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時伊長情
不是每一種情感都有歸宿,你的心事我來解讀。
-
叔本華說:“一個人隻有在獨處時才能成為自己,誰要是不愛獨處,那他就不愛自由,因為一個人隻有在獨處時才是真正自由的。”
這個世界上,幾乎每個人都向往自由,不想被生活瑣碎所束縛,但卻很少有人能夠真正地做到獨處。
有的人總是對孤獨、獨處避之不及,無論是在生活還是工作中,他們都會努力尋找那些與自己相似的人,進而和他們搞好關系,生怕被孤立,被冷落。
但是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就是一個對自我認識和了解的過程,當你能夠獨立學習、獨立思考,并對自己有一個深刻的認知,獨處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是以,每個人都不應該逃避孤獨,而是要試着學會獨處。
總有一天你會明白,一個人的頂級自律,莫過于獨處。
獨處,是對自我身心的一種調整
有人說:“人生大部分都是孤獨的,越長大越孤單,越長大越不安。”
其實,并不是長大了快樂就少了,也不是越長大越孤單,而是我們沒有學會适當地調整自己。
一路走來,大多數人一直奔跑在人生的道路上,跑得太快,以至于忽視了自己。
比如,在工作中,你努力上進,熬夜加班,提升業績,隻是為了得到别人的認可。在生活中,你為家庭,為父母,為孩子,為伴侶不求回報的付出,隻是為了家裡能少一點抱怨,多一點溫暖。
每天忙忙碌碌,你把自己活成一個超人,卻忽略了自己其實隻是一個普通人,不知不覺中你已經不再是你自己。
曾幾何時,你也想抛棄一切煩惱,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但現在的你,依然按部就班的生活和工作。
其實,當你累了,你不妨放下一切,學會獨處。哪怕隻是一個人安靜地走一段路,一個人躲在房間裡看會書,一個人去看一場電影。
不論是哪種情況,獨處都是對自己内心的一次提煉,抛掉浮沉,隻享受當下的這個時刻。
當你真正的學會獨處的那一刻,你才能聽到自己内心深處最真實的聲音,找到自己最真實的感受,活成真正的自己。
獨處,是一個人的狂歡
泰戈爾說:“孤獨是一群人的狂歡,狂歡是一個人的孤獨。”是以,那些浮于表面的狂歡,反而顯得孤單。
随着年齡的增長,閱曆的增加,以前總是會害怕一個人走在人群中,看到别人成群結隊,自己形單影隻就會覺得渾身不自在。
而現在,總是習慣一個人獨來獨往,不用依賴任何人,也不用考慮走起路來步伐會不會和别人一緻,按照自己的步調前行,即輕松又自由。
也許人就是這樣,一旦養成了獨處的習慣,就不會再懼怕孤單,甯願一個人享受生活,做着自己喜歡的事,也不願再融入到别人的圈子裡。
林清玄也曾在《人間最美是清歡》裡寫道:“清歡是一種生活姿态,是一種尋找自我的方式,是一種至高的人生境界。”
仔細想來,大多數人都希望朋友很多,圈子很廣,能夠随時随地地與人分享快樂,分擔憂愁,但你要明白的是,孤獨才是人生的常态。
漫漫人生路,就算是再親近的人,再好的朋友,朝夕相處的伴侶也會有離你而去的一天,沒有人會永遠陪伴你。
獨處并非孤獨,當你學會享受獨處的時光,才能擺脫世俗的羁絆,才能找到真實的自我。
-End-
作者:時伊長情,一個熱愛文字,努力生活的南方姑娘,每一個文字都有它存在的意義,希望能給予你力量,助你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