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類史上最大的圍殲戰,導緻人類曆史被改變

曆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将來的回聲,是将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二戰的基輔戰役,是人類曆史上最大的一場圍殲戰,納粹德國閃擊蘇聯,導緻蘇聯紅軍近70萬大軍在基輔附近被圍殲,創造了世界戰争史的一個奇迹,然而,就是這場戰役,導緻了蘇德戰争乃至二戰的逆轉,成為德國最終失敗的重要原因。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人類史上最大的圍殲戰,導緻人類曆史被改變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發動了“巴巴羅薩計劃”,閃擊蘇聯。

蘇聯紅軍在戰争初期猝不及防,被納粹德國的裝甲部隊迅速突破,蘇聯紅軍在戰争初期就被消滅了大量的部隊,被摧毀了大量的技術裝備。

具體統計,蘇德戰争開始僅天,蘇聯紅軍就損失了近四千架戰機,以及數以萬計的火炮和坦克。

比如明斯克戰役,隻打了短短半個月,但蘇聯紅軍卻戰死8萬多人,失蹤5萬多人,被俘近30萬人,整個西方面軍團滅!

在納粹德國的閃電攻勢下,蘇聯人根本無法阻止有效防禦,1941年7月7日,德軍對烏克蘭重鎮基輔展開了進攻,著名的“基輔戰役”開始了。

德國人迅速突破了基輔周圍的防禦陣地,迂回包抄到蘇軍後方,蘇軍想要組織有效抵抗,但根本來不及。

1941年9月16日,德軍古德裡安與馮@克萊斯特的裝甲部隊在基輔後方會師,象征着基輔被徹底包圍。

在包圍圈中,至少有55萬蘇聯紅軍,這幾乎是整個西南方面軍(當時蘇聯全國一般保持五到六個方面軍)!

人類史上最大的圍殲戰,導緻人類曆史被改變

在面對德國人的閃電攻勢時,斯大林最初拒絕基輔蘇軍突圍,後來指令有所修改,但此時為時已晚。

包圍圈内的五六十萬蘇聯紅軍部隊已經插翅難逃。

1941年9月26日,經過殘酷而激烈的戰鬥,基輔戰役結束。

蘇聯西南方面軍全軍覆沒,方面軍司令員以及整個指揮機關全滅!

蘇軍被俘多達66萬5千人,這是人類曆史上規模最大戰鬥最為慘烈的圍殲戰!

但是,就是這樣一場本該被載入史冊的勝利,卻成為了納粹德國失敗的重要原因,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為了圍殲蘇聯西南方面軍,希特勒調動了本打算進攻莫斯科的古德裡安裝甲部隊南下!

古德裡安指揮的第二裝甲集團軍是納粹德國裝甲兵團的精銳,是閃電戰的急先鋒,也是希特勒最為看重的部隊之一。

最初,古德裡安的部隊隸屬德國中央集團軍群,負責對莫斯科方向的主攻。

在蘇德戰争初期,古德裡安的裝甲兵團所向披靡,一路突破到蘇聯軍事重鎮斯摩棱斯克,8月初,殲滅蘇聯紅軍斯摩棱斯克集團軍及增援部隊。

假如此時希特勒對古德裡安稍作補充,一鼓作氣在冬季來臨之前突擊到莫斯科,此時還沒有來得及在莫斯科組織有效防禦的斯大林很可能就會失去自己的首都。

但是,希特勒再次犯了一個緻命的錯誤:他竟然指令古德裡安放棄攻擊莫斯科,轉而南下參加基輔戰役!

人類史上最大的圍殲戰,導緻人類曆史被改變

古德裡安的南下雖然加強了德國南部的軍事力量,圍殲了蘇聯的西南方面軍,但是,恰恰就是古德裡安南下的這近兩個月時間中,斯大林調兵遣将,在莫斯科周圍修築了堅固的防禦陣地,同時,調集了大批生力軍和後備部隊參加對莫斯科的防禦。

古德裡安最初拒絕南下,但他無法抗拒最高統帥的指令。當古德裡安結束基輔戰役,9月底回到北部戰線,再向莫斯科突進的時候,他發現,天氣已經無比糟糕,而蘇聯紅軍的遠東精銳部隊和新組建的防禦部隊則層出不窮,源源不斷,最終,納粹兵敗莫斯科!

德國人低估了蘇聯人的頑強以及組織動員潛力,蘇聯人在蘇德戰争期間傷亡了近3000萬部隊,但是,蘇聯人卻動員了1000多萬正規軍以及4000萬預備役。

面對蘇聯雄厚的人力資源和強大的動員能力,德國軍隊的品質優勢被大大抵消。

納粹德國想要赢得對蘇戰争,唯一的辦法就是在戰役最初的半年之内奪權蘇聯西部絕大多數的精華地區,而要實作這一戰略意圖,時間無疑是最寶貴的财富。

但希特勒的很多軍事指揮,恰恰是在浪費時間,相對于基輔方向,莫斯科無疑更具政治意義和戰略意義。

正如戰後西方軍事評論家說的那樣:“德軍赢得了戰争史上最大的殲滅戰,卻失去了戰争史上最大的戰争。”

基輔戰役從某種程度改變了人類曆史。

人類史上最大的圍殲戰,導緻人類曆史被改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