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自誕生之日起,就成了客廳的C位,随着面闆技術的進步,電視也逐漸從“大屁股”造型變成了符合工業審美的平面,更能彰顯一個客廳的格局。電視不僅是裝飾品,還是真正意義上的耐用品,相比手機,電視的耐用程度遠超想象,一台好的電視起碼可以用上五年,甚至是十年。
随着智能化的發展,許多電視都被賦予智能性,許多網際網路大廠也憑借着在生态上的優勢,在電視領域出道即巅峰,比如近幾年小米電視、華為智慧屏已經成功從老牌國産大廠長虹、TCL、康佳、創維等品牌手中奪下了旗幟,勢頭正盛。
事實上,雖然小米、華為、海信這些品牌在國内賣得很不錯,但縱觀全球電視市場,賣得最好的當屬三星電視。可以說,三星在面闆技術領域,國内無人能敵,它也憑借過人的技術獲得了全世界使用者的青睐,不過唯獨在中國,遭到了冷遇。
根據奧維雲網最近釋出的《全球TV品牌出貨月度資料報告》顯示,2021上半年三星以2080萬台出貨量排名第一,在LG、TCL、海信、索尼等廠商的圍剿之下,還取得了同比增長11.9%的佳績。可見,三星在全球範圍内,不管是品牌認知度和銷量表現,都被大衆接受。

但在中國,三星電視可就沒那麼好受了。根據海外資料機構Omdia調查,三星電視在國内的表現差強人意,2021年的國内占有率已經跌到了1.9%。這樣的狀況讓小黑聯想到了三星手機在國内的遭遇,同樣是世界巨頭,但不管是電視還是手機在國内都遭到了打擊。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三星公布2022年電視陣容,技術全面領先
對于以上疑問,可以拆解為兩個問題。首先需要解答為何三星能火遍全球,穩坐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一,然後還需解答為何在國内水土不服。
從年初三星在CES國際消費類電子産品展覽會,公布的電視陣容來看,也許能從中看出為何三星電視能備受大衆喜愛。它們各自的型号為三星Micro LED、三星Neo QLED和The Frame藝術畫框電視。由命名能看出前兩款擁有不同的面闆技術,第三款則代表着三星對創新的進一步探索。
QLED全稱翻譯為“量子點發光二極管”,本質上依然是LCD,同屬于液晶電視。通過在背光燈前加上量子點膜,以此提高電視的色域覆寫率,能夠讓色彩顯示更為鮮豔,具備能耗低等優點。
三星在QLED方面是相當具備話語權的,可以說是三星把QLED發揚光大的。時至今日,在三星Neo QLED上還引入了背光單元,可以對Mini LED光源實作更精準控制,亮度提升四倍,能夠更好的實作HDR效果。
▲ 三星Neo QLED
去年,miniLED新材質被運用到電腦、電視、iPad上,被稱為未來的miniLED也因擁有與OLED相近的畫面素質,省下更多成本,一度被寄予厚望。其實在miniLED之上,還有MicroLED材質,相比miniLED的燈珠布局更密,需要更精準的操控系統,具備更高亮度表現。
▲三星Micro LED
誰曾想,三星在今年便量産了Micro LED電視。不僅如此,這款電視還提供89、101和110英寸三種尺寸大小。在“超大屏”電視存量極少的市場下,推出這樣三種尺寸,無疑對自己的産品和市場認可度有着超強的信心。
The Frame藝術畫框電視其實是三星出的第二代,為了讓它看起來如紙張般自然,貼近真實畫框的觀感,三星搭載了消光鍍膜、低反射面闆等技術。讓其貼在牆上,放在房間的任意一個角落,都是一種享受。可以說,三星開創了畫框電視這種新品類,可見三星電視不僅在持續鑽研技術,還在創新的路上一往如初。
▲三星Frame藝術畫框電視
小黑曾在《這個電視評測榜單不簡單,它能避免消費者踩坑嗎?》中講述Rtings電視榜單的權威性,在這上面三星有多款電視上榜,其中覆寫LED、OLED等多種材質,以及不同價位段。在實際評測中,三星電視也以出色的面闆技術,獲得權威認證。
綜上所述,三星以出色的面闆技術傲視群雄,且一直在堅持創新,憑借這樣的堅持,讓許多家庭都能擁有頂尖水準的觀看體驗。這是三星電視能獲得全球第一的核心原因,也是憑借産品力赢得的勝利。
三星電視,在國内為何水土不服?
回到最開始的問題,為何三星電視在全球市場佔有率第一,到了國内卻成了吊車尾的存在?
首先是定價因素。内卷可以說是2021年的年度熱詞,放到國内電視領域同樣适用。随着技術進步和供應鍊成熟,組裝一台電視其實很簡單,特别是對于小米這樣的企業來說,憑借着資源和資金實力,很輕松就能進駐電視領域。
自小米發力電視以來,就憑借着極緻成本效益思路一路過關斬将,打擊了許多傳統家電品牌,也是以開啟了國内電視領域的内卷之路。小米商城中,光是電視品類的就有足足20多款型号,便宜的也就一千五左右,甚至于OLED電視的價格也能壓到一萬以下。
除了小米,小黑在京東、天貓等電商平台搜尋了同配置的電視品牌,無不例外的都是相似的價格。根據資料顯示,早在2019年我國電視行業的均價為2809元,創近十年新低,目前這個數字還在進一步減少。價格拉鋸戰開始,讓成本效益成為了國内電視品牌的标尺,大衆也相當買賬。根據最新資料顯示,小米電視已躍居全球出貨量第五,國内達到了第一的成績。
反觀三星電視,最低售價為4K上下,最高售價達到了5萬以上。低端三星電視尺寸小除外,配置與同價位國産電視根本不能比,是以在國内的價格戰、成本效益領域内卷如此嚴重的情況下,三星電視敗下陣來也在情理之中。
如今,智能化生态已經成為了每家硬體廠商需要努力的方向,小米憑借智能化已經享受到了紅利,華為也是如此。三星電視其實早已開始布局智能化生态,也收獲了不錯的回報。但即便如此,三星電視在中國依舊不吃香,甚至可以說是沒有誠意。
電視行業和手機行業不一樣,目前主流的手機系統隻有iOS和安卓兩個,電視則卻不是,除了安卓,還有Apple TV、三星Tizen、LG Web OS、Amazon Fire TV OS。
但事實是,國内不管是電視内置系統還是電視盒子,無不例外的都是采用的安卓系統,而三星偏偏搞特殊,死活要用“原生系統”Tizen。現狀是什麼,現狀是Tizen國内适配的應用少得可憐,解決方法很奇特,可以使用Tizen自帶浏覽器觀看視訊網站。這.....貌似違背了初衷。
當然,相比國内許多利用電視内置廣告賺錢的公司,Tizen還是具備優勢的。不過,如果是在折騰片源和看廣告中二選一,那麼幾乎不能用的三星電視,或許并不能與國産電視品牌競争。
智能電視還有一個頻繁使用的場景,那就是手機投屏。小黑通過網友對三星電視投屏的評價來看,實在是不太理想。同時由于Tizen系統的封閉性,難以安裝第三方投屏軟體,如樂播投屏等。在國内,有好多電視品牌要麼自帶投屏,且體驗較好,要麼與第三方深度合作,或者支援下載下傳,三星電視卻不能做到這些。
除了以上原因,國内消費者不願意購買三星電視還與消費心理有關。對于老年人來說,電視足夠大,能聽個響就完全足夠了,而目前許多國産品牌都能滿足這樣的需求;對于年輕人來說,電視的存在或許隻是一個擺設,讓客廳看起來不是那麼冰冷,絕大多數年輕人更願意使用手機而非電視,是以對于電視的參數并不是那麼介意,也認為沒有必要将錢花在不會頻繁使用的家電上。
三星電視走的是高端路線,購買三星電視的總會有固定的群體,而這部分群體不僅固定,而且還少,是以在國内相對來說比較小衆,自然在國内的出貨量遠不及其在全球範圍内的表現。
歸根結底,三星電視的産品力毋庸置疑,但放在國内,高昂的定價和品牌溢價,讓成本效益蕩然無存,更何況國内許多新興電視品牌崛起,競争之下淪為others也在情理之中。小黑認為,三星電視與三星手機在國内的境況相似,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可能都會維持現有的狀态,唯一能做的或許就是解決小部分國内使用者對三星電視的抱怨。
圖源:樂播投屏官網、奧維雲網、小米官網、京東、微網誌、谷歌、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