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身為春秋五霸之一,卻也曾犯下兩次大錯,差點毀了自己的江山

他為了躲避國内的追殺,一次又一次的踏上了流亡之旅。

這趟艱辛而又傳奇的旅程,将是他生命中痛苦的記憶。

但也是以,曆練出了一位高瞻遠矚的大國領袖。

在外流亡了,這麼多年,能回歸家鄉,又能登上王位的,還能成為,春秋霸主之一,這個人就是重耳。

在春秋弱肉強食的時期,重耳能變身成為晉文公,就說明了這個人的骨子裡,就是有偉大韬略的人。?

他身為春秋五霸之一,卻也曾犯下兩次大錯,差點毀了自己的江山

重耳十七歲時,就有了五個好基友,由于骊姬之亂,一起流亡到了翟國,開始了十九年的逃亡生涯。

在逃亡期間,他目睹過政荒和民困,是以,他立志一定要有一番作為。

同時,他經曆了各種艱難險阻,積累了豐富的治國治民的經驗。

最終,在他六十二歲時,終于榮登君主寶座。

在位期間,他勵精圖治,禮賢下士和愛民如子,成為了春秋最聖賢的君王,史稱“上古五霸”之一。

他身為春秋五霸之一,卻也曾犯下兩次大錯,差點毀了自己的江山

重耳也曾犯過兩次大錯,差點衆叛親離,還失去江山。

安于現狀

在逃亡的途中,他十分的喜愛在齊國娶的妻子,齊姜。

他逃亡了這麼久,好不容易享受到了安逸,覺得這樣也很好,希望以後就在這裡安心居住吧。

什麼仇恨都不想報了,王位什麼的,也不要了。

後來,因為齊桓公的死,齊國的勢力一下子就變弱了,那些原本很歸順的諸侯國,也一個個變得不聽話了。

重耳的舅舅,看透了這局勢,直到重耳沒有辦法依附齊國,就重新回去了。

但是重耳安于現狀的樣子,也被他舅舅看在眼裡。

沒有辦法的情況下,隻好和那些,跟随重耳一起逃亡的,心腹大臣們,一起商量對策。

好巧不巧的,重耳的小妾,就在那裡聽到他們的對策。

這個小妾對齊姜特别的忠心,就把這些聽到的東西,全都告訴給了姜氏。

姜氏怕她會再說出去,就把小妾給殺了。

姜氏也明白,如果他繼續待在齊國,也不會有什麼出息的。

于是在一天晚上,故意把他給灌醉了,還找了一輛馬車,把他和他舅舅,一起送出了齊國。

等到他醒來的時候,已經在别的地方了。

他特别的生氣,口不擇言的說,如果将來自己當了國君,就一定要把舅舅的肉煮來吃。

原因就是,舅舅的策劃,使得姜氏把他們,送出齊國。

而舅舅很聰明,回答他的問題也很機智說,如果他當不了國君,自己也不知道會死在哪裡呢?

如果他當上了國君,肯定是不屑吃自己的肉的。

這就是他的大錯之一,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這個随從可不是一般人,他是重耳的舅舅!

畢竟連自己的舅舅都敢下手,而且還是為了他好,他心腸實在是狠毒,不配大家跟随。

作為一代賢君,慢慢的也是意識到舅舅是為他好的,并沒有下毒手,而是與随從一同前行。

他身為春秋五霸之一,卻也曾犯下兩次大錯,差點毀了自己的江山

介子割肉

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他受盡了屈辱。

原來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們,大多都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

隻剩下少數忠心耿耿的人,而一直追随着他的,其中有一人叫介子推,就是介子。

有一次,他餓的暈了過去,介子為了救他,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了一塊肉。

用火烤熟了,就拿給他填飽肚子,這才有了後來的晉文公。?

他身為春秋五霸之一,卻也曾犯下兩次大錯,差點毀了自己的江山

忘恩負義

重耳執政後,對那些和他曾經,一起同甘共苦的臣子們,大加封賞,可唯獨就忘了介子!

有人在重耳面前,為介子叫屈,在他十七歲時,介子就一直跟着他了,為他立下漢馬之勞。

如今登上寶座後,卻把他給忘了,能不氣嗎?

重耳這時,才猛然的憶起舊事,心中特别慚愧,就馬上差人去請介子,上朝受賞封官。

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就是不來。

而重耳隻好親自去請,可結果,當他來到介子家時,隻見大門緊閉着。

介子不願見他,就背着老母親躲進了綿山。

晉文公便讓他的禦林軍上綿山搜尋,可一直沒有找到。

他身為春秋五霸之一,卻也曾犯下兩次大錯,差點毀了自己的江山

于是有人出了個馊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都點着火,然後留下一方。

大火燒起時,介子就會自己走出來的。

重耳就立刻下令舉火燒山,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熄滅後,終究還是不見介子出來。

結果上山一看,他們母子倆抱着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亡了。

重耳望着介子的屍體,哭了好一陣,然後久安葬他的遺體。

可想而知,如果他對介子置之不理,底下的民心肯定會渙散,到時江山也難保。

堂堂一國之君,忘了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說實在的,也說不過去呀。

可惜曆史是沒有如果的,古人終非聖賢,即使是晉文公也難免不會犯錯,也幸好知錯能改,才成為了春秋最聖賢的君王。

本期的曆史知識就講到這了,如果你有不同的看點,歡迎文章底部留言,我們下一期再見。

本文由作者曆史風聲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