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隻因一句話,他1人抵抗300日軍,就連日本高官都敬重他

曆史長河奔騰不息,有風平浪靜,也有波濤洶湧,讓小編來帶你走進曆史,了解曆史。

今天我們的話題就用魯迅的一句話來開題,中國很少有失敗的英雄,少有韌性的反抗,少有單身迎戰的武人。書中也是說了是少有,不是沒有,東北抗日聯軍司令楊靖宇便是。其實我們不知道他究竟是叫什麼名字,這是他最後一個名字,也是被人們銘記的一個名字。

隻因一句話,他1人抵抗300日軍,就連日本高官都敬重他

我們應該從小就聽過他抗日的故事,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是怎麼死的,今天小編帶大家去了解一下。他有很多的名字,比如他叫馬尚德的時候,那時候建立了全國的第一個縣級的民主政權,那時候他22歲。當他叫張貫一這個名字的時候,他以河南特派委員的身份把抗日的種子撒滿了東北那片黝黑的土地上。當他叫楊靖宇的時候他是讓日軍尊敬也害怕的超級英雄。日本人簡直被三個人名給折騰壞了,可是都不知道,這三個人其實就是一個人的傑作。怪不得日本人在圍堵他的時候那麼狠心。

隻因一句話,他1人抵抗300日軍,就連日本高官都敬重他

在1940年的時候,他憑借着對東北地形的熟悉程度,他帶着抗日隊伍搞過很多次的偷襲任務,很成功的拖延了日本人對前線的進攻。可是敵人多次的反擊,他不反應也不是個辦法,于是召集部隊在蒙江縣附近商量着怎麼進行讨伐。他本以為這次的開會可以商量出一個很好的辦法,給日本一個沉痛的打擊,可是在會議的開始階段,日軍的突然出現讓他意識到自己已經被出賣了。很多人在和日本人在周旋的時候已經喪失了生命,在1940年2月18日這一天,蒼茫的雪地中隻有他一個人活着,所有人全部犧牲。在四天以後的時間裡,大雪深山隻有他一個人,那時候他已經被凍的滿身的瘡痍,甚至還丢了一隻鞋,元宵節大家都在喜樂融融的,可是他在雪地裡隻能吃樹皮和棉絮阻擋饑餓,還要提防着敵人什麼時候追殺上來,如果在雪地中閉上眼睛他也就醒不過來了。

隻因一句話,他1人抵抗300日軍,就連日本高官都敬重他

他盡管遇到了這樣的困境,可是還不肯像日軍低頭,在他心裡絕對不能成為像張奚若、程斌一樣的叛徒。在上午的時候,他在深山中碰見四個人,這四個人看着他如此的辛苦,忍不住的勸他說,你還是投降吧!日本人是不會殺投降的人。可是他一直堅信一句話,如果我們都投降了,那還有中國嗎?即使你們投降了我都要為這個國家拼盡最後一滴血。其實那個時候他憑着自己的能力投降日本是有着很好的前途的,但是就因為這一句話一直堅持着。

隻因一句話,他1人抵抗300日軍,就連日本高官都敬重他

我們不知道這幾個人心裡是怎麼想的,但是他們走後,日本人很快的發現了他的蹤迹。在茫茫的雪地裡他一個人對抗這日軍的300兵力,最後讓他拖到還剩下40個人,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精神才能支撐他。現在我們隻能通過當時的戰場的實錄來了解當時的情形。“日軍的隊伍離他越來越近了,100米、50米、10米,到最後完全包圍了他,日軍勸他投降,他當時很是淡定,還是用自己的手槍還擊,他左手受傷就用右手打槍,日軍實在是沒有辦法生擒,隻能猛烈的開火。但是他2月23日去世的那一天,年近35歲,不是日本人打死的,是他非常看重的老部下張奚若打死的。”怎麼那麼諷刺呢!努力了半天卻是被同胞一槍殺了。

隻因一句話,他1人抵抗300日軍,就連日本高官都敬重他

在當時日本的一個高官岸谷隆一郎,親眼看見他被殺死的場景,從那以後他就蒼老了很多。這個日本人很是尊敬他,讓人為他隻做了墓碑,為他超度。這個日本人也在日本投降前夕立下了遺書,他說,中國擁有這樣的鐵血軍人,一定不會亡國。其實有很多人說,這個日本人自殺是因為愧對他,如果他們兩個是同一個國家的人應該會惺惺相惜,都很忠誠。

隻因一句話,他1人抵抗300日軍,就連日本高官都敬重他

在日本投降以後,他的遺體得到了重新的安葬,并且寫上了“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将軍之墓”,在建國以後,那些漢奸都被抓進了監獄,為他們的無恥行為贖罪。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結束了,我們下期再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