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祿曾:上甘嶺坑道唯一女兵,後在紐約餐館被當時美戰俘一眼認出

我們都知道上甘嶺戰役是抗美援朝戰争中最為著名也最為艱苦的一場戰役。雙方投入軍力超過十萬,持續43天,傷亡各一萬餘人,其慘烈程度超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正是因為這一戰,迫使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基本勢力範圍限制在三八線以南,從此他們徹底認識到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的骁勇善戰,這一戰也湧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比如我們課本裡學到的黃繼光,孫占元,他們是新中國最可敬的人。

劉祿曾:上甘嶺坑道唯一女兵,後在紐約餐館被當時美戰俘一眼認出

以前的固有印象裡,在戰場拼殺的都是男性,然而,事實并不是那樣,今天就說說一位抗美援朝的志願軍女兵,她的名字叫劉祿曾,家中是極有錢的,她父親是上海的銀行主管,這姑娘1928年生于上海,小姑娘大學讀的是東吳大學,法律專業,畢業後有着安穩富裕的前途,可是我們的劉祿曾并不這麼想,她從不認為女孩子就必須要坐辦公室,做文職,她是個不愛紅裝愛武裝的,正巧,畢業的第二年北韓戰争爆發,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中華兒女踴躍參軍立志保家衛國,這裡面就有我們的劉祿曾,上海的富家千金,投筆從戎上戰場這姑娘膽大、有志氣。

劉祿曾:上甘嶺坑道唯一女兵,後在紐約餐館被當時美戰俘一眼認出

劉祿曾如願成為一名志願軍女戰士,跟随部隊來到北韓,憑借自己紮實的英語功底,她成了一名翻譯。北韓的寒冷是她沒有體會過的,遍地硝煙血肉模糊是她平生第一次見到,陰冷的坑道裡隻有鋪在地上的一點稻草,這就是她的工作環境,但她不畏懼,堅定地共産主義信念是這個姑娘堅持的動力,她和同志們夜以繼日的翻譯着繳獲的美軍資料,并負責做與戰俘的溝通工作。

劉祿曾:上甘嶺坑道唯一女兵,後在紐約餐館被當時美戰俘一眼認出

上甘嶺上炮火連天,她巋然不動。有一次,有一批抓獲的戰俘中有一個名叫詹姆斯·伯特納的美國士兵,态度十分惡劣,并且威脅志願軍戰士,他曾經犯過法,不要輕易招惹他。劉祿曾聽說了此事,主動找到柏特納,經過細心的交流,她發現,對面是個很自卑的男人,她同他講道理,你本就犯了罪,你來北韓戰場殺人,你犯的罪會更嚴重,騙你說可以抵罪的人,才是要把你變成罪大惡極的人。

劉祿曾:上甘嶺坑道唯一女兵,後在紐約餐館被當時美戰俘一眼認出

伯特納那不是傻子,他聽完這番道理,對自己做了反思,從此畢恭畢敬,并很快交代了自己的問題,還有很多難剃頭的戰俘也是在劉祿曾的耐心勸告之下改變了态度,劉祿曾也成為業内的專業人物。因為負責翻譯工作做得十分出色,當時的停戰談判達成協定也是劉祿曾在戰場上對所謂的聯合國軍翻譯播報的。

劉祿曾:上甘嶺坑道唯一女兵,後在紐約餐館被當時美戰俘一眼認出

後來抗美援朝戰争取得勝利,劉祿曾随志願軍大部隊回國,後來她也有了自己的工作,成了中國國際旅行社的一名經理,1979年,她到美國出差,在紐約的一家餐館遇到了一個男人搭讪,“女士,您姓劉嗎?”劉祿曾很緊張,不知道對方出于什麼目的,警覺地看着他,來人接着介紹“我是詹姆斯·伯特納啊,在北韓戰場上你給我上了很重要的一課”,她的腦海裡立刻浮現出了桀骜不馴的那個喊着我曾經犯過法的男人。

劉祿曾:上甘嶺坑道唯一女兵,後在紐約餐館被當時美戰俘一眼認出

原來詹姆斯·伯特納後來被釋放回國,聽了劉祿曾的開導自己努力創業,她吃飯的這家餐館就是詹姆斯·伯特納開的。劉祿曾笑了,詹姆斯·伯特納也笑了,誰也沒想到時隔26年戰場上的雙方還能這樣見面暢談,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