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将來的回聲,是将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上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趙錫章”的抗戰英雄故事。
趙錫章,河北河間人,生于一個富裕家庭,父親是當地的商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首富),從小過着錦衣玉食的趙錫章卻有一顆憂國憂民之心,尤其是生活在當時那個年代,國家弱小常被外敵欺負,這也給趙錫章留下深刻印象。于是等他長大後,他就立志從軍報效國家。
長大後的趙錫章如願以償考入了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學習,在軍校他刻苦學習,加上為人豪爽性格,很受同學們的喜愛,頗有燕趙俠士之風度。短暫而豐富的軍校生活讓趙錫章學會了不少東西。

從保定軍校畢業後的他,被配置設定到晉軍服役,從此成為一名晉綏軍将領,在閻錫山集團中他先後曆任排長、教官等職位,由于在晉綏軍中表現出色,被傅作義看中讓他擔任自己的參謀長職位。
在晉綏軍生涯中,趙錫章職位也不斷升遷,而他平易近人,善待士兵,在晉軍中很有威望,也很受士兵的愛戴。這是閻錫山的愛将王靖國的夫人的妹妹尚未婚嫁,王夫人素知趙錫章是一位德才兼備的年輕将領(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潛力股),就想撮合他倆,要知道,攀上王靖國這條船,那以後,在晉綏軍中就等着升遷,但是,趙錫章拒絕了這門親事,對于王夫人說,在下隻是一介武夫,配不上貴夫人的妹妹。就這樣,趙錫章回絕了這門親事,後來趙錫章迎娶了張慧如女士,還生下兩個可愛的女兒。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趙錫章奮勇請纓上陣,殺敵報下國家,他告别的妻子,開赴抗戰前線。在這裡他為了鼓舞士兵奮勇殺敵,同時也為了表示,必死決心,他特意為自己準備了一套壽衣,帶着壽衣上戰場殺敵,上面并寫着蔣介石經常教導黃埔弟子的“不成功,便成仁”六個字,此等舉動,讓所有晉綏軍将領對趙錫章這種,把生死度之外的英雄氣概所佩服。
九月趙錫章所部先後在晉北,山西地界與敵軍戰鬥,并且都取得小場勝利,後又在第33軍孫楚麾下參加平型關戰役,他身先士卒,親臨前線指揮,給敵軍以沉重打擊,有效支援了八路軍在平型關取得大捷的勝利。
不久,敵軍仗着優勢兵力與強大火力,想一舉占領山西,并發動忻口戰役,為了保衛山西,閻錫山調集二十萬軍開往前線,趙錫章也參與此戰中,此時,他又帶上那件早已為自己準備好的壽衣,做好了随時準備為國捐軀,沒有一絲畏懼與遲疑。
在這次戰鬥中,他打退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雖說雙方傷亡都很大,但是晉軍在趙錫章帶領下士氣高昂,甯死不退,堅持戰鬥到底,等此戰結束後,趙錫章被提拔為少将旅長。
可惜在1938年2月,黃河戰鬥中,日軍在飛機大炮掩護下想一舉消滅黃河以南的晉軍,也正是在這場戰鬥中,趙錫章在與敵軍激戰中不幸中槍身亡,以身殉國,其部隊也傷亡殆盡,戰死沙場。一位曾經,随時都要為國家犧牲的英雄倒下了,但是,趙錫章帶着壽衣上戰場的抗戰事迹千古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