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建國後,粟裕麾下4員大将被偉人調走,從此走向了新的戰場

古人雲: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新中國成立的第二天,蘇聯首先向我國發來賀電,承認我黨地位。盡管這樣,我們新中國建立之初,國家正處于百廢待興的關鍵時刻,擺在我們面前的最大難題,是如何打破帝國主義的層層封鎖。為此,外交工作就提到了重要日程上來,由于新中國建立之初,我國人才匮乏,一時間找不到合适的外交官,為此,周總理焦急萬分,就在這時,偉人一錘定音,要從軍隊裡選人,并且親自點将。

建國後,粟裕麾下4員大将被偉人調走,從此走向了新的戰場

最先調走的就是粟裕大将麾下的四位主将,有人問了,粟裕大将麾下的将軍打仗水準相當高,讓他們陡然去搞外交,豈不是“趕鴨子上架”嗎?嘿,你不清楚解放軍裡面那些将軍們,有些不僅能武,而且更能文,文武雙全。

比如電視劇《亮劍》裡面的趙剛,一開始為獨立團的政委,雖說是燕京大學的高才生,然而李雲龍不稀罕,“又來了一個白面書生”,誰曾想到戰場上“百步穿楊”的絕招,讓李雲龍刮目相看,後來,趙剛擔任起軍隊政工主官。

那麼,粟裕大将麾下的四位主将,究竟實力有多強,能讓偉人親自點将?

建國後,粟裕麾下4員大将被偉人調走,從此走向了新的戰場

衆所周知,粟裕的三野實力雄厚,戰場上所向披靡,令國軍聞風喪膽。俗話說,強将手下無弱兵,首先,第一位走向你的是兵團副政委姬鵬飛,他的祖籍是山西臨晉,1931年參加過甯都的暴動起義,後來擔任我軍團軍醫處處長,在多場戰役中,展現了軍人不怕犧牲、一往無前的革命精神,多次在戰場上冒着槍林彈雨救助傷兵,後來調任軍團衛生部長和衛生保健局副局長等職,一路上救治了不少傷兵。

在長征大軍會師陝北後,姬鵬飛出任總部衛生部部長,抗戰時,他到安徽根據地從事衛生工作。1940年,轉行開始擔任軍區政委等要職,幫助軍隊在江蘇立足,堅持武裝鬥争,積極采用靈活機動的戰術,将蘇北、蘇中、蘇南連成一片,為抗戰勝利立下了不小的功勞。

解放戰争時期,姬鵬飛出任縱隊司令和兵團政委,蘇中七戰七捷,就有他和粟裕的互相配合的功勞。除此之外,還取得了淮海戰役的勝利,是我軍軍政全能的優秀指揮員。

建國後,粟裕麾下4員大将被偉人調走,從此走向了新的戰場

1949年11月,姬鵬飛得知被突然調到外交部任職,他一開始是拒絕的,作為一個常年征戰沙場的老兵,對這種“嘴上功夫”的工作是有點擔心的,他是這四位當中“意見”最大的一個,還專門為此跑到粟裕跟前說情。

看到常年配合默契的部下,粟裕也是難舍,但大局面前粟裕隻說了一句話:你是軍人,軍人就以服從指令為天職,沒有任何選擇。

建國後,粟裕麾下4員大将被偉人調走,從此走向了新的戰場

姬鵬飛這才豁然開朗,接受了組織上的安排。随後,他擔任我國外交部副部長、部長職務長達二十年,成為首任駐德國特命全權大使,在外交戰線上,姬鵬飛做出了可圈可點的成就,顯然,偉人看人的眼光還是相當準的。

袁仲賢是偉人點将的第二位,當時他正在擔任警備司令。袁仲賢出生在湖南長沙,他是科班出身,黃埔軍校第一期的畢業生,有文憑,南昌起義後到蘇聯留學深造,回國後先後到廣東和湖南參加工作。

建國後,粟裕麾下4員大将被偉人調走,從此走向了新的戰場

抗日戰争爆發後,1938年袁仲賢被派到山東抗日前線,為鞏固和發展山東抗日根據地,他出生入死,一往直前。

到了解放戰争時,袁仲賢已擔任兵團政委,緊密配合粟裕大将,在淮海和渡江戰役中立下了戰功,解放軍占領了老蔣的總統府,南京回到人民的懷抱,袁仲賢被任命為警備區司令,因為他有學識,也是一位身經百戰的老兵,是以才被點将,出任駐印度大使。

任職外交工作期間,袁仲賢一切聽從組織的安排和調遣,為了國家和人民義不容辭,受到了總理等上司人的一緻贊賞和好評。

第三位就是開國中将譚希林。譚希林資曆深,黃埔軍校的五期生,跟随偉人參加了秋收起義,建立了井岡山根據地,走完了艱苦卓絕的萬裡長征,是以,偉人對他百折不撓的性格特别熟悉,十分欣賞,是以,就點了他的将。

建國後,粟裕麾下4員大将被偉人調走,從此走向了新的戰場

在抗日戰争時期,譚希林出任司令部參謀長和軍事部長等職務,參加了華中的一系列反掃蕩戰争,并在1949年解放青島中功勳赫赫,于1950年被點将走向外交戰線,擔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四年,回國後再次到部隊工作,1955年被授予開國中将,任北京軍區副司令。

最後一位向我們走來的是韓念龍,當時是上海警備司令部副政委。他25歲時參加革命,第二年加入了黨的組織,革命年代,他長期奮戰在軍隊政工戰線上,解放戰争時,他擔任軍政委和上海警備司令部副政委職務。

韓念龍的亮點不僅是政治工作,而且他的科班更适合外交工作,他原名蔡仁元,貴州仁懷人,因為追求理想,到上海求學,主攻美國經濟,這一點,他比别人有優勢。

建國後,粟裕麾下4員大将被偉人調走,從此走向了新的戰場

1949年12月,韓念龍開始了外交領域,一幹就是40年,擔任過駐巴基斯坦、瑞典的外交大使。1958年完成任務回國。後來擔任外交部辦公廳主任和副部長等職,直到1994年84歲時才離職休養。

由此可見,這四位被偉人親自點将的三野名将,都是解放軍的進階将領,他們曾為了革命戎馬一生,建國後聽從黨的号令,為了國家和人民再次奔赴新的戰場,他們不怕艱難困苦,敢于迎難而上,他們的一生都是輝煌而又驕傲,讓我們向他們緻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