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聯考在即,萬曆狀元趙秉忠殿試狀元卷究竟寫有什麼,才能成為第一

每年的6月7号和8号,是全國統一聯考的時間。當學生考試結束後,各省的狀元便會出現,并引起大家的關注。在青州博物館中,有一幅珍貴的殿試狀元卷,萬曆朝狀元趙秉忠究竟在上面寫了什麼,才能得到第一名呢?今天,小編便給大家揭秘一下:

聯考在即,萬曆狀元趙秉忠殿試狀元卷究竟寫有什麼,才能成為第一

(本文所有圖檔,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号作者删除。圖檔與内容無關,請勿對号入座)

在封建社會時期,科舉考試是朝廷選拔人才的主要途徑,也是平民百姓步入官場的唯一捷徑。在科舉考試中,以列第一者為“元”,鄉試第一稱“解元”,會試第一稱“會元”,殿試第一稱“狀元”。我國的科舉史上,出現很多舉人和進士,而這個龐大的人群中,狀元卻隻能用鳳毛麟角來形容。

聯考在即,萬曆狀元趙秉忠殿試狀元卷究竟寫有什麼,才能成為第一

1983年,青州文物管理所長準備去鄭母村進行考察。抵達鄭母村後,所長覺得村子沒有文化氛圍,完全找不到文物。在中午休息時,一位農民走了過來,他告訴所長村西頭農戶家中收藏了一張“狀元卷”。所長得知消息後,立即來了精神,直接去到農戶家中。一開始,農戶并不想将其拿出,經過不斷地勸說,所長才将狀元卷帶回研究所。

這張狀元卷的内容是用小楷書寫,大約有兩千四百字,在正上方,我們還可以看到萬曆皇帝的批文,而試卷的主人是趙秉忠。所長為鑒定狀元卷的真假,他決定帶着它去找北京的文物專家。

聯考在即,萬曆狀元趙秉忠殿試狀元卷究竟寫有什麼,才能成為第一

北京的文物專家看到“狀元卷”後,他們也無法判斷真假。迄今為止,他們也沒發現狀元卷的真品,無法進行對比。但他們可以确定的是,狀元卷所用的紙确實是明朝留下的東西。

經過一番商議後,專家們決定開辟一條新的鑒定道路,狀元卷上有萬曆皇帝的批文:第一甲第一文。他們可以通過比對萬曆皇帝和趙秉忠的筆迹。在明朝的檔案中,不僅可以發現萬曆親筆的聖旨,還可以找到趙秉忠的奏折。最終,他們确定狀元卷為絕對是真品。

聯考在即,萬曆狀元趙秉忠殿試狀元卷究竟寫有什麼,才能成為第一

在聯考的過程中,學霸總能解答一道又一道難題。那麼,趙秉忠究竟在試卷上寫了什麼,他才能中狀元呢?

狀元卷的題目是:問帝王之政與帝王之心。簡單地說是,帝王執政時,需要在什麼地方多費心思。小編為友善大家閱讀,将部分文言文通俗地翻譯過來,大家想看具體内容可以檢視圖檔。

臣對:“臣聞帝王之臨馭宇内也,必有經理之實際政……有以臻郅之理。”這句話的意思是,我聽說皇帝想統禦天下,必定要幹實事,行實政,這樣才能讓百姓們臣服,帝王要以身作則,這樣才起到很好的模範帶頭作用。

聯考在即,萬曆狀元趙秉忠殿試狀元卷究竟寫有什麼,才能成為第一

實政陳,則臣下有所禀受,黎氓有所法程……而治本固。這句話的意思是,政策落到實處,法律訂立得嚴密,百姓才有所遵守,臣僚才不會越規,即使天子不出朝堂,政令也會得到積極的貫徹,德政也會遍布天下。

恭惟皇帝陛下,毓聰明睿智之資……固可以六五帝、四三王、陋漢以下矣。這句話的意思是,皇帝陛下您太厲害了,不僅聰明,而且聖德,什麼三皇五帝,都沒有我朝的萬曆皇帝賢明。

在我國古代,大臣的職責是幫助皇帝排憂解難,在必要時期會提出相應的建議,有時候皇帝做的不對,大臣也要将其指出。根據曆史資料記載,海瑞是非常正直的一位大臣,但他卻一根筋,竟當着衆人的面,直接指出嘉靖的錯誤。進而得罪了皇帝,被關進監獄。

聯考在即,萬曆狀元趙秉忠殿試狀元卷究竟寫有什麼,才能成為第一

趙秉忠當上狀元的原因非常簡單,一方面,他本身才華橫溢,另一方面,趙秉忠懂得拿捏尺度,在字裡行間充滿對皇帝的阿谀,并且奉承之詞用的非常巧妙。正因如此,他才被選為狀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