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楊家鋪慘案,抗戰時期八路軍損失最大的一場戰鬥

曆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将來的回聲,是将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1944年10 月上旬末,冀熱邊特委、行署、軍分區在河北豐潤縣的皈依寨召開擴大工作會議。10月16日晚,特委、行署和豐灤遷聯合縣等機關,在豐潤縣皈依寨召開會議,研究深入開展減租減息運動問題。

1944年10月17日淩晨,參加冀熱邊特委行署軍分區擴大工作會議幹部和機關從業人員警衛部隊800餘人,在豐潤楊家鋪被3000多日僞軍重重包圍。在組織部長周文彬、特委副秘書長李杉、宣傳部副部長呂光、第四地委書記丁振軍、軍分區衛生部部長兼政委王少奇等上司下,拼死突圍潘家峪方向;面對日本鬼子僞軍幾千人包圍,浴血奮戰。但由于敵衆我寡,周文彬、李杉、呂光、丁振軍、王少奇、劉景餘、馬嶺甫、魏重等430名幹部戰士壯烈犧牲,重傷被俘的 150餘人,共計580餘人。成功突圍的幹部戰士隻有120餘人。這就是抗戰以來冀熱邊地區震驚中外的楊家鋪慘案。

楊家鋪慘案,抗戰時期八路軍損失最大的一場戰鬥

楊家鋪慘案發生後,時任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曾痛心地指出 :“楊家鋪戰鬥是我軍在華北抗日戰場上的一次罕見且損失重大的戰鬥。”而聶帥也在幾十年戎馬生涯中,對此次突圍戰而造成的幹部損失,一直耿耿于懷。

冀熱邊特委、行署、軍分區的主要上司召開擴大工作會議,這樣至關重要的會議,為何日軍能夠實施了精準的打擊?敵僞究竟是如何擷取我冀熱邊特委正在楊家鋪一帶開會的核心機密情報的?

原來在10月15日夜,日軍在鐵路邊抓到了一個八路軍偵察班班長,從他身上搜到送給路北豐潤境内何家營一帶參加三級幹部會議的重要情報,16日日軍便秘密集結戰鬥力較強而且裝備先進的獨八旅團,沒有使用僞軍,決定16日晚間行動,從唐山、豐潤、昌黎等地分頭向北挺進,準備一舉殲滅李運昌(抗日戰争時期曆任冀東抗日聯軍副總司令兼第二路軍總指揮、八路軍 13 支隊司令員、中共冀熱邊特委書記兼行署主任、晉察冀軍區第 13 軍分區司令員兼政委、冀熱遼區黨委書記、冀熱遼軍區司令員兼政委、晉察冀中央局委員等)的首腦機關。未料行至左家塢一帶發現有大批八路軍,于是提前在楊家鋪接火,打了一場遭遇戰。日軍僅損失兩名士兵,隻用了一天時間就取得了全面勝利。

楊家鋪慘案,抗戰時期八路軍損失最大的一場戰鬥

楊家鋪突圍戰給八路軍情報工作,乃至中共情報保衛系統一個用血凝結成的教訓:保密工作無小事。如果當時不是情報洩密,如果送信的偵察班長嚴守組織紀律,在突遭變故時,堅持情報保密第一的紀律要求,先行毀掉機要信件的話,這種重大的損失或許可以避免。

楊家鋪戰鬥也是反"掃蕩"的一次縮影,是黎明前的黑暗,但不管敵情有多麼險惡殘酷,我冀東部隊始終未被敵人壓倒屈服,牢牢的釘紮在日僞的滿洲國境線上。經過 1944 年和 1945 年大反攻後,部隊迅速壯大,由小團開始擴充為大團,地方武裝更新為主力,成立了數個軍分區,隊伍達到萬餘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