至橋瑁,都或多或少代表了士族集團的利益。

亂世的序幕

幽州太守公孫瓒在進攻袁紹時,曾列舉後者十大罪狀,其罪一也,便是“至令丁原焚燒孟津”。這便意味着:袁紹與并州刺史丁原之間,可能早有勾連。

如果沒有董卓的出現,袁紹早就是當朝權臣了

往前追溯不難發現,在中央征召地方武将入京時,時為并州刺史的丁原,就曾将麾下将領張楊、張遼遣至西園軍中任職。而當時的袁紹、曹操,正是僅次于宦官蹇碩的西園八校尉之二。耐人尋味的是,蹇碩沒過多久,便被何進除掉。如此一來,袁紹就有很大機會掌控西園軍,并通過張楊等人聯系到丁原。

再說橋瑁。他是(前)太尉橋玄的族子,也是士族出身。後來,關東各路軍閥能順利組建讨董聯軍,全靠此人“詐作京師三公移書與州郡,陳卓罪惡”。而從他後來尊袁紹為盟主來看,後者其實頗受北方士族擁戴。

這正是汝南袁氏四世三公的背景下,所帶來的政治影響力,就連董卓也不例外。這個“良家子”出身的邊地軍閥,竟也是袁氏門生。見《三國志·董卓傳》注引《吳書》:“并州刺史段颎薦卓公府,司徒袁隗辟為掾。”董卓的恩主袁隗,正是袁紹的親叔叔。

由此可見,何進征召的四方猛将,反倒更有利于袁氏樹立自身的話語權。哪怕是不明就裡的王匡,也曾與袁紹互為同僚,是個容易驅使的對象。當然,這個巧合并不能說明直接表明袁紹的野心,且看他後來的舉動。

謀誅宦官事敗後,何進身死。彼時,袁紹的第一反應,并不是為故主報仇,而是先除掉了司隸校尉樊陵(宦官所任命)以及河南尹許相。(另一說許相為司隸校尉,見《三國志·袁紹傳》。)

須知,袁紹也是司隸校尉,可見他此舉意在奪權,進而先確定自己在朝堂上的話語權。與此同時,袁術也“燒南宮嘉德殿青瑣門”,欲劫天子。由此可見,這兄弟二人根本沒安好心。

在奪權成功後,二袁掌握了主動權,并以“勤王”名義殺入後宮,斬盡閹黨并“面白無須者”,高達2000餘人。至此,把持東漢朝政上百年的外戚與宦官,竟然悉數覆滅。

不過,正當以二袁為代表的士族集團欲要擡頭之際,“涼州大人”董卓卻“反水”了。由此,漢末亂世也緩緩拉開了帷幕。

如果沒有董卓的出現,袁紹早就是當朝權臣了

董卓的反水

曆史上的董卓,頗具政治智慧。早在洛陽城外待命時,他便敏銳察覺到了京城中的動蕩。于是,他悍然帶兵入洛,救下天子劉辯,并如願獲封司空之職。在此期間,董卓的勢力急劇膨脹。他先是收下了何進以及其弟何苗的殘餘部曲;而後又以說動并州将領呂布,令其反殺丁原,進而得到了并州軍的支援。

可在袁紹的設想中,“袁氏故吏”出身的董卓,應當很可靠才對。因為在中原士族的普遍認知中,恩主與門生其實是一種頗為牢靠的關系,有時甚至能淩駕于君臣之義之上。

究其原因,東漢名士皆“重名節而輕生死”,非常愛惜羽毛。袁紹先入為主,是以他很難會想到,董卓會脫離乃至背叛袁氏。殊不知,董卓雖然出生清白,卻成長于漢胡雜居的邊辟之地,久“習于夷風”,早已染上了“苟利所在,不知利義”的性格。這麼一來,信奉“強者為尊”的董卓,自然不會按照中原士族的邏輯來做事。

于是,當董卓的實力愈發強大以後,他就生出了廢立少帝的念頭。而這,恰恰是袁紹不能接受的。須知,董卓謀求廢立一事,欲走上權臣之路,以增強自己的權柄。這顯然會侵犯袁紹的政治利益。

原因很簡單,袁紹苦心孤詣、經營許久,就是等外戚、宦官覆滅之後,好帶領士族集團重新把持朝政,走向台前。可現在,一個打上“袁氏故吏”标簽的邊辟武将,竟然要攫取他的“勝利果實”,這如何能讓袁紹以及其他士族接受?

換言之,董卓的反水,不僅堵死了袁紹的權臣之路,也侵害了其他士族的利益。在此情形之下,關東聯軍讨伐董卓的用意,便不言而喻了:他們的真實企圖,并非是“清君側”,而是為了盡可能多争取到一些政治利益。

身為盟主的袁紹,同樣有自己的盤算。他之是以會在讨董之戰中毫無作為,也是為了盡可能儲存自己的有生力量,以便應對将來的亂世。

作者簡介:瀛洲海客

此筆名語出李白詩:“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所謂“瀛洲”,即傳說中的東海仙山。筆者奉史料為圭臬,雖不求标新立異、博人眼球,但也有腦洞大開、另辟蹊徑,隻為探尋掩埋在曆史碎片中的吉光片羽、雪泥鴻爪。

圖檔來源于網絡

參考資料:《三國志》《後漢書》《後漢紀》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