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曾擔任紅二方面軍副總指揮的蕭克上将,很多對二方面軍戰史不少非常了解的同學會說,蕭克沒打什麼仗,怎麼就莫名其妙當上了副總指揮。這種論調的形成也并不奇怪,畢竟現在的紅軍題材曆史劇大多以紅一方面軍戰史為主線,最近期的以紅二方面軍戰史為主線電視劇《雄關漫道》還是16年前的作品。

電視劇《雄關漫道》劇照
其實,僅就1934年10月紅二、六軍團會師後,經營湘鄂川黔根據地的一年時間裡,就先後取得了十萬坪谷地、陳家河桃子溪、忠堡和闆栗園四次殲滅戰性質的大捷。雖然這四次大捷大都是由賀龍和蕭克合作指揮,很難區分具體誰的功勞更大,但其中的桃子溪追殲戰卻是由蕭克單獨指揮的一次戰例,從中可以看出蕭克在師級運動戰指揮方面是确實有些兩把刷子的。
1935年4月12日下午,紅二、六軍團在湘鄂川黔第二次反圍剿中,在桑植縣陳家河鎮與蔣軍第58師172旅遭遇。經過持續一天的激戰,到次日第172旅被紅軍全殲,旅長李延齡(字回齡)、第343團團長王斌瑞被擊斃,第344團團長孫芳蘭(号馥庭,黃埔四期)和旅參謀長魏猷堂被活捉,後來成為二方面軍随軍學校的教員。紅軍随後乘勝追擊,又擊潰了走另一路的第174旅347團和新兵營。
第58師是蔣軍收編的一支北洋軍降軍,轄二個師四個團,曾長期在鄂豫皖蘇區與紅四方面軍、紅25軍作戰,這次跑到湘西來,可以說是人生地不熟。師長陳耀漢親率第58師直屬隊、第174旅旅部和第348團走在第172旅的後面,接到李延齡與紅軍交火的電報告急,陳耀漢急忙趕去增援,結果走到半路上才得知第172旅已經覆滅。
《雄關漫道》中被俘的第172旅參謀長魏猷堂
陳耀漢這個人指揮能力其實不太行,他最擅長的就是一發現危險馬上就跑,這也是他在鄂豫皖蘇區作戰多年能一直儲存全師的秘訣。由于不知道前面還有多少紅軍,陳耀漢害怕會中紅軍埋伏,也就顧不得老部下李延齡的死活了,立即率部向南逃竄,想向剛攻占湘鄂川黔蘇區首府塔卧的川軍第26師郭汝棟部靠攏。
再說時任紅六軍團長的蕭克,在審問陳家河的俘虜兵時,得知原來第58師師部和第174旅還在後面,他正确判斷出敵人經此一敗,餘部必然不敢來戰而是選擇逃跑,便親率六軍團第17師51團、18師53團向南追擊。部隊追了兩天,翻過一座大山,一直追到距離陳家河八十公裡的桃子溪地區,距離桃子溪不遠有個小村叫桃窩,是個适合大軍宿營的好地方。
當天下午正好剛下過雨,空氣中霧氣彌漫,紅軍的前衛部隊向蕭克報告:發現前面的河水渾濁不堪。蕭克思索道,這條河發源地賀老總老家桑植,是一條清水河,眼下又剛下過大雨,路上也沒有什麼行人,如果不是有很多人剛徒涉過河,河水怎麼會如此渾濁呢?他又親自下水去檢視,發現河底泥沙中有不少腳印痕迹,正是指向桃窩方向。
抗戰初期的蕭克
蕭克由此準确判斷出,敵人必然剛過去沒多久,且他們也絕對想不到紅軍會來得如此之快,所謂兵貴神速、戰機難尋,盡管手中隻有兩個團約2000人的兵力,比敵人總兵力稍少些(事後才證明陳耀漢手中有4000餘人),蕭克還是決定趁敵人立足未穩之時發起攻擊。
正如蕭克所預料的那樣,陳耀漢這會也剛到桃窩沒多久,由于認為跑了三天,紅軍不會再跟過來,他的部隊居然連最基本的防禦工事也沒做,警戒線也沒怎麼布置。加上桃窩再往外又是幾座大山,不适合晚上通過,陳耀漢便大膽地下令就地宿營過夜,并把他的師部桃窩村背後的一個石頭高地上。
蕭克将部隊展開,待天色逐漸變黑之後開始進攻,這時天上忽然下起傾盆大雨,按理說按照正規軍事條例,天黑又下雨,是不太适合進行交戰的,但這麼好的機會就在眼前,又怎能放棄?部隊向其推進後,很快抓住了正在桃窩外架設電話線的第58師通訊兵,通過對其突擊審問,紅軍很快掌握了第58師各部的位置及陳耀漢師部的所在地。
反圍剿中的陳家河-桃子溪戰役地圖
一陣槍響之後,紅軍主攻部隊沖進桃窩村,與敵人展開混戰。第58師官兵們猝不及防,頓時亂作一團,很多人還沒來得及沖出防務,就當了俘虜。一股敵人還想搞個反突擊反撲一下,紅軍某團副營長羅章看見,立即抓了幾個手榴彈沖上去,大喝一聲:“跟我來!”一下子就把敵人喊懵了,其他人跟着一上,一下子就把敵人的這次反擊給沖垮了。
黑夜中,伴随着嘩嘩的下雨聲,桃窩村村裡村外都是紅軍戰士的“快繳槍”的喊聲,大部分蔣軍官兵都乖乖做了俘虜。敵人的機槍營長還沒來得及穿好衣服就在屋内被俘,跟着他一起被俘的還有十九挺都還沒投入戰鬥的輕重機槍。最後,紅軍共俘獲了大約兩個團的蔣軍,但也有第58師174旅旅長張鏡明等不少人在夜幕的掩護下得以逃出戰場。
第58師長陳耀漢和他的參謀長周植先則被紅軍團團圍困在那個石頭高地上,眼看紅軍即将攻上高地,陳耀漢一面命他的警衛連與紅軍搏鬥,一面萬念俱灰,舉起手槍自盡。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陳耀漢的副官陳忠奪下手槍,把師長猛地推下高地,随後陳忠自己也和幾個警衛員一起順着山坡滾了下去。就這樣,陳耀漢僥幸得以逃脫,不過腳背上也中了一槍。
《雄關漫道》中的58師師長陳耀漢
到天亮時,隻有陳耀漢的少将參謀長周植先還帶着40多個人守在石頭高地上,眼看戰鬥快打完了,他們一晚上還沒吃飯呢,肚子餓的咕咕直叫,因為是穿的膠底鞋,想爬下來投降又下不來。紅軍戰士們又好氣又好像,最後還是派人爬上去,用繩子把這幫人一個一個得放下來。周植先由于有傷在身,幾天後便因傷重不治而身亡。
陳家河-桃子溪的勝利對于紅二、六軍團來說意義非凡這是湘鄂川黔蘇區第二次反圍剿以來紅軍首次殲滅蔣軍一個整師,基本扭轉了反圍剿的整體形勢。紅軍除了斃傷俘蔣軍3000餘人、繳獲長短槍支2000支外,還破天荒地在桃子溪繳獲了第58師師屬炮兵營的2門山炮,這2門山炮在之後的忠堡戰鬥攻堅階段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其中的一門還跟着紅軍一路長征到了陝北,至今被安排在首都軍事博物館裡供人瞻仰。
正如上文所說,桃子溪追殲戰的勝利,也是蕭克優秀的前線臨時決斷能力的一次展現,雖然在指揮到軍一級層面時,蕭克在解放戰争中的大同集甯張家口戰役、熱河保衛戰中均表現不是非常理想,但在紅軍時期的師團級别的戰鬥指揮中,蕭克表現得還是比較拿手的,以後有機會筆者也會來聊聊其他紅軍時期蕭克單獨指揮的戰例。
蕭克在桃子溪繳獲的這門山炮成為紅軍唯一帶到陝北
最後要提一筆的是,第58師師長陳耀漢僥幸突圍後,在蔣軍後方醫院躺了十多天,随後被解除軍職。蔣氏将該師殘部第174旅和黃埔一期生俞濟時帶領的六個浙江保安團合編為新的低第58師,該師即為日後的蔣軍五大主力之一的第74軍的三個師之一,和陳耀漢一樣生還的旅長張鏡明,因為不是俞濟時親信,很快也被排擠出74軍,這些當然都是後話。
最最後,筆者這裡還要BB幾句,這幾句沒敢發在其他地方,《雄關漫道》這部劇似乎刻意淡化蕭克的存在,就拿桃子溪戰鬥的決策過程來說,你看了會感覺完全沒蕭克啥事,拍闆是賀老總拍的,發現戰機的則居然是兩個劇中原創的虛構人物,是不是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