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解密故宮太和殿龍椅

解密故宮太和殿龍椅

太和殿龍椅

◆ ◆ ◆ ◆ ◆

遊覽北京故宮,走到太和殿門口,你會發現門内的漢白玉已被生生磨去了1寸,據說這是遊客們之前為一睹龍椅真容的結果。

現在的太和殿,門前已拉上了欄杆,再想看龍椅,人們也隻能踮起腳遠遠遙望,但殿内光線較暗,看不真切,對龍椅也就更加好奇。

解密故宮太和殿龍椅

太和殿的龍椅被放置在殿中央有七層台階的木質高台上,通體髹黃金,又叫髹金雕龍木椅,屬于最高檔次的禮制用具。它的椅背是“圈椅式”的,有四根支撐靠手的圓柱,上面雕飾有13條金光燦燦的龍,環視四方,神态威嚴。它的材質是由小葉紫檀、金絲楠木、桦木三種木材制作而成。

解密故宮太和殿龍椅
解密故宮太和殿龍椅

在龍椅的背後圍有一套精雕細刻并髹金的7扇大屏風。據說一般的寶座,後面的屏風多為3扇或5扇,唯獨太和殿的屏風是7扇,按照陰陽五行的說法,偶數為陰,奇數為陽,“9”是陽數之極,是以7扇屏風隻有皇帝才能使用。而且據故宮博物館的從業人員說,龍椅和屏風上雕飾的金龍總計有80條:中國講究的是九九歸一,要九九81條龍才對,其真實情況所指的是,座椅和屏風上缺少的那條龍,正是指坐上在龍椅上的那個人,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真龍天子”了。

解密故宮太和殿龍椅

龍椅和七扇大屏風

在龍椅的上方,有一個藻井,上面有一浮雕蟠龍,口銜一球,球為銅胎中空,外塗水銀,此球叫“軒轅鏡”,傳說是遠古時期軒轅黃帝制造的,懸挂于帝王寶座之上,以示古代的曆代皇帝都是軒轅的子孫,是黃帝的正統繼承者。

解密故宮太和殿龍椅

太和殿蟠龍藻井

而且這“軒轅鏡”還有個傳說——上面的蟠龍還被設定了某種特殊“機關”,賦有了靈氣,可以分辨真假天子,隻要坐在龍椅上的是篡權奪位之人,“軒轅鏡”就會砸下來。也正是因為這一點,袁世凱在1916年登基大典時,據說因害怕被砸死,就下令将龍椅往後移了三米,後又因龍椅有點高,袁世凱腿短坐上去費勁,又下令把龍椅撤掉,換上一把極具西洋風格的高背大椅。而真正的龍椅卻被扔到了一個存放舊家具的庫房裡,直到1959年,才被故宮的從業人員找到,經過修複後,陳列于太和殿,後面圍上雕龍髹金屏風,威嚴的氣勢呼之欲出。隻是原來乾隆皇帝親筆書寫的“建極綏猷”匾額不知當時丢到何處,目前仍沒有找到。今天懸挂的匾額是專家根據1900年時一個外國記者拍攝的太和殿照片複制出來的。另外,龍椅現在的位置仍舊是袁世凱登基時移動後的位置。

在龍椅的前面還放有造型美觀的仙鶴、爐鼎,顯得十分肅靜莊嚴。

解密故宮太和殿龍椅

太和殿是紫禁城的中心,是皇帝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位于殿中央的龍椅,屬于封建王朝的最高禮制,象征“坐擁天下”的封建皇權,是以大清王朝的皇帝隻有在皇帝登基、大婚、冊立皇後和命将出征等重大典禮上,才會坐着上面。至于朝見大臣、處理朝政等,是在乾清門或養心殿這些地方。

大清王朝坐上龍椅的最後一個皇帝應該是溥儀了。他3歲登基坐龍椅,當時在上面還哭鬧不止,為了不讓他哭鬧,小太監小宮女們就把蛐蛐罐給他玩。

再後來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德國将軍瓦德西看到金碧輝煌的皇宮和霸氣的龍椅甚是好奇,于是忍不住坐了上去,還讓随同人員給自己拍了個照。但瓦德西簽完《辛醜條約》回國後,身體就開始日漸轉衰,并于四年後病亡。這之前,他的身體一直很好。另外還有袁世凱,也是坐上了“龍椅”,做了83天的皇帝夢,就被迫退位,不久之後,便離世了。是以,也就有了野史中被“龍椅克死”之人的說法——因為坐了龍椅而被折壽的。

解密故宮太和殿龍椅

坐在“龍椅”上的袁世凱

再說說溥儀。辛亥革命爆發後,溥儀退位,成了末代皇帝。民國11年,溥儀被馮玉祥趕出紫禁城。1959年底溥儀被特赦釋放。1960年,溥儀被配置設定到了北京植物園做園丁及賣門票的工作,過上了普通群眾的生活。這時候的紫禁城已經是可供人們參觀的故宮博物院了。

回到北京的溥儀有一次被一起特赦的沈醉和杜聿明邀請去遊覽故宮。溥儀開始還有點不想去,但無奈兩位的勸說,最後還是去了。到了故宮,參觀的人們必須排隊買票進入,隊伍很長,沈醉去排,溥儀等了好久才拿到票,當時就蹙起眉頭,低聲嘀咕說:“我今兒回自個兒的家,還要買門票?”沈醉杜聿明二人一聽,哈哈大笑,溥儀也無奈地笑了起來,笑裡還帶點尴尬。

解密故宮太和殿龍椅

晚年的溥儀

據說溥儀在遊覽故宮時,走到太和殿門口,有的遊客還認出了他,開玩笑問到,坐在金銮殿的大龍椅上舒服不舒服,溥儀哈哈大笑:“我那時還是三歲的小孩,哪會懂那麼多!”

還有人說溥儀在遊覽故宮時,從龍椅下還找出了自己藏匿的蛐蛐罐。别人看來可能好笑,但在他自己看來就是拿回屬于自己的東西。

解密故宮太和殿龍椅

《末代皇帝》劇照

溥儀最後一次去故宮是和妻子李淑賢一起去的。當走入太和殿時,溥儀盯着龍椅愣住了。他走上台階,小心翼翼地再次坐上了龍椅。這時候,妻子想要給他拍張照片,卻被他擺手拒絕了。當被問到原因的時候,溥儀說了七個字:這龍椅并不好坐。也許是現在平民的生活比當年做皇帝可自在舒适多了。從那以後,溥儀就再也不願去故宮了。

現在太和殿的龍椅,已是故宮的重要曆史展品,參觀的遊客們對它無比敬畏,因為它承載着大清王朝多少皇帝的統治夢想,也見證着大清朝由興到衰的幾百年曆史變遷。

END

編輯丨果然

圖丨網絡

小編碼字不容易

喜歡就請點個【在看】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