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秦國能統一六國,又迅速滅亡原因是什麼?制下無政,政上無制!

導語:秦國能統一六國,又迅速滅亡的原因是什麼?制下無政和政上無制有何差別,皆會導緻朝代崩潰,看秦國滅亡原因便知

在中國曆史的發展當中,政治一直都是人們比較關注的一個方面,但是曆史發展當中,政治其實也可以說是指一個國家的發展政策,政策的實施關系到一個國家發展的根本,因為隻有對應整個曆史社會發展的政策,隻有适合一個國家發展的政策,這個國家的發展才能夠被規劃在一個明确的架構之下。

秦國能統一六國,又迅速滅亡原因是什麼?制下無政,政上無制!

如果沒有明确的政策,那麼人們下一步的發展程序就沒有辦法得知,一個國家也就失去了章法,那麼,在這樣的狀态之下,這樣的一個國家是很難崛起的。是以說,政策的變化其實左右着一個國家發展的根本,政策的好壞也關系到這個國家發展的強弱。是以,很大程度上來講,整個國家的發展,或者說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較量,歸根到底都是政策的較量。

在所有的經濟方面,軍事方面,行政方面等等的發展都是政策所衍生出來的,沒有一個好的政策,各個方面的發展不可能均衡,各個方面發展所得到的支援,也不可能相對完美。是以說,在一個曆史時代的發展程序當中,政策是不得不去規劃的一個重中之重。但是,政策的發展又受一個因素的制約,這個制約就是社會的制度,準确的來講就是社會的性質。

秦國能統一六國,又迅速滅亡原因是什麼?制下無政,政上無制!

我們都知道中國的曆史社會性質,曾經發生過許多次的改變,在中國古代曆史社會當中,社會性質曾經從以血緣關系為主的原始部落,所結成的原始社會,過渡到了在分封制為主的奴隸制社會,最終在秦國一統中原之後,變成了中央集權制為主的封建社會。

政策與制度是相輔相成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曆史社會的發展,制度與政策是相輔相成的,在原始社會發展的程序當中,血親關系是主導整個曆史社會發展的一種主流,由血緣關系所組成的那種原始部落聯盟是主導整個時代發展的中堅力量,他們以血緣關系為主導,以血緣關系所組成的宗族為權力網,在這樣的程序當中進行着一代又一代的輪回更替。

到了奴隸制社會的時候,分封制又成為了一個國家發展的根本,分封制之下有着明确的等級劃分,從天子到諸侯,再到諸侯到士大夫到奴隸,各階層的分工十分的明确,天子就是天下共主,諸侯是天子之下的國君,當時的中國社會,可以看作是一個天子多個國王,可以說是三級所有層層分權,最終将整個國家的體系打造成了金字塔的模樣。

秦國能統一六國,又迅速滅亡原因是什麼?制下無政,政上無制!

奴隸的數量最多,地位最低,天子則是站在金字塔頂端的權力所有者。而到了封建社會的時候,中央集權制又成為了主導整個社會的政,在中央集權的統治之下,皇帝是一個國家萬人之上的至尊,他負責統馭萬民,在皇帝之下,有着各種各樣的機構,分管這整個國家不同的事物。

所在這樣的曆史發展程序當中,一個制度的确立,決定一個社會性質的确立,讓一個國家有着根本的發展政策,是以政策和制度在曆史的發展當中一直都是相輔相成的。那麼就會有人問,如果制度和政策之間缺少了默契,怎麼樣呢?當一個社會性質進行變遷之後卻沒有承接它的基本政策,那麼這個曆史王朝又會變成什麼樣子呢?我們今天通過秦國的強盛和滅亡來說明一下這個問題。

秦國能統一六國,又迅速滅亡原因是什麼?制下無政,政上無制!

秦朝是分封制度的終結者,又是中央集權制的創立者

秦國是中國古代曆史發展當中的風雲王朝,是春秋戰國時代的終結者,是分封制度的終結者,同時又是中央集權制的建立者,是封建社會的建立者。是以,這個王朝雖然是一個短命的王朝,但是在中國古代曆史的發展當中占據着重要的地位,這個曆史王朝的發展,這個曆史王朝所做出來的決策,對整個中原文明的發展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響的。

秦國之是以能夠強大起來,它所依靠的正是先進的制度

,在絕大多數諸侯國都處在周控制之下的時候,秦國就已經從那個怪圈當中跳脫了出來,這裡值得注意的是,我所說的處在周的控制之下并不是指的權力方面,因為其實進入了戰國時代之後,周天子已經成為了一個徹頭徹尾的擺設,他已經沒有任何的實際權力可言,對于諸侯國的實際控制權已經所剩無幾。

是以,他對于諸侯國不存在權力上的控制,但是這不代表着周對于諸侯國就沒有制度上的把控,其實與其說這是把控,不如說這是日積月累所遺留下來的影響。周朝雖然在當時的時候已經沒落到了極緻,但是他卻是當時整個天下唯一曾經統一過中原地區的正統王朝,并且這個王朝曾經創造過一個輝煌的時代,曾經開創過分封制。

秦國能統一六國,又迅速滅亡原因是什麼?制下無政,政上無制!

除了秦國之外,各大諸侯國的制度都受周朝影響

而各大諸侯國雖然在權力上面已經擺脫了周的控制,或者說他們在自己諸侯國之内的決策不再受周天子的影響,但是他們畢竟都是出自于周的諸侯國,他們最初的成立都是仰仗着周天子的威望,他們手中的權力也都來自于周天子的分封,是以在最開始的時候他們也隻是周朝的附庸。

是以在制度上面他們也必須匍匐在周天子之下,這些諸侯國國内的制度都是西周的縮影,哪怕是其他的國家,并沒有楚國的分治那麼明顯,但是也或多或少的都受到過西周的影響,比如說燕國的王道。燕國在整個曆史發展階段從來沒有改變過政治制度,王道是西周建立之初統治各大諸侯國的一個利器,而燕國又是西周所分封的正統諸侯國,是以王道在燕國紮根極深。

除了燕國之外,其實齊國的吏治也是西周王道的一種演變,是以說,這些國家雖然在權力上面跳脫了出去,可是在制度上面卻依舊是周朝的附庸。而在這樣的曆史階段,哪一個國家能夠首先跳脫出這種怪圈,能夠衍生出自己的政治制度,哪一個國家就能夠成為最終的勝利者,毫無疑問這個國家就是秦國。

秦國能統一六國,又迅速滅亡原因是什麼?制下無政,政上無制!

秦國跳出周朝統治的怪圈,走上法治道路

秦國首先跳脫出了周朝統治的怪圈,這或許與它本身國内的曆史底蘊也是有關聯的,畢竟秦國雖然是周朝正統分封的諸侯國,但它卻是東周的開國諸侯,比起曾經的晉國,燕國這些國家晚了整整一個時代,是以它受到的周朝的影響也是比較小的。

但是無論如何,當那些國家在制度上依舊進行着西周的承接的時候,秦國已經走上了法治的道路,已經給予了它的人民一種新的選擇,是以最終靠着制度的優越性滅亡了山東六國,統一整個中原地區,将整個中原地區的文明從奴隸制社會拉向了封建社會。那麼也有人會問,秦國的制度這麼先進,這麼具有優越性,可不還是滅亡了嗎,而且這個國家不僅滅亡了,還滅亡的如此之快,僅僅經曆了十幾年的時間一個大的帝國就轟然倒塌,這樣的國家能說它的制度先進嗎?

秦國能統一六國,又迅速滅亡原因是什麼?制下無政,政上無制!

六國滅亡的原因之一是政上無制

首先,我們可以确信的是,秦國制度的先進性是毋庸置疑的。那麼,秦國為什麼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内就滅亡了?這就要提到我們上述所說到的政與制的結合了,秦國之是以能夠滅亡山東六國,那是因為山東六國在政策之上沒有制度的統禦,缺少制度的先進性和優越性,是以最終被具有先進制度的秦國所消滅,也就是我們上述所說到的政上無制。

而秦國最終之是以滅亡,那是因為它在先進的制度之下卻沒有政策的承接,也就是我們所說到的制下無政。

秦國滅亡的原因是制下無政

那麼,什麼叫做制下無政呢?其實想要了解這個概念是非常簡單的,我們來看一下秦國的發展曆程大家就明白了。秦國走上法治道路說起來非常簡單,就是經過了一個商鞅變法,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卻是非常困難的。

秦國能統一六國,又迅速滅亡原因是什麼?制下無政,政上無制!

商鞅變法異常艱難,秦國曆經六代,才真正将政策推廣

首先,商鞅變法之前遭到了很大的阻礙,秦國國内的各個大貴族和有分量的大臣都不同意進行改革,人總是有一種守舊的觀念,在一種固有的政治狀态面前不願進行改變,尤其是對于2000多年之前的古人,他們更是不願意去改善祖宗所留下來的制度和規則,因為在他們看來,一個國家能夠在祖先訂立的規矩下面繁衍生息那麼多年,那就說明祖宗所訂立的規則一定有它的先進性存在,是以,他們不願意改善。

但他們并沒有想過,時代在變遷,曆史在發展,一種古老的制度很有可能不适合新的時代,面對着這種情況,商鞅和秦孝公做了很大程度上的努力,商鞅更是屢次舌戰群儒,最終才敲定了秦國變法的具體措施。後來秦孝公死後商鞅失去了支撐被五馬分屍,結果可謂是異常的慘烈。

之後,秦國在秦昭襄王時期又發生了内亂,在秦王嬴政時期也發生過混亂,是以,秦國在整個法治階段的發展道路上是非常的困難的,也就是說它經曆了從秦孝公到秦王嬴政六代的努力,才将這種政策推廣到了整個秦國國内,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時候的秦國,他還隻是一個小的諸侯國還沒有成為一個王朝。

秦國能統一六國,又迅速滅亡原因是什麼?制下無政,政上無制!

秦國統一六國後,并沒有改變之前的政策

而當秦國消滅了山東六國之後,它并沒有改變國内的這種政策,依舊用之前的那種強硬的手段對待它的人民,可是在其統一六國之後,社會已經發生了改變,整個中原地區的制度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其國内的政策卻依舊沒有真正的改變,雖然中央集權已經逐漸地在确立,可是實際上相對于秦國還是諸侯國時期并沒有多大程度上的變化。

大家試想一下,秦确立法治作為一個小的諸侯國都要經曆六代,才能夠接受一個政策,在秦國成為一個王朝之後,卻沒有把這個政策進行改變就想讓整個天下的臣民民在極短的時間内就接受,這是可能做到的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是以,秦國并沒有在一個新的制度之下找到一個适合王朝發展的政策,也就是我們上述所說的制下無政。

秦國失敗的原因是改變了制度,并沒有相應的政策來适應

一個新的曆史制度一定要伴随着新的政策,沒有政策的發展,這個制度也就失去了支撐,一個國家也就很容易走上彎路,最終導緻這個國家的努力前功盡棄。是以說,秦國滅亡的根本因素就是因為它在改變了制度的時候沒有改變政策,最終導緻了秦國整個國内民不聊生,導緻了陳勝吳廣的起義,導緻了最終劉邦項羽的反抗,讓這個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經曆了十幾年的實踐就轟然倒塌。

秦國能統一六國,又迅速滅亡原因是什麼?制下無政,政上無制!

綜述

筆者認為,

秦國的發展給予了我們很大的啟示,至少它讓我們明白了,制度和政策之間的差別,同時也讓我們知曉了制度和政策之間的關系,也讓後世的人們明白,要在制度之下尋找一個合适的政策,同時,政策的發展也要适合制度的變遷,這其實是大秦王朝給予我們最深刻的影響,也是為什麼大秦王朝在中國曆史上占據重要地位的原因。

秦國作為中國封建曆史的正統起源,作為整個中原地區文化發展的奠定者,正是這個王朝讓中國曆史的發展走向了正确的道路,正是這個王朝讓後代的曆史發展有了明确的架構,讓後帶的人們能夠選擇合理的政策進行國家的發展。

秦朝雖然是一個短命的王朝,盡管在它統治的曆史時間段内,沒有尋找到一個正确的方式進行統治,但是它的影響卻依舊是不可估量的,在中國古代曆史社會的發展當中,沒有任何一個朝代能夠比拟秦朝,更沒有任何的一個王朝能夠像秦朝一樣給予後代人那麼多的啟示和警醒。是以,雖然這個王朝存在的時間并不長久,但是它卻是一個人們不能忘記,也不應該忘記的王朝。

參考文獻:《過秦論》、《左傳》、《史記》、《資治通鑒》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