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世民“收了”弟媳楊氏,可是為什麼偏偏“忽略”嫂子鄭觀音?

曆史長河奔騰不息,有風平浪靜,也有波濤洶湧,讓小編來帶你走進曆史,了解曆史。

公元626年7月2日,玄武門之變後,李建成和李元吉當場被殺,李建成和李元吉共10個兒子也全部遇害。李元吉的巢王妃楊氏,被李世民納入宮中生活的很好,還給李世民生了一個兒子叫李明。但是李建成的太子妃鄭觀音,卻被李世民“忽略”了,據曆史記載,太子妃鄭觀音餘生“終日悼念亡夫、撫育幼孤”。

李世民“收了”弟媳楊氏,可是為什麼偏偏“忽略”嫂子鄭觀音?

關于“玄武門之變”的功過,我們就不說了,因為成王敗寇,李世民勝利了,并且開創了大唐盛世,确實稱得上是雄才大略。李世民為什麼會娶楊氏為妻呢?首先楊氏确實漂亮,長的“玉貌雪膚,眉目如畫”,最重要的是楊氏背後是非常有勢力的。楊氏出身弘農楊氏,是隋觀王楊雄的侄孫女,同時也是唐初宰相楊恭仁、楊師道的侄女。娶了她就等于和當時的弘農楊氏聯姻,對于穩定唐初的政局有很大的影響。是以李世民納楊氏入宮,手下謀士都是支援的。

李世民“收了”弟媳楊氏,可是為什麼偏偏“忽略”嫂子鄭觀音?

另外李世民此舉,也有意消除玄武門政變帶來的惡劣影響,娶納自己的弟媳婦楊氏,也是為了向世人表達他對敵人的寬容,能夠向敵人施予巨大的“恩惠”。不過李世民既然能“收了”弟媳婦楊氏,那麼,為什麼偏偏“忽略”嫂子、李建成的“太子妃”鄭觀音呢?是不是她不好看?能被李建成娶為太子妃,怎麼可能長得醜?

李世民“收了”弟媳楊氏,可是為什麼偏偏“忽略”嫂子鄭觀音?

墓志記載:“淑韻娉婷,明月皎星河之夕;韶姿婉娩,和風泛桃李之蹊。”而且她當時27歲,比李世民還小!鄭觀音的背後,同樣站着一個望族——荥陽鄭氏家族!鄭氏是士族,不同于胡化的關隴門閥,他們是接受不了自己的族女改嫁侍多夫的,而李世民後宮佳麗三千,何必自尋煩惱呢,也就沒有強人所難!

李世民“收了”弟媳楊氏,可是為什麼偏偏“忽略”嫂子鄭觀音?

鄭觀音的“太子妃”身份也決定了其特殊性。如果沒有李世民的政變,鄭觀音就是未來的皇後,母儀天下,李世民若強納過來要放在什麼位置?把她确立為皇後李世民肯定不願意,再說了,當時李世民還有長孫皇後。玄武門政變之後,李世民殺光了李建成的兒子,其中就有鄭觀音的孩子,她怎麼會不恨李世民?為了避免麻煩,李世民幹脆不娶她。

李世民“收了”弟媳楊氏,可是為什麼偏偏“忽略”嫂子鄭觀音?

鄭觀音的墓志記載:“罕禦芳鉛,獨鐘情於禮訓。”說明鄭觀音是一個端莊大氣、恪守禮教之人,李世民殺了她的丈夫、她的兒子,她沒有辦法報仇,但也絕不會做他的女人。玄武門之變後,她被軟禁宮中五十年,雖有錦衣玉食,卻不是她的所愛,平生節儉的她從來都不愛華服、不喜胭脂水粉,獨愛讀書。而宮中多有禁忌,行動多有限制。676年,78歲的鄭觀音在長樂門内去世。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結束了,我們下期再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