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緻敬奮鬥者|周承傑:踏踏實實精進技藝,隻為重制廣彩精髓

緻敬奮鬥者|周承傑:踏踏實實精進技藝,隻為重制廣彩精髓

周承傑,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廣彩市級非遺傳承人、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逸彩工作室開創者之一。師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翟惠玲,曆年來有十多個作品獲得國家級、省、市級等多個獎項,是年輕一代廣彩人傑出代表。

緻敬奮鬥者|周承傑:踏踏實實精進技藝,隻為重制廣彩精髓

周承傑 受訪者供圖

進入逸彩工作室,映入眼簾的是各種尺幅、絢麗多彩的廣彩瓷器。“彩筆為針,丹青作線,縱橫交織針針見,何須錦緞繡春圖,春花飛上銀瓷面。”此前難以想象的詩句,在記者近距離接觸到周承傑的廣彩作品時,瞬間變得具象。

堆金織玉,一筆一劃,周承傑從事廣彩創作工作已經二十餘年。憑借出色的技藝,曆年來,周承傑有十多個作品獲得國家級、省、市級等多個獎項,是年輕一代廣彩人傑出代表,更被評選為“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

回顧從業生涯,周承傑始終不忘“踏踏實實做好這件事”的初心,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日複一日用心鑽研、不斷精進,把技藝做到極緻。同時,周承傑還緻力于推廣傳承廣彩文化,讓更多人認識廣彩、了解廣彩。

入行:踏踏實實做好這件事

周承傑自小喜愛畫畫,展現出較高的美術天賦,父母便一直培養他學習國畫、書法。國中畢業後,周承傑進入學校學習工藝美術專業,專攻廣彩方向。

在周承傑看來,那時的自己是“乖乖的,很老實的一個人”,對未來沒有太多想法,按部就班地畢業、實習、進廠。2001年,周承傑進入廣州市織金彩瓷工藝廠實習,師從“廣彩女中豪傑”翟惠玲,開啟了他的“廣彩人生”。

剛開始從事這一行時收入不高,也曾讓周承傑有過困惑,但出于熱愛,他堅持了下來。所幸,父母隻是希望他能夠學以緻用,才讓周承傑安心以“踏踏實實做好這件事”的想法繼續精進技藝。

緻敬奮鬥者|周承傑:踏踏實實精進技藝,隻為重制廣彩精髓

周承傑作品《十八羅漢》。受訪者供圖

在翟惠玲老師的教導下,周承傑打下了紮實的基礎,成長得很快,特别擅長花卉和仿古人物、現代人物的繪畫。而自國小習國畫的他,還将國畫融入到廣彩瓷器中,使創作題材更加豐富。随後周承傑憑借出色的技藝屢屢在各種比賽中脫穎而出,成為廣彩界最年輕的工藝美術大師之一。

2009年,周承傑與老師翟惠玲,共同創辦了逸彩工作室,專心研究、設計、制作廣彩精品瓷。工作室不大,但讓他有了更廣闊的創作空間,可以創作更多繪工精細、題材廣泛的廣彩作品。

而在談及工作室成員時,周承傑語氣裡是掩不住的驕傲。“我們工作室有一位師傅,很厲害,去年在‘羊城工匠杯’拿到了金獎!”随即,周承傑向記者引見了這位師傅——陳燕婵,并展示了陳燕婵的獲獎作品。

緻敬奮鬥者|周承傑:踏踏實實精進技藝,隻為重制廣彩精髓

陳燕婵獲獎作品《一團和氣》。受訪者供圖

緻敬奮鬥者|周承傑:踏踏實實精進技藝,隻為重制廣彩精髓

陳燕婵獲“羊城工匠杯”金獎。受訪者供圖

在周承傑看來,陳燕婵與老師翟惠玲都有着令人敬佩的品質,那就是對每一件作品都精益求精,力求做到最好。而同時,這也是周承傑對自己的要求。

精進:多了解多學習多吸收

在學習廣彩技藝的過程中,周承傑不是沒有遇過瓶頸。挑選瓷胎、設計圖稿、線描繪畫、填色彩繪、封金鬥彩、裝爐烘燒,廣彩瓷的制作大緻可分為以上步驟,而作為最後一個步驟,烘燒在過程中如若爐火溫控不當,則容易出現褪色或燒裂的情況,而此時,前面的努力就算白費了。

“燒壞了會很傷心的,做了那麼久就前功盡棄了。”周承傑語氣惋惜道,“這是沒有辦法補救的。”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再次出現,周承傑隻有不斷學習、反複試驗、積累經驗,慢慢掌握烘燒的精髓。

時刻保持學習狀态,是周承傑自入行伊始便養成的習慣。在工作之餘,周承傑會繼續進修研究傳統工藝、現代美術的運用。為此,他甚至不惜花時間、“下重本”從海外淘回古董廣彩瓷器,隻為鑽研失傳的傳統廣彩技藝。

在工作室的展覽架上,記者注意到,有一個廣彩人物紋瓷盤特别引人注目,其筆觸細膩、人物逼真,這是周承傑較為滿意的作品——《慶壽圖》。

緻敬奮鬥者|周承傑:踏踏實實精進技藝,隻為重制廣彩精髓

周承傑作品《慶壽圖》。受訪者供圖

“以前我們學習的長行人物技法是比較簡單的,但實際上在嘉慶、道光年間,長行人物的技法相當細緻,可以清楚地看到人物衣服上的紋路、褶皺及花紋。”是以,在繪制《慶壽圖》前,周承傑細細鑽研了很多嘉慶、道光年間的古董廣彩瓷器,再将習得的傳統技法融合重制到《慶壽圖》中。

周承傑認為,廣彩有300多年的曆史,前人還有很多精湛的技藝值得我們去挖掘學習,隻專注眼前的“一點點”是遠遠不夠的,想要重制廣彩的精髓,還需投身到曆史研究中。而對于在此付出的時間與金錢成本,周承傑隻是淡然笑笑:“多了解多學習多吸收嘛。”

與此同時,周承傑還不斷“試水”新科技,學習使用iPad作畫。周承傑認為,适當借助科技的力量,賦予傳統文化新的表達方式,更能展現文化魅力。目前,周承傑已經通過iPad創作,推出了一系列的文創産品。

而周承傑學習電子畫其實還有另外一重原因。通常需要量産的廣彩産品,都會以電子設計圖的方式交由工廠進行生産,但如果由工廠的技術人員自行将原産品電子化,則容易産生偏頗。“對方不一定能夠完全了解我想要表達的東西,可能需要經過多次的磨合修改,最終也未必達到滿意的效果,是以幹脆自己學,自己描。”

責任:未來希望更多人了解廣彩

與剛進入行業時“對未來沒有太多想法”不同的是,如今周承傑有了明确的目标:吸收更多新鮮血液,努力将廣彩推廣出去。在周承傑看來,這是他作為傳承人的一個責任。

為此,周承傑積極投身非遺進校園活動,從幼稚園到老年大學,都有他授課的身影。此前他還曾接受母校的聘請,回校任教,傳授自己多年的創作技法和經驗。近年來,他還參與了很多教師的教育訓練、體驗課程,為廣州各區的美術老師傳授廣彩知識,讓他們可以傳播給更多的學生。

周承傑認為,要想傳承好這門技藝,首先要讓更多人了解它,并對它産生興趣,如此才能真正吸引新鮮血液進來。談到這裡,周承傑以自己的孩子為例,“我現在慢慢開始培養孩子對美術、對廣彩的興趣,有興趣才會考慮要不要進入這個行業。”

此外,開發設計廣彩文創産品,也是創新傳承廣彩的重要一環。從茶壺茶杯、手機殼到鑰匙扣,周承傑将現代生活元素融入到産品中,再将産品推向市場,融入到消費者的生活之中。而這些産品也會擺放在永慶坊非遺街區設立的“一彩非遺廣彩體驗館”中,讓年輕人可以有更多途徑了解廣彩、愛上廣彩。

說到最後,周承傑還與記者開玩笑稱:“其實接受采訪也是一種宣傳推廣的方式。”作為土生土長的廣州人,周承傑自诩“國語一般”,面對鏡頭也不自然,但為了配合廣彩的宣傳推廣工作,還是會積極接受媒體采訪,參與電視台拍攝、節目錄制等活動。

借助各方力量,提升廣彩的傳播效應,擴大影響力,讓更多人認識了解廣彩,周承傑盡自己的最大努力肩負起廣彩傳承的“責任”。

監制:劉麗君

策劃:謝江濤 左志紅 高春明

統籌:林少娟 劉婕

采寫:奧一新聞記者 林思思 張潔瑩

設計:鄭柏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