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世民“收了”弟媳杨氏,可是为什么偏偏“忽略”嫂子郑观音?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有风平浪静,也有波涛汹涌,让小编来带你走进历史,了解历史。

公元626年7月2日,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和李元吉当场被杀,李建成和李元吉共10个儿子也全部遇害。李元吉的巢王妃杨氏,被李世民纳入宫中生活的很好,还给李世民生了一个儿子叫李明。但是李建成的太子妃郑观音,却被李世民“忽略”了,据历史记载,太子妃郑观音余生“终日悼念亡夫、抚育幼孤”。

李世民“收了”弟媳杨氏,可是为什么偏偏“忽略”嫂子郑观音?

关于“玄武门之变”的功过,我们就不说了,因为成王败寇,李世民胜利了,并且开创了大唐盛世,确实称得上是雄才大略。李世民为什么会娶杨氏为妻呢?首先杨氏确实漂亮,长的“玉貌雪肤,眉目如画”,最重要的是杨氏背后是非常有势力的。杨氏出身弘农杨氏,是隋观王杨雄的侄孙女,同时也是唐初宰相杨恭仁、杨师道的侄女。娶了她就等于和当时的弘农杨氏联姻,对于稳定唐初的政局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李世民纳杨氏入宫,手下谋士都是支持的。

李世民“收了”弟媳杨氏,可是为什么偏偏“忽略”嫂子郑观音?

另外李世民此举,也有意消除玄武门政变带来的恶劣影响,娶纳自己的弟媳妇杨氏,也是为了向世人表达他对敌人的宽容,能够向敌人施予巨大的“恩惠”。不过李世民既然能“收了”弟媳妇杨氏,那么,为什么偏偏“忽略”嫂子、李建成的“太子妃”郑观音呢?是不是她不好看?能被李建成娶为太子妃,怎么可能长得丑?

李世民“收了”弟媳杨氏,可是为什么偏偏“忽略”嫂子郑观音?

墓志记载:“淑韵娉婷,明月皎星河之夕;韶姿婉娩,和风泛桃李之蹊。”而且她当时27岁,比李世民还小!郑观音的背后,同样站着一个望族——荥阳郑氏家族!郑氏是士族,不同于胡化的关陇门阀,他们是接受不了自己的族女改嫁侍多夫的,而李世民后宫佳丽三千,何必自寻烦恼呢,也就没有强人所难!

李世民“收了”弟媳杨氏,可是为什么偏偏“忽略”嫂子郑观音?

郑观音的“太子妃”身份也决定了其特殊性。如果没有李世民的政变,郑观音就是未来的皇后,母仪天下,李世民若强纳过来要放在什么位置?把她确立为皇后李世民肯定不愿意,再说了,当时李世民还有长孙皇后。玄武门政变之后,李世民杀光了李建成的儿子,其中就有郑观音的孩子,她怎么会不恨李世民?为了避免麻烦,李世民干脆不娶她。

李世民“收了”弟媳杨氏,可是为什么偏偏“忽略”嫂子郑观音?

郑观音的墓志记载:“罕御芳铅,独钟情於礼训。”说明郑观音是一个端庄大气、恪守礼教之人,李世民杀了她的丈夫、她的儿子,她没有办法报仇,但也绝不会做他的女人。玄武门之变后,她被软禁宫中五十年,虽有锦衣玉食,却不是她的所爱,平生节俭的她从来都不爱华服、不喜胭脂水粉,独爱读书。而宫中多有禁忌,行动多有限制。676年,78岁的郑观音在长乐门内去世。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我们下期再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