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曾指揮6個集團軍抗日的“常勝将軍”從海外歸來,毛主席還多次宴請

曆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将來的回聲,是将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曾指揮6個集團軍抗日的“常勝将軍”從海外歸來,毛主席還多次宴請

要論蔣介石的軍事集團裡最能打的進階将領,非衛立煌莫屬。

蔣介石手下有五人擔任過戰區司令以上高職,分别是衛立煌、陳誠、顧祝同、劉峙、蔣鼎文,他都是國軍陸軍二級上将軍銜,是以被稱為“五虎上将”。

日軍華北最高司令香月清司領教過衛立煌厲害,敬稱其為“虎将”。

遠征軍總司令史迪威在回憶錄中則稱中國遠征軍司令衛立煌為“國民黨軍隊中最能幹的将領”。

美國出版的《中國人名大辭典》幹脆稱衛立煌為“常勝将軍”。

曾指揮6個集團軍抗日的“常勝将軍”從海外歸來,毛主席還多次宴請

衛立煌出生于1897年,安徽省合肥縣東郊衛楊村人,15歲投軍,加入到了柏文蔚革命軍中。

1912年7月12日,江西李烈鈞在湖口宣布獨立,率先舉起反袁大旗。

五日之後,安徽獨立,柏文蔚任安徽讨袁總司令,衛立煌參加了堅守和縣的戰鬥。

戰鬥失敗後,衛立煌先投入湘軍,後又轉投粵軍。

1917年7月,孫中山成立了軍政府,自任為軍政府大元帥,發起了護法運動,衛立煌進入了大元帥府任警衛。

1918年,大元帥府解散,孫中山先生離開廣州去上海,衛立煌被調到許崇智部下當排長,在粵軍與福建地方軍閥混戰中屢建戰功,由排長升連長,再由連長升營長。

被提為營長時,他才二十二歲,衆人皆稱其為“小營長”。

曾指揮6個集團軍抗日的“常勝将軍”從海外歸來,毛主席還多次宴請

衛立煌的嫡孫衛智在前些年接受記者通路時說:“當年祖父隻有22歲,擔心年齡小被人輕視,他特地蓄起一撮胡須以示‘老成’,還有‘'衛胡子’的綽号。這撇胡子最終伴他30多年,直到1949年為躲開國民黨特務耳目,從南京逃到香港時才剃掉。”

1921年10月,孫中山電令在閩粵軍回粵讨陳炯明,衛立煌再建奇功,被擢升為團長。

第一次東征勝利後,衛立煌參加了孫中山夫婦重登永牢艦與讨陳有功人員合影的盛典,還獲孫中山贈簽有“衛立煌同志,孫文贈”的八字照片。

1925年9月,衛立煌參加了讨伐陳炯明的第二次東征,率先攻下号稱“南中國第一天險”的惠州城。

當然,最讓衛立煌大出風頭的還是北伐戰争。

1926年下半年,衛立煌率部連克孫傳芳手下的周蔭人,并在松口之戰一舉破敵兩萬餘人,名聲大噪,升為十四師師長。

這還不算,1927年2月,衛立煌勝利攻占了鎮江,兼任鎮江警備司令。

曾指揮6個集團軍抗日的“常勝将軍”從海外歸來,毛主席還多次宴請

孫傳芳與張宗昌聯手強渡長江,占領龍潭車站,妄圖切斷滬甯線,向南京包圍反撲時,衛立煌率部馳援,他親冒炮火,晝夜奮戰,不但奪回龍潭車站,還打得孫傳芳、張宗昌狼狽北遁,使南京轉危為安。

衛立煌的敢戰之名是以傳遍大江南北,世人皆知。

南京政府特賜上繡“黨國幹城”四個大字的錦旗予以表彰。

該年年底,衛立煌率部進駐徐州,兼徐州戒嚴司令,不久又調任南京衛戍副司令。

1930年的中原大戰中,石友三突然倒戈,威逼南京。

當時,蔣介石的精銳部隊已經相繼北上,南京空虛,蔣介石急得直跳腳,急調正在陸軍大學第一期特别訓練班帶職學習的衛立煌前來組織軍隊,保衛南京。

衛立煌在合肥招兵買馬,招兩個團,一舉擊敗了石友三,解除南京之圍。

衛立煌兩次化解南京險情,讓老蔣大為滿意。

曾指揮6個集團軍抗日的“常勝将軍”從海外歸來,毛主席還多次宴請

而讓老蔣更加滿意的是,在平滅由李濟深、陳銘樞、蔣光鼐、蔡廷锴等人成立的抗日反蔣政權中,衛立煌任第五路軍總指揮,由江西的撫州經閩西北,沿閩江順流而下,包圍并收編了十九路軍。

老蔣欣喜之餘,先任其為東路軍總指揮,之後改任駐閩預備隊總指揮,兼駐閩第十綏靖區司令官。

不過,衛立煌雖被美國人稱為“常勝将軍”,但敗績還是有的。

比如1931年初,他參加了對我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第三次反革命“圍剿”,被我英勇紅軍擊敗,倉皇退到吉安困守待命。

又比如1932年5月,他被任命為中路第六縱隊指揮官向我鄂豫皖蘇區進行“圍剿”,結果被紅軍包圍于黃安之馮壽地區,最後,倚仗武器精良的特務連拼死抵抗,才幸免于被活捉。

1937年,抗日戰争全面爆發,日軍向中國駐軍第三十八師攻擊,占領了大沽一帶。随後,日本關東軍策應行動,源源不斷地向天津增派坦克部隊,使平津地區的日軍數量達到十餘萬人,北平危在旦夕。

衛立煌請纓北上,他率第十四軍北平西面的下馬嶺、千君台,以及在離豐台三十八公裡處與日軍展開激烈的戰鬥。

日軍華北最高司令香月清司初戰衛立煌,便覺吃力,不得不繼續增調兵力,指令他的第二十師團對衛立煌衛部實施包抄。

衛立煌陷入重圍後,毫不慌亂,令各部利用山形地勢與日軍巧妙周旋,最後全部沖出包圍圈,到達指定的會合地點。

曾指揮6個集團軍抗日的“常勝将軍”從海外歸來,毛主席還多次宴請

接下來,衛立煌衛準備參加保定和石家莊會戰。

但保定正面的總指揮劉峙竟然不戰而逃,引發全線潰退,保定、石家莊相繼失守。

也在這個時候,進攻山西的日軍突破了晉西北防線,猛攻忻口。

衛立煌于是率部馳援山西。

在太原,衛立煌與閻錫山、周總理和朱老總相會,他向周總理和朱老總熱烈祝賀了八路軍取得的平型關大捷,并用電話通知在西安的辦事處負責人吳海德,購置上萬元的慰問品送給八路軍。後來又贈送八路軍子彈100萬發,手榴彈25萬顆。

十月上旬,南京軍委會發表衛立煌為第二戰區前敵總指揮,統轄晉北全部中央軍和晉綏軍,包括八路軍,在忻口阻住日軍進攻。

忻口戰役在該年10月13日打響。

日軍三個師團和特種部隊在飛機、戰車和重炮的掩護下,向忻口發起了瘋狂猛攻。

衛立煌集結了 6個集團軍,共31個師、13個旅,約28萬多人,奮勇抵抗。

戰鬥異常慘烈,第九軍軍長郝夢齡、第五十四師師長劉家麒、獨五旅長鄭廷祯均在激戰中殉國,官兵傷亡達數千人。

曾指揮6個集團軍抗日的“常勝将軍”從海外歸來,毛主席還多次宴請

戰至31日,日軍始終未能突破衛部防線。

時任八路軍政治部主任的任弼時評價說;“忻口戰争是華北抗戰中最激烈的戰争”。“衛立煌将軍指揮下的全線部隊,雖遭受了重大傷亡,毫未動搖,許多忠勇将士的英勇奮鬥,是值得每個同胞永遠紀念的。”

可惜的是,就在衛立煌準備從左翼向闆垣師團發動攻勢的同時,從東面進攻太原的日軍已突破娘子關,長驅直入,奔向太原。

衛立煌隻好指揮部隊退出忻口陣地,向太原靠攏。

日軍攻勢太猛,速度太快,衛立煌尚未在太原構置防線,敵第五師團已經攻至太原,太原随即失守。

衛立煌隻好率部至介休、孝義一帶築工堅守,與敵對峙。

1938年2月中旬,衛立煌被任命為第二戰區司令長官兼前敵總指揮,指揮山西境内的全部中央軍。

日軍方面,香月清司集中了第一O八、第二十,第一O九,第十四,第十六師團,共約十萬人,由太原南下,企圖一舉攻下山西南部。

衛立煌與閻錫山,朱總司令研究确定,在臨汾北面的韓信嶺對敵人進行阻擊。

曾指揮6個集團軍抗日的“常勝将軍”從海外歸來,毛主席還多次宴請

在韓信嶺之戰中,衛立煌揮軍與日軍展開血肉橫飛的惡戰,寸土不讓。

可以說,從1937年到1941年,這段時間是衛立煌為将以來最鼎盛的時期,他與八路軍密切合作,在黃河北岸聯合阻擊日軍,使日軍整整4年未能跨越黃河天塹。

1941年,衛立煌還在收複中條山戰役中重創了日軍;随後又在鄭州收複戰中擊敗岡村甯次,勝利收複鄭州。

但是,老蔣覺察到衛立煌和八路軍走得太近,認為他“懷有異心”,于1941年夏革去了他的陸軍上将銜,年底,又用明升暗降的手法,免去了其第一戰區司令長官本兼各職,調任西安西北行營辦公廳主任。

衛立煌的嫡孫衛智說:“祖父和朱德總司令、彭德懷副總司令有過多次交往,結下了很深的友誼。1938年4月,祖父去西安開會,中途通路了延安,并拜會了毛主席。他是第一個到達延安通路的國民黨進階将領。當時延安組織了相當長的隊伍夾道歡迎,沿途還張貼着‘歡迎衛總司令到延安’等智語。毛主席親自接待,數次面談。他對我祖父十分親切友好,特批了50多元錢,請我祖父吃飯。”

曾指揮6個集團軍抗日的“常勝将軍”從海外歸來,毛主席還多次宴請

衛智還說,延安之行讓祖父的思想發生了重大轉變,“祖父在這裡感受到一種不同于外界的清新氣氛,這裡的人盡管貧窮,但是很有朝氣、有組織、很清廉,和國統區的奢華、腐敗形成了明顯的對比。後來祖父在洛陽期間,從1939年至1941年的3年中,與毛主席往來電報60多封,一起探讨抗戰與革命的理論和戰略,通過與毛主席的交流,祖父對共産黨有了更深的了解”。

太平洋戰争爆發後,中國成立了遠征軍,衛立煌後來接替了陳誠的遠征軍司令官一職,取得了包含強渡怒江戰役在内的緬北滇西反攻戰役等一系列戰役的勝利,擊潰滇西和中緬邊境日軍,打通滇緬公路,保住了抗日生命線。

曾指揮6個集團軍抗日的“常勝将軍”從海外歸來,毛主席還多次宴請

美國的《時代》雜志就在這個時候刊登了衛立煌的照片,并稱之為“常勝将軍”。

1948年1月,蔣介石指令派衛立煌為東北行轅副主任兼東北總司令。

衛立煌到了沈陽後,把部隊集中在沈陽附近不動,拒絕聽蔣介石的排程。

解放軍解放了東北全境後,蔣介石大光其火,大聲訓斥從沈陽乘坐飛機回來的衛立煌,于11月26日釋出指令:“東北總司令衛立煌,遲疑不決,坐失戎機,緻失重鎮,着即撤職查辦。”

衛立煌默不作聲,不久,遠走香港,在香港暫居了下來。

1949年10月,大陸上傳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喜訊,衛立煌漫卷詩書喜欲狂。

他于10月3日親筆拟就緻毛主席并朱總司令、周總理的賀電,向毛主席“敬電馳賀”,請向朱總司令、周總理“代申賀忱”。

毛主席收到電報後也很高興。在百忙中給衛立煌回了電報。

1955年3月,衛立煌拒絕了國民黨讓他去台灣的安排,毅然從香港回到北京。

衛立煌是第一個從海外歸來的官職最高的國民黨進階将領,朱老總喜出望外,派專人把他接到自己的住處,設宴為他接風洗塵,并邀請了彭德懷、葉劍英、聶榮臻、賀龍、陳毅等幾位元帥作陪。

衛立煌承認,自己一生中最風光、最具轟動效應的事,一是抗戰後期他指揮中國遠征軍收複失地疊見戰功,受到盟軍的高度贊賞,照片上了美國《時代》周刊封面;另一就是1955年他這一次令世界矚目的“歸來”。

毛主席在4月25日熱情接見了衛立煌,他緊緊地握住衛立煌的手,說:“時間過得真快啊,想不到我們又走到一起來了,人間正道是滄桑!”

這一句話,讓衛立煌感到無比溫暖。

毛主席還邀請衛立煌參與國家大事,包括議政議軍,視察通路等等。

衛立煌感激莫名,他說:“如是款待和信任,感愧之情,實難言喻。”

後來,衛立煌曆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第二、三屆常務委員,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三、四屆民革中央常務委員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等職。

此後,毛主席還多次宴請衛立煌。

衛立煌由衷感慨道:“共産黨的胸襟最讓我們佩服,是以能團結全國人士,其成就之大,氣魄之宏偉,誠為有史以來所未有。”

1960年1月17日,衛立煌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4歲,安葬于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