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解放戰争中二野的三号人物,55年評為上将,為何後來銷聲匿迹了?

引言

當你在成功的時候是否因為遇到挫折而一蹶不振?亦或者在你本該享受無盡的榮耀與輝煌的時刻反而陷身囹圄,你又是否會在挫折中堅持下來,相信清者自清,有人會為你正名?

解放戰争中二野的三号人物,55年評為上将,為何後來銷聲匿迹了?

01

你是會選擇就此埋沒于這塵世,還是像當年的中原野戰軍參謀長李達一樣堅定自己的信念,正如那首詩說的一樣,“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李達将軍,1905年出生在陝西省眉縣一個貧困的家庭中,家裡人靠着借債供其讀了5年的私塾。

在1926年,他考入了西北軍第二軍官學院。此後的時間裡,他積極參與許多解放革命事業的活動。李達将軍其實對部隊有着很深的感情,甚至于他曾将結婚的日期定在了12月14日。

有人問他之是以這樣做的原因,他回答道:“14年前的12月14日,是我從舊軍隊軍人變為紅軍戰士的日子,是我新生的日子。”戰争結束新中國成立後,在1955年,憑借着在抗戰期間的出色表現,李達被中央授予了開國上将的軍銜,并且排名高居第二位。

解放戰争中二野的三号人物,55年評為上将,為何後來銷聲匿迹了?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原為中原野戰軍。它成立之初是在抗日戰争時期,是為了消滅日本侵略者及漢奸走狗,制止内戰危機而成立的一種“超地方性的正規兵團”。

除了在解放戰争上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第二野戰軍在解放戰争後還參與了大量的剿滅土匪的工作,可以說,他們一直都在為國家和人民的安全做着貢獻。作為如此優秀的軍隊的首領,李達自然而然地被中央委以重任,擔任了國防部副部長兼訓練總監部副部長。

然而好景不長,幾年之後,李達将軍卻被撤去了職務,調離了部隊。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其實這與當時的我國與蘇聯的關系發展以及曆史背景有着密切聯系。

解放戰争中二野的三号人物,55年評為上将,為何後來銷聲匿迹了?

02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發展社會主義道路,積極推動新中國的建設發展,我們與蘇聯多有往來,憑借這個關系,我們積極學習了馬克思主義思想,并為此後我國的發展指引了方向。

其實無論是在抗戰時期還是在新中國成立後的建設時期,蘇聯都為我國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是以,自然而然的,在我國開展的某些工作領域中,我國都很難與蘇聯劃清界限。在軍隊方面,李達所擔任的訓練總監部副部長在相應的日常管理和教學訓練上就難免不能完全規避蘇聯帶來的影響。

然而後來,中國與蘇聯關系惡化甚至破裂,而其中的緣由則是蘇聯企圖讓中國受制于自己,對于中國的主權絲毫不尊重。我們都知道,凡是涉及到我國主權問題,我國絕不會膽怯地作出讓步!

解放戰争中二野的三号人物,55年評為上将,為何後來銷聲匿迹了?

當蘇聯将中蘇兩國的沖突問題公開化并采取了對華政策後,我們開始重新審視我們中蘇之間的關系了。不可否認的是,蘇聯确實給予過我們莫大的幫助,然而對于蘇聯想要損害我國主權的行為,我們也是絕不可能讓步的。

在這種時代背景下,我國軍隊内部也受到了影響,軍事建設“蘇聯化”被人提了出來,李達等進階管理人員由此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錯誤的批判。但是根據之前的分析,我軍軍事建設之是以學習蘇聯,是由于當時的國際環境造成的。

然而這次批判活動聲勢浩大,盡管李達受形勢所迫作出了“違心”的檢讨,但他仍被辭去軍隊裡的一切管理事務,之後被迫從事體育方面的工作。最後面對更惡劣的形勢,他甚至被迫入獄。

解放戰争中二野的三号人物,55年評為上将,為何後來銷聲匿迹了?

至此,為革命事業奮鬥了一輩子的老同志李達背着這個污點過了十多年,那段日子,成為了李達最艱難的時刻。可是,從槍林彈雨裡厮殺出來的革命家怎麼可能就此放棄了呢?當然不會!李達心中懷有希望,相信國家一定會還他一個清白。

不負所望的是,1972年,李達重新被啟用,被任命為我軍副總參謀長。之後,在中央為當時被錯誤批判的“教條主義”的老同志們平反時,老将軍李達也終于得到了正名。

結語

我們的一生總會遇到風浪,不論是道路上充滿了泥濘,還是布滿了荊棘,我們都要相信一切都會過去,光明總會來臨!我們一定要向老将軍李達一樣,不論是身處順境還是逆境,都要堅守本心,不忘初心!

參考資料:《竹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