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解放战争中二野的三号人物,55年评为上将,为何后来销声匿迹了?

引言

当你在成功的时候是否因为遇到挫折而一蹶不振?亦或者在你本该享受无尽的荣耀与辉煌的时刻反而陷身囹圄,你又是否会在挫折中坚持下来,相信清者自清,有人会为你正名?

解放战争中二野的三号人物,55年评为上将,为何后来销声匿迹了?

01

你是会选择就此埋没于这尘世,还是像当年的中原野战军参谋长李达一样坚定自己的信念,正如那首诗说的一样,“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李达将军,1905年出生在陕西省眉县一个贫困的家庭中,家里人靠着借债供其读了5年的私塾。

在1926年,他考入了西北军第二军官学院。此后的时间里,他积极参与许多解放革命事业的活动。李达将军其实对部队有着很深的感情,甚至于他曾将结婚的日期定在了12月14日。

有人问他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他回答道:“14年前的12月14日,是我从旧军队军人变为红军战士的日子,是我新生的日子。”战争结束新中国成立后,在1955年,凭借着在抗战期间的出色表现,李达被中央授予了开国上将的军衔,并且排名高居第二位。

解放战争中二野的三号人物,55年评为上将,为何后来销声匿迹了?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原为中原野战军。它成立之初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为了消灭日本侵略者及汉奸走狗,制止内战危机而成立的一种“超地方性的正规兵团”。

除了在解放战争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第二野战军在解放战争后还参与了大量的剿灭土匪的工作,可以说,他们一直都在为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做着贡献。作为如此优秀的军队的首领,李达自然而然地被中央委以重任,担任了国防部副部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然而好景不长,几年之后,李达将军却被撤去了职务,调离了部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这与当时的我国与苏联的关系发展以及历史背景有着密切联系。

解放战争中二野的三号人物,55年评为上将,为何后来销声匿迹了?

02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发展社会主义道路,积极推动新中国的建设发展,我们与苏联多有往来,凭借这个关系,我们积极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并为此后我国的发展指引了方向。

其实无论是在抗战时期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时期,苏联都为我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所以,自然而然的,在我国开展的某些工作领域中,我国都很难与苏联划清界限。在军队方面,李达所担任的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在相应的日常管理和教学训练上就难免不能完全规避苏联带来的影响。

然而后来,中国与苏联关系恶化甚至破裂,而其中的缘由则是苏联企图让中国受制于自己,对于中国的主权丝毫不尊重。我们都知道,凡是涉及到我国主权问题,我国绝不会胆怯地作出让步!

解放战争中二野的三号人物,55年评为上将,为何后来销声匿迹了?

当苏联将中苏两国的矛盾问题公开化并采取了对华政策后,我们开始重新审视我们中苏之间的关系了。不可否认的是,苏联确实给予过我们莫大的帮助,然而对于苏联想要损害我国主权的行为,我们也是绝不可能让步的。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国军队内部也受到了影响,军事建设“苏联化”被人提了出来,李达等高级管理人员由此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错误的批判。但是根据之前的分析,我军军事建设之所以学习苏联,是由于当时的国际环境造成的。

然而这次批判活动声势浩大,尽管李达受形势所迫作出了“违心”的检讨,但他仍被辞去军队里的一切管理事务,之后被迫从事体育方面的工作。最后面对更恶劣的形势,他甚至被迫入狱。

解放战争中二野的三号人物,55年评为上将,为何后来销声匿迹了?

至此,为革命事业奋斗了一辈子的老同志李达背着这个污点过了十多年,那段日子,成为了李达最艰难的时刻。可是,从枪林弹雨里厮杀出来的革命家怎么可能就此放弃了呢?当然不会!李达心中怀有希望,相信国家一定会还他一个清白。

不负所望的是,1972年,李达重新被启用,被任命为我军副总参谋长。之后,在中央为当时被错误批判的“教条主义”的老同志们平反时,老将军李达也终于得到了正名。

结语

我们的一生总会遇到风浪,不论是道路上充满了泥泞,还是布满了荆棘,我们都要相信一切都会过去,光明总会来临!我们一定要向老将军李达一样,不论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坚守本心,不忘初心!

参考资料:《竹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