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楚的“三戶”是哪三戶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句話記載在太史公的《史記》中。當時的背景是範增投奔項梁,向項梁分析了陳勝起義注定失敗:因為楚南王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陳勝沒有立楚國人為王,而是自稱為王,是以幹不長。居鄛人範增……往說項梁曰:“陳勝敗固當。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曰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今陳勝首事,不立楚後而自立,其勢不長。“(《史記》)追根溯源,說這句話的人是楚南公,一位陰陽家,說話留懸念是他們這一家的特點。是以,這裡的“三戶“也被解讀出不同的說法

為什麼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楚的“三戶”是哪三戶

第一種說法:三戶指的是楚國三大家族楚國有三大家族:昭氏、屈氏和景氏。昭、屈和景是他們的氏。姓表示血統,從姓裡面分出去的小家族,混得好了,可以給自己取個氏,表示地位。屈氏,是楚武王兒子芈熊瑕的後代,封于屈地(現秭歸縣東);景氏,是楚平王長庶子芈熊子西的後代,是楚國令尹;昭氏,是楚昭王庶子芈熊子良的後代。這三個大家族既有正統,又有實力,是以隻要有他們在,秦國必亡。

為什麼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楚的“三戶”是哪三戶

第二種說法:三戶指的是地名“三戶”在《左傳》和《括地志》中就出現過:“以畀楚師于三戶”(《左傳》)“濁漳水又東經葛公亭北,經三戶峽,為三戶津,在相州滏陽縣界。”(《括地志》)後來,有學者考證,三戶就在今天河南省南陽市淅川、西峽一帶。狂士範蠡,就是三戶人,《史記》中有記載。巧的是,項羽也正是在三戶這裡,打敗了秦國章邯大軍,很快秦國滅亡。《史記》中也有明确記載。“項羽使蒲将軍日夜引兵度三戶,軍漳南,與秦戰,再破之。” (《史記》)

為什麼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楚的“三戶”是哪三戶

第三種說法:三戶就是虛指楚國百姓秦國滅六國,楚國人是很大仇恨的。當年楚懷王與秦昭襄王在武關會盟(即友好商談),秦昭襄王幹了一件違反國際慣例的事兒:直接将楚懷王扣押,脅迫讓楚國割地。而且将楚懷王扣押了三年,直到楚懷王去世。這對于楚國人來說是喪權辱國的。是以,這裡的“三戶”指的是,隻要有楚國的百姓在,哪怕隻有幾戶人家,也一定會為楚國報仇,亡了秦國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