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43年,八路軍三小時殲敵180人,岡村甯次被打臉,怒斃隊長

太平洋戰争爆發後,侵華日軍加緊對根據地的掃蕩,以實作“以戰養戰”的侵略目标。尤其是岡村甯次擔任華北派遣軍總司令後,制訂了三光政策和囚籠戰術,妄圖消滅八路軍和敵後抗日根據地。

日軍廣修碉堡作為支撐點,再以公路為線,将根據地分割成一小塊一小塊,限制八路軍的機動,然後集中兵力反複掃蕩,尋殲八路軍主力,一時之間,華北日僞軍和漢奸的氣焰十分嚣張。

1943年10月,八路軍129師386旅下屬16團奉命前往延安,路過韓略村時,率隊的旅長王近山發現公路上每天都有日軍車隊經過。正好地下黨通過僞軍搞到了最新情報,後天有一股大太君要路過韓略村,王近山下決心幹他一家夥,到嘴邊的肉沒有不吃的道理。

原來岡村甯次正在這一帶搞“山嶽剿共實驗區”,摸索對付八路軍的有效戰術。而韓略村屬于實驗區後方,日軍認為比較安全,車輛調動頻繁,也沒有配備較強的武裝力量進行押運。

1943年,八路軍三小時殲敵180人,岡村甯次被打臉,怒斃隊長

王近山親自對地形進行了偵察,發現有一段公路兩側都是七、八米高的峭壁,敵人不容易攀登卻不妨礙我軍沖下去,再往後又是大片的青紗帳,十分有利于部隊的隐蔽。

韓略村附近有日軍的一座大型碉堡,駐有日僞軍一個小隊40多人,配備有輕重機槍,負責保衛公路的暢通。王近山手裡沒有火炮,攻打碉堡也許有點吃力,但阻止他們出援還是有把握的。

24日淩晨,16團進入伏擊陣地耐心等待日軍上鈎。日軍的車隊平時8點多就會路過,今天卻沒有按時出現,有些戰士開始着急起來,擔心白忙活一場,幹部們輕聲提醒大家沉住氣。

終于,一隊汽車由遠及近駛了過來,十輛大卡車外加三輛小汽車,看來帶隊日軍的官還不小呢,是條很肥的大魚,戰士們摩拳擦掌,準備讓日軍大官好好享受一下八路軍的款待。

1943年,八路軍三小時殲敵180人,岡村甯次被打臉,怒斃隊長

等車隊駛入伏擊圈,王近山一聲令下,擲彈筒首先開火,将車隊首尾的汽車擊毀,使整個車隊不得不停下來,然後八路軍的子彈雨點般落下來,汽車輪胎和擋風玻璃紛紛被擊中,想開也開不起來。

這股日軍的反應還真快,馬上從車廂裡跳下來,有的趴在車底,有的滾進公路邊的水溝裡,組織輕重機槍向八路軍還擊。一看他們就是訓練有素的老日軍,對付他們一定要快,不然等援軍趕到,這仗就爛了。

30多名日軍在軍官的組織下,企圖打開缺口,向韓略村碉堡方向突圍。王近山連忙讓預備隊出擊,堵住敵人的去路。這夥日軍見無機可趁,隻好退回公路邊負隅頑抗。

韓略村碉堡裡的日軍小隊長聽到槍聲後,一開始打算出去救援,可他們很快發現戰鬥的規模超出了想象,八路軍至少有幾百人,碉堡守軍最多隻能派出十幾、二十人,這不是羊入虎口嗎?

可是如果不救援的話,上級肯定要怪罪自己,這是個兩難的選擇。最後日軍小隊長決定還是要派人救援,但一遇到阻擊就撤回來,至少要保證碉堡不會被八路軍趁機端掉。

1943年,八路軍三小時殲敵180人,岡村甯次被打臉,怒斃隊長

戰鬥進行了一個多小時,再拖下去日軍的援軍不一定什麼時候就來了,王近山指令擲彈筒和重機槍壓制住敵人的火力,讓戰士們發起沖鋒,盡快用刺刀解決戰鬥。

随着沖鋒号的吹響,16團的勇士們端起刺刀槍撲向公路上的日軍。班長趙振玉帶着戰士從峭壁上飛身躍下,沖到日軍的重機槍前,刺當機槍手,然後掉轉機槍向敵人開火。

其他戰士用集束手榴彈和炸藥包把汽車一輛接一輛炸毀,與日軍拼起了刺刀。戰士們發現這股日軍的軍事技術很強,配備手槍的特别多,似乎有不少人是軍官。

打的就是日軍軍官,16團戰士幾個圍一個,刺刀上下翻飛,很快解決了殘餘的日軍。戰至中午(到戰争結束,前後不過三小),180多名日軍全部被殲,隻逃走了3個,繳獲1挺重機槍、2挺輕機槍、2具擲彈筒,還有一大批日軍的檔案。

打掃完戰場,王近山率領16團迅速消失在茫茫青紗帳裡,隻留下滿地的日軍屍體和汽車殘骸。一場日軍眼皮底下的伏擊戰順利完成,戰果之豐厚卻超出了王近山和16團戰士的預期。

原來,這股日軍是岡村甯次組織的“軍官觀戰團”,包括2名聯隊長及120名大隊、中隊級軍官,其餘60多名日軍是保護他們的1個小隊。

1943年,八路軍三小時殲敵180人,岡村甯次被打臉,怒斃隊長

岡村甯次對自己創造的“鐵滾式三層陣地新戰法”非常得意,專門組織這些步兵學校的軍官前來參觀學習,希望他們能将這種戰法帶到各地,殺一殺八路軍的威風。

可沒想到,這麼寶貝的“軍官觀戰團”竟然在剿共模範區被八路軍全殲,這是在岡村甯次的臉上狠狠抽了一巴掌,讓這位剿共專家怎麼下得了台?

岡村甯次當天下午就派出六架偵察機,全方位搜尋伏擊的八路軍,又從前線調回兩個聯隊。岡村甯次向前線指揮官下令:哪怕拼光這兩個聯隊,也要消滅這支八路軍。

而王近山此時已經帶着部隊穿過封鎖線,繼續向延安開進,他也沒想到自己随手打的這場伏擊戰,已經把岡村甯次的“鐵滾式三層陣地新戰法”攪得天翻地覆。

兩個聯隊的日軍加十幾架飛機來回掃蕩了好幾圈,連八路軍的影子也沒看到,岡村甯次隻好把氣出在韓略村碉堡的日軍小隊長身上,以失職和救援不力的罪名将他槍斃。

1943年,八路軍三小時殲敵180人,岡村甯次被打臉,怒斃隊長

韓略村伏擊戰的規模雖然不大,卻意義十分深遠,深受歡迎的電視劇《亮劍》就是以王近山及韓略村伏擊戰為原型,一次消滅上百名日本軍官,即使在正面戰場上也是極其罕見的。

在國民黨軍隊的戰報裡,擊斃中隊長、小隊長級别的日本軍官都是一件值得誇耀的戰功。而韓略村伏擊戰擊斃了兩名日軍聯隊長,可見戰果有多大,等于幹掉了一個日軍旅團的基本指揮隊伍。整個抗戰曆史上,這樣的戰鬥是絕無僅有的。

16團數百名官兵穿行于日軍重點掃蕩區域,不但沒有讓日軍察覺,而且還能組織一場大規模的伏擊戰,證明八路軍在地下黨和人民群衆的配合下,完全有能力打破日軍的囚籠政策。

岡村甯次這個反遊擊戰專家不但拿八路軍無可奈何,反而讓八路軍縱橫華北地區,到抗戰結束時已經發展到50萬兵力。蔣介石後來還請岡村甯次當顧問,難道是想學習他的失敗經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