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楊家将後代在雁門關下被發現,約有五百人,村中的楊家祠堂有千年曆史

曆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将來的回聲,是将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沒有國哪有家,有一顆愛國的心是身為中國公民所必須具有的。從古至今,不少愛國名将為捍衛國家在戰場上浴血厮殺,再不惜甚至于獻出自己的生命。今天我們要講述的就是經常被搬上熒幕的楊家将們,楊家将滿門英烈,為自己的君主誓死效勞。而"忠義"兩個字也成為了後世人們對這個家族的固有印象。家族的每個人都骁勇善戰,為宋朝抵禦外敵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是以很多敵國的部隊也因為礙于楊家将的存在而不敢輕易的發動戰争。

楊家将後代在雁門關下被發現,約有五百人,村中的楊家祠堂有千年曆史

在楊家中,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是十分出色的英雄人物。電影電視劇中也對他們家族的形象和故事進行過很多次的演繹。但是,關于楊家将的曆史資訊,資料上卻并沒有記載太多,除了金刀令公楊業之外,他的兒子們記載在史冊的也就隻有楊延昭而已,其次還有記載的還有孫子楊文廣。是以,對于楊家将們的存在,很多人也秉持着懷疑的态度。楊家将三代子孫,世代精忠報國,故事十分傳奇,比起事實,更多的人都覺得這是口口相傳下來的故事,并不具有真實意義,有人會懷疑楊家将們是否真的在曆史中存在也是情理之中的。

但是曆史中确有關于楊家的記載,這就足以證明,他們是真實存在的。可以想象到,楊家為了宋朝君主三代身先士卒,就算宋代已經滅亡楊家軍也不會輕易投降妥協。有傳言說,宋朝滅亡後楊家軍并沒有跟國家一起消失,楊家将裡的人個個都身懷武藝,想來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被敵軍抓獲的,是以不願意向其他國家屈服的楊家軍四散到了其他安全的地方繼續生活,繁衍後代。據說,現在楊家将的後代就分布在四川綿陽市和北方的鹿蹄澗村附近。村内儲存的屬于楊家的楊氏祠堂也已經有了上千年的曆史。

楊家将後代在雁門關下被發現,約有五百人,村中的楊家祠堂有千年曆史

鹿蹄澗村中的楊氏祠堂經專家鑒定後确認,這座祠堂從元朝的時候開始建立,明朝的時候有進行了進一步的修複。起初是為了紀念為國家做出了很多貢獻的楊業父子所打造的,現在進入祠堂也能看到楊業夫妻及其子孫的雕像。在這個村子1000多個人中,有差不多一半的人是楊家後代,這一切都是從祠堂中所珍貴收藏的族譜中得知的。

這座祠堂裡的族譜能夠從元朝經曆多年流傳到現在,期間經曆過戰争和很多其他特殊的外界原因,依舊能夠得以完好的儲存離不開楊家後人們的精心呵護。而鹿蹄澗村中這座現存的楊家祠堂,也是目前我國儲存的最好最完整的楊家祠堂。現在這500多個楊家後人們在村子中也一直過着安逸和平的生活,不再跟前人們一樣征戰沙場。

楊家将後代在雁門關下被發現,約有五百人,村中的楊家祠堂有千年曆史

不少村内的老人雖然年邁,但也一直保持着打拳的習慣,不僅可以強身健體,也可以彰顯他們楊家後代們的精神面貌。我們能夠知道楊家軍的後代們有在雁門關生存過的迹象,都要感謝于鹿蹄澗村中楊家後人們的保護。否則,楊家将的整個家族是否真的存在可能會變成一個未知的謎團。關于楊家将的曆史記載雖然不多,但足以看出楊家人的膽魄。楊業一生骁勇善戰,因輕信他人慘遭俘虜,仍不改初心精忠報國,最後貢獻出自己的生命。楊業的兒子楊延昭和孫子楊文廣也将這一家風很好的傳承。

比起家族留下來的榮耀,對于鹿蹄澗村的楊家後人來說,他們所能得到的最大的财富應該是祖輩們留下來的精神氣度。現在身處和平盛世,楊家後人們可能不能跟祖輩們一樣征戰沙場,但他們的内心也都是跟祖輩們一樣的赤誠,也有那滿腔的愛國熱血。

楊家将後代在雁門關下被發現,約有五百人,村中的楊家祠堂有千年曆史

楊家的族譜能夠得到很好的保護并流傳到現在一直還在持續,讓我想到,比起族譜,更應該保護和流傳的,應該是楊家将們所與生俱來的那種赤膽忠心。從楊家将身上,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他們的勇敢,他們的堅持,他們的無所畏懼,還有他們一直抵抗外來邪惡勢力的氣魄。楊家将的傳奇并沒有落幕,他們不僅僅存在于電視上,更存在在我們的心間。人民是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一個國家的人都不曾愛護自己的國家,那麼這個國家是終究沒有未來的。是以我們更要努力的生活,秉存着一個愛國的心意,好好的愛護自己,愛護這個國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