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來偉大光榮的中國共産黨,像一輪紅日光芒四射,照亮了中國大地。各族人民團結在長城腳下,天安門廣場,載歌載舞,舞龍舞獅,鞭炮齊鳴,禮花四射。銜着橄榄枝的和平鴿從天安門上空飛向全世界,傳播着中國與世界各族人民和平共處、和諧共生、共同發展的崇高理念。國徽下,大紅燈籠上的《祖國萬歲》一目了然展示出作品的主題。農業大豐收,朵朵葵花向太陽的圖案,代表全國人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心向共産黨。

鄒立友簡介
1949年12月,生于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大水泊鎮仁和坊村。
1953年開始跟母親學習剪紙、刺繡、做紙鬥、布玩具等民間工藝美術品。
1956年--1960年,就讀于仁和坊村國小,課餘時間學習剪紙、刺繡等民間工藝美術品。
1960年--1962年,就讀于西南台完小,課餘時間為學校辦黑闆報和繼續做自己喜歡的剪紙、刺繡等工藝品。
1962年--1968年,就讀于天福山中學,課餘時間為學校辦黑闆報,參加社會宣傳活動,負責寫毛主席語錄和畫毛主席油畫像。
1968年11月,回鄉務農,空閑時間搞剪紙創作,并參加公社及縣的一些美術活動。
1972年,剪紙作品《革命聖地天福山》、《農、林、牧、副、漁》參加了山東省煙台地區美術展覽。
1973年3月,考入山東省煙台地區文登縣繡花廠,負責抽紗、刺繡圖案設計。
同年9月,參加煙台地區工藝美術公司抽紗設計教育訓練班。
1974年3月,參加煙台地區工藝美術公司抽紗、草制品學習班。
同年7月,設計創新的抽紗産品在日本市場暢銷不衰,并多次在日本的宣傳刊物上發表。
同年9月,獨自研究設計、制作創新了“棒針編結花邊”、“棒針編結鑲拼”兩個抽紗新産品,他是《棒針編結》的創始人。這一花邊被外貿公司稱為山東省第9大花邊,被香港培新集團包銷,産品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産量達10萬多件套。
1975年,獨自設計、研究制作了“纏花花邊”抽紗新産品,被香港培新集團包銷。
1976年6月,參加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育訓練班,師從張振仕、邱陵、阿老等教授,因表現優異,受到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雷圭元副院長的賞識和指導,并贈送他親筆題字。
同年8月,獨立研究、設計、創新了“梅花邊”抽紗新産品,銷往歐洲市場。
1977年,參加聯考被錄取。因他創新的“棒針編結”、〝棒針鑲拼〞、“纏花花邊”等産品的批量生産離不開他的設計與生産管理,是以放棄入學深造。
1978年,被評為全縣生産标兵,并參加縣人民政府召開的勞模科技先進工作者座談會。
1979年3月,他研究創新的“棒針編結花邊〔又名針織花邊〕”在山東省工藝美術産品設計創新評比中榮獲一等獎,設計的“插絨繡滿工盤熱”榮獲三等獎。
同年,“棒針編結花邊”〔又名針織花邊〕新品種被南京藝術學院收錄到《花邊圖案設計》一書,并作了詳細介紹。後又載入了大型文獻叢書《當代中國》。
同年8月,出席了第二屆《全國工藝美術藝人創作設計人員代表大會》,受到黨和國家上司人接見,并合影留念。會議期間成立了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成為學會第一批會員,并當選為山東省工藝美術學會理事。
同年9月,被中共文登縣委、文登縣革委會評為“大幹四化标兵”。
同年10月,剪紙作品《祖國萬年青》在山東省〝建國30周年美術作品展覽〞中展出,并被山東省美術館收藏。
同年11月,被山東省二輕廳評為"設計創新先進工作者"。他的先進事迹先後在大衆日報、人民日報、煙台日報、中央廣播電台進行了報道。
1980年,山東電視台拍攝《繁花似錦》,詳細記錄了他的設計創新先進事迹。同年6月,出席輕工業部在北京西苑飯店召開的全國抽紗創作設計學術交流會,受邀在大會做《淺談小扣鎖的圖案設計》發言。
同年11月,被山東省二輕廳評為“産品創新先進個人”。
同年12月,剪紙作品《祖國萬年青》在山東畫報第12期發表。
同年,他研究創新了“龍勾花邊”、“昆嵛花邊”、“納特沙花”等新産品,受到國際市場歡迎,被客戶包銷。 1981年,哈爾濱工藝美術《抽紗刺繡專刊》第一期(總第六期)中的12頁圖3刊登了他的抽紗彩繡台布作品圖檔。
同年9月,他設計的“雕平繡台布”在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評比中,榮獲部優産品獎。
同年11月,參加煙台地區工藝美術公司舉辦的工藝美術業務理論進修班。 同年11月,晉升為助理工藝美術師。
同年12月,被山東省二輕廳授予“設計創新先進工作者”稱号。
1982年8月,被山東省二輕廳評為“産品設計先進個人”。 同年10月,應邀赴香港進行設計創作及市場考察工作。 同年10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授予“山東省勞動模範”榮譽稱号。
同年11月,晉升為工藝美術師。
同年11月,被煙台地區行署命名為“勞動模範”。
同年,他研究創新了“鎖碗繡”阿拉伯帽,被客戶包銷。
1983年3月,被文登縣評為"科技先進個人"。
同年5月 出席共青團煙台地委召開的"全區青年學文化、學科學、自學成才經驗交流大會",被授予“青年自學成才标兵”。
同年5月,他設計的“即墨花邊”台布,在全國同行業産品評比中榮獲第三名。
同年5月,加入了中國共産黨。
同年6月,被文登縣委組織部任命為文登縣繡花廠副廠長。
同年7月,煙台日報報道了他的事迹:《執着追求--記文登縣繡花廠工藝師、共産黨員鄒立友》。
同年8月,出席北京召開的全國工藝美術情報工作會議,受邀在大會上做《雕平繡台布的紋樣處理》發言。
同年9月,山東省總工會授予“山東省職工技術革新能手”稱号。
同年9月,參加輕工業部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舉辦的全國抽紗設計創新研究班。
同年10月,出席輕工業部召開的全國輕工業科技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被評為“全國科技先進工作者”。
同年11月,當選為煙台地區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同年12月,出席山東省“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總結表彰大會,授予“五講四美三熱愛建設社會主義公德心獎”。
同年,勞工出版雜志編輯部《自學》刊物第十二期(總第三十三期)以《熱愛就要追求》為題。大衆日報以《文登繡花廠工藝師鄒立友忘我獻青春、為國添光彩》為題。勞工日報以《胸懷愛國志》為題。山東省委宣傳部《支部生活》以《立志創新的鄒立友》為題對其先進事迹進行了專題報道。
1984年1月,出席煙台地區總工會第13次代表大會,當選為主席團成員和第13界委員會委員。
同年4月,出席山東省總工會第8次代表大會,山東勞工報對他的先進事迹進行了報道。
同年4月,出席文登縣工會第13次代表大會,當選為主席團成員和常務委員。
同年6月,被文登縣委授予“模範共産黨員”榮譽稱号。
同年6月,《中國工藝美術》刊物第2期36頁(總第10期)發表了他的論文《雕平繡台布設計淺談》,并刊登了他的棒針編結、龍勾花邊、滿工扣鎖台布、床蓋圖檔。
同年7月,出席中國共産黨文登縣第6次代表大會。
同年7月,應邀帶隊赴香港中藝公司,長期為香港及歐美各國客戶進行設計創作、學術交流及市場調研工作。
同年9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授予“山東省勞動模範”榮譽稱号。
同年10月,當選為煙台地區青年聯合會第六屆委員會委員。
1985年3月,被文登縣委授予“模範共産黨員”榮譽稱号。
同年6月,出席中華全國總工會召開的全國讀書自學成才經驗交流大會,被授予“全國自學成才标兵”榮譽稱号。并在大會作經驗交流發言,受到中華全國總工會劉實書記接見并合影留念。
同年6月,哈爾濱時報《外地自學成才尖子登門送寶》為題報道了他到哈爾濱抽紗廠對口傳藝并現場設計的先進事迹。
同年6月10日,勞工日報頭版頭條大篇幅報道《他描繪着絢麗的人生圖案--記自學成才的抽紗設計專家、工藝美術師鄒立友》,并加了《願你也有這樣的追求和信念》的短評。
同年6月11日,黑龍江勞工日報報道《鄒立友會外傳經》,介紹了他在哈爾濱抽紗廠 切磋抽紗設計技藝、登門指導、當場獻藝的先進事迹。
同年6月,被山東省職工教育管理委員會評為“先進工作者”。
同年6月,在煙台地區二輕系統召開的科技工作會議中被評為“科技先進工作者”。
同年8月16日,羊城晚報以《不愧為中國設計專家》為題報道了他的先進事迹。
同年9月,煙台勞工報(總第六期)刊登了《煙台地區職工自學成才獲得者》名單,他名列其中(共11名),并以《東方中國的設計專家--記自學成才的抽紗設計專家、工藝美術師鄒立友》為題報道了他的自學成才、藝術創新之路。
同年10月,文登縣輕工業局發出文輕(85)第5号檔案《關于開展向鄒立友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
同年10月,應邀赴意大利、瑞士、西德、東德等地進行抽紗學術交流、實地為客戶進行創作及市場調研。
同年,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共山東省委企業政治工作部編著《學習中國勞工階級》一書中介紹了他的事迹。
1986年3月,山東省委宣傳部編著出版的《榜樣集--山東省先進人物彙編》一書中介紹了他的事迹。
同年6月 他設計創新的“扣眼台布”、“即墨花邊床蓋”兩個品種都被評為“山東省優質産品”。
同年7月,被文登縣委授予“模範共産黨員”榮譽稱号。
同年11月,被文登縣評為“設計創新先進個人”。
同年12月,被文登縣輕工局評為“全系統先進職工”。
1987年2月,被山東省抽紗出口聯營公司、山東省工藝美術公司聯合評為“山東省抽紗先進設計工作者”。
同年4月,被調到中國抽紗進出口公司山東分公司(青島)工作。
同年11月,被派往香港、澳門做抽紗設計、市場調研工作,任澳門恒美抽紗廠 副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