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完成年度目标,“跌落”的神龍汽車能否再“擡頭”?

完成年度目标,“跌落”的神龍汽車能否再“擡頭”?

在汽車市場較為嚴峻的關鍵時刻,“落後者”神龍汽車提前完成10萬輛年度挑戰目标。神龍汽車的銷量表現離不開其從産品、服務、營銷等多個層面集中發力,神龍汽車一直在加速回歸正軌,以實作更加出色的市場表現。

不難看出,銷量增幅明顯給了神龍汽車很大的信心,但神龍汽車在中國市場失速已經太久,此次完成銷量目标能否成為其開始複蘇的信号、這股動能可以持續多久,目前看來還未可知。

失速已久再無退路

據神龍汽車官方釋出資訊顯示,今年全年汽車的累計銷量為100567輛,同比增長100%,其中,東風雪鐵龍的累計銷量為49511輛,同比增長137%;東風标緻的累計銷量為51056輛,同比增長74%。其實早在今年第一季度,神龍汽車就開始了緩慢爬升。公開資料顯示,1-3月神龍汽車累計銷量為1.67萬輛,同比增長175%,第一季度銷量目标完成率達110%。甚至有業内輿論認為這就是神龍開始複蘇的信号,畢竟神龍汽車在中國市場失速已經太久了,久到已開始逐漸淡忘它曾經的高光時刻。

如果将時間退回到2015年,彼時的神龍汽車用意氣風發來形容并不為過。當時神龍汽車在成都建立了第四工廠,準備繼續提升産能、擴大企業規模。建成之後,神龍汽車四個工廠總産能将超過80萬輛。對于當時年銷量超過70萬輛的神龍來說,80萬輛的産能幾乎觸手可及。

但沒想到一年之後神龍汽車銷量便跌破60萬輛,此後一路下滑,2017年跌至37.7萬輛,同比下滑15.2%;2018年神龍汽車銷量下跌到25.3萬輛,并關閉閑置工廠以降低營運成本;2019年銷量直接跳水至11.36萬輛 。據悉,神龍汽車2019年的全年銷量目标為23.5萬輛,通過計算可知,目标完成率還不足50%。 同年神龍汽車裁員近2000人;到了2020年,神龍汽車銷量僅剩5萬輛,同比下滑55.74%。

由于銷量下滑慘重,神龍汽車已成為邊緣化的存在,甚至一度傳出“神龍汽車将要退市”的傳聞,直到2019年12月PSA集團與東風集團續簽合作協定,神龍公司的協定被延至2037年,退市傳言才被打破。但神龍汽車也深知自己的處境,神龍汽車公司總經理陳彬甚至直言:“神龍公司經曆了斷崖式下跌,我們不能再投機,不能走機會主義,要紮紮實實地把工作做好。”

2020年9月4日,神龍汽車一名員工在朋友圈釋出資訊,向剛剛到任神龍汽車總經理崗位僅僅2天的陳彬發起挑戰:“2021年5月18日,神龍汽車整體銷量如有8%的增長,我将從十堰跑到武漢,完成一場518公裡超長馬拉松!”面對員工發起的挑戰,陳彬第一時間給予了回應:“8%的目标定得太低了,2021年神龍的銷量目标一定會遠高于這個目标。”在陳彬看來,神龍汽車已退無可退了,而釋出的一系列全新政策,并沒有給神龍汽車留退路,隻期能成為神龍汽車反彈的起點。

陳彬給予這樣的回複必須抱着極大的決心和破釜沉舟的勇氣,因為不止神龍汽車,整個法系車在華市場佔有率都在逐漸縮減。中汽協資料顯示,2021年前11個月法系乘用車市場佔有率僅為0.6%,客觀原因就是入華之後難以适應中國市場,水土不服嚴重。除此之外,還有全球市場凸顯退市導緻品牌力下滑、新能源領域的賽道重起、後合資時代的品牌碾壓等一系列發展問題,但神龍汽車最常被讨論的問題就是管理層中法雙方的沖突與沖突。

中方掌握話語權

汽車行業分析師賈新光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外資企業想要真正在中國落地生根,要先做到原料本土化、産品本土化、人才本土化。神龍汽車卻遲遲未能落實。隻有中國人才更了解中國人的喜好,但神龍汽車始終采用中方人才與法方高管共治的方式,雙方的決策要經由兩方申報、統一,最後再下達,本土人才無法完全發揮對中國的了解優勢,法方高管也始終焦慮迷茫産品為何不受市場歡迎。

面對如此局面,神龍汽車必須做出改變。2019年10月神龍汽車釋出“元”複興計劃,旨通過培元、固元、拓元三階段,以提振銷量。但“元”計劃并沒有給神龍汽車帶來預期的效果。為了扭轉困境,神龍汽車隻能着手開始進行人事變動,期望“換帥活血”。2020年5月,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張祖同将兼任神龍汽車董事長;同年9月陳彬出任神龍公司執行副總經理、黨委書記。

同年10月,東風雪鐵龍品牌部銷售分部進階總監毛創新接替任光,出任東風雪鐵龍總經理一職。也是在10月,神龍汽車公布了“元+計劃”和“五心守護行動”, 針對産品、營銷、服務、營運四大方面都進行了更新;2021年6月,羅明接替葛林德擔任神龍汽車有限公司東風标緻品牌部總經理、執委會成員。随着羅明的上任,神龍汽車全線成為中國上司人管轄,這不僅僅意味着話語權的東移,更是為了徹底改變“水土不服”做出的革新。

賈新光向記者表示:“羅明上任一事可以了解為法國人已經沒有信心了,要由中國人背水一戰。但是前幾年安鐵成的‘失敗’,說明神龍的員工并沒有破釜沉舟的勇氣,沒有犧牲的決心,在一塊越來越狹小、近乎彈盡糧絕的的陣地上,希望來一次勝利大反攻,可能性會有多大?”

正如賈新光所言,雖然神龍汽車已完成了話語權“向東移”,也拿出了全面改革的決心,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想要徹底實作“龍擡頭”回到主流市場甚至重回輝煌歲月,仍有一段路要走。陳彬表示:“‘10萬輛’是神龍汽車的一個門檻,今年打赢了這場生死戰,就相當于沖出了‘泸定橋’。”他也直言,神龍複興之路任重而道遠。

責任編輯:李延安 主編:于建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