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唐玄宗時期的權臣楊國忠,憑借裙帶關系再加上自己一路專營,終于得以爬上高位,在權力最盛時,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清代張晉有詩《楊國忠》雲:“聞說君王寵玉環,偶然憑借列高班。”楊國忠得勢之後不但生活奢靡,而且不斷想方設法殘害忠良,是一個禍國殃民的大奸臣。
唐玄宗晚年昏聩,一心隻想躺在自己盛年時創下的開元盛世中享受,不但将自己的兒媳楊玉環納入宮中立為貴妃,而且此後楊家便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楊玉環的三個姐姐都被召入京中封為夫人,她們的族兄楊國忠也由于攀附上了這幾位貴人,得以步步高升。唐朝在天寶年間外戚專權十分嚴重,楊國忠便是其中一個标志性的人物。

▲楊國忠劇照
01
楊國忠本名楊钊,是武則天的寵臣張易之的侄兒。“國忠”二字是他為了向唐玄宗表明自己的忠心要求改名時,唐玄宗賜予他的。楊國忠與楊玉環姐妹等人原本并非近親,雖然他很早就已經在朝為官,但隻是在地方上擔任小官,生活潦倒。
在楊玉環姐妹得寵之後,楊國忠便抓住機會向上攀爬,對這姐妹幾人刻意逢迎,萬般讨好。終于得以進入京城,踏入權力中心。此後在官場上,他又對當時掌控大權的李林甫各種巴結,兩人互相利用,結為一丘之貉。
▲唐玄宗、楊貴妃與楊國忠(右一)
後來唐玄宗為了制衡李林甫,縱容楊國忠勢力漸大,與李林甫也漸生龉龃。在李林甫死後,楊國忠終于成為宰相,在他權力最盛時,身兼40多個職位。楊國忠對于唐玄宗和楊氏姐妹可謂是盡己所能地讨好,凡是唐玄宗吩咐的大小事宜,楊國忠都放在心上,竭盡全力地去辦理。不過他可并非如自己所言忠君報國,而單純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以及中飽私囊,以至于後來朝廷甄選官員也由楊國忠一人壟斷。
02
為了竭力向唐玄宗表明自己的能力,楊國忠後大喜功,窮兵黩武,在他掌權期間,動辄就在邊境用兵,給南诏國和唐朝都帶來巨大損失。在李林甫執政期間,尚能壓制安祿山等人,而楊國忠卻沒有這個能力,與安祿山集團為了争權奪勢産生了激烈的沖突。最終引發了安史之亂,也讓唐朝從此由盛轉衰。
▲唐平安史之亂路線圖
楊國忠這樣的人一朝得勢,便會生出許多荒唐事,如果說生活奢靡倒也還說得過去,但是楊國忠的很多行為卻讓人覺得不可理喻。五代王仁裕所撰的《開元天寶遺事》中,曾記載了關于楊國忠的這樣一件事:“楊國忠于冬月,常選婢妾肥大者,行列于前,令遮風。蓋借人之氣相暖,故謂之肉陣。”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楊國忠在冬天寒冷的時候,會讓長得比較豐滿高大的婢妾在他身前站成一排,用于擋風取暖,稱之為“肉陣”。除此之外,楊國忠在設宴時,為了向來客炫耀自己的權勢和财富,食物不會放在桌子上,而是讓衆多婢女各自用手捧着一樣菜肴,在自己和來賓面前侍奉。這種做法被稱為“肉台盤”。
▲婢女劇照
03
在楊國忠眼中,俨然是把這些婢妾仆役當成“器具”,這樣取暖或者上菜,難道效果真的會更好?無非是以一種變态的心理來顯示自己的高人一等而已。楊國中人性中的惡劣和低級趣味在這些行為中顯露無疑。
然而這種令人匪夷所思的荒唐行徑也有人效仿,在馮夢龍的書中就曾經提到過兩位:五代南唐高官孫晟與明朝杭州别駕杜馴,就曾經分别使用“肉盤台”和“肉屏風”。如此無聊的奢靡作風,竟然也有後人效仿,可見古代讀書人口口聲聲的“禮義廉恥”,在一些人眼中可能也并不是那麼重要。
▲安史之亂劇照
看完這些,不由感慨楊國忠的結局,着實是罪有應得。在安史之亂爆發後,楊國忠忙不疊地跟随着唐玄宗一路逃難,最終在馬嵬坡事變中被嘩變的士兵亂刀砍死,曾經權盛一時的楊家姐妹也先後死于這場事變。雖然楊國忠可以說是多行不義必自斃,但是由他一人給百姓帶來的重大災難,又豈是這一條人命可以補償的。
結語
縱觀上下曆史,能夠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權臣不少,但是像楊國忠這樣既無能又無才的卑劣之人,還真就不多。唐朝宰相李林甫也被人稱之為奸臣,但是李林甫軍事和政治上的能力,卻遠勝楊國忠千百倍。
參考資料:
《楊國忠》
《開元天寶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