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做效果廣告的時候,甲方說創意要蹭熱點,我覺得這是小菜一碟,因為我在《暴走大事件》做了三年多編劇,玩轉熱點對我來說這不是有手就行的事?誰能想到就一條腳本能改一個禮拜,甲方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賣點感受不深”。
01
賣點為什麼要會蹭熱點?
一開始也抱怨過甲方,覺得他們不懂創意,對他們的指手畫腳很不滿意,但沒辦法,優秀打勞工的準則就是:盡量完成甲方的各種要求。
等做了一段時間效果廣告之後才發現,是我幼稚了,效果廣告,首先得先講效果,其次才思考創意、創新等廣告形式,沒有效果的創意是無根之木,可以做很好看的樹雕,但長不大,不開花,收獲不了果實。
是以後來,做了無數個蹭熱點的效果廣告之後也逐漸摸出了一些門道,說不上金律良言,也不是什麼武功秘籍,純粹是一個老編劇的小思考,在這裡就分享給大家,大家覺得我講得對,就點點贊,覺得講的是什麼垃圾,就當随便看看,廢話不多說,直接上幹貨。
再多唠一句啊,我雖然是個編劇,但我的創作風格卻是理科風格,喜歡把一切抽象的,形而上的概念給具象化,資料化,尤其是效果廣告,到後面大家會發現咱這個系列的風格就是把效果廣告創作的所有點錨定成一個個的量,我們每一次創作,都要先逐個确定定量,然後在變量上去調優,調出一條最能起量的創意來,這也是我的效果廣告創作思路。
那麼,我們想學會蹭熱點之前,先深度思考一下,我們蹭熱點的目的是什麼?那怎麼證明你是深度思考過的?就是你的答案是不是一個無限趨近于問題本質的客觀陳述,并且能在多大的範圍内得到驗證。
我們發現了,蹭熱點的本質是通過提高觀衆緣和網感來赢得觀衆。
為什麼要提高觀衆緣?
因為熱點是兩個陌生人之間的連結。熱點起到的第一個作用,就是“媒介”,我們學過化學的都知道,要讓兩個極難發生反應的物質發生反應,除了特定的條件以外,一定要加入反應酶。
對于大多數觀衆來說,我們就是臭不要臉打廣告的,要讓我們跟觀衆發生反應,同樣也需要酶,而這個酶,我們通常可以用熱點做酶,大家想想,為什麼特别喜歡搭讪的外國人勾搭的第一句話通常是跟天氣有關?因為天氣就是個随處可見的熱點,是個最好用的酶。
為什麼要提高網感?
因為産品跟熱點發生關聯後能改善觀衆對該款産品的潛意識認知。
我接觸過很多産品,會發現一些老IP或老産品經常要求蹭熱點,像傳奇類,帝國類,三國類等等。使用者表面上喜歡這些經典懷舊題材,實際上他們想玩的是一直有人維護,有更新,與時俱進的經典懷舊題材,而蹭熱點就是給這些使用者一個信号:我們的産品一直有在更新,你看,我還懂什麼叫張同學咧。
其實這兩個重點講的都是如何跟觀衆拉近距離,我們通過熱點打動觀衆,拉近商家跟觀衆的距離,達到跟觀衆成為朋友的目的,跟觀衆成為朋友是成交(下載下傳)的第一步。
大家了解了為什麼要蹭熱點了可能馬上就要躍躍欲試,這時候先給大家潑一盆冷水,大家是否還記得,上第一堂化學課的時候很激動,想馬上點燃鎂條,玩玩碳酸鈣加鹽酸,但老師卻會先告訴你危險操作的後果和一些安全事宜?
蹭熱點也是一樣的,熱點是把雙刃劍,用得好能爆量,用不好号會沒。為此,我給大家整理了一個熱點品類表,大家一定要熟背這個表格,注意什麼熱點可以蹭,什麼熱點不能蹭:

如果學會了前面兩步,接下來就可以開始用熱點結合産品了。
02
熱點如何結合産品?
兩個大原則:
第一,一定要用上熱點的亮點
怎麼判斷亮點?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哪個元素更洗腦,能在廣告出現洗腦元素是爆量的前兆。
比如說,蹭張同學的熱點,亮點是什麼呢?三根手指頭洗手、鏡頭切換、嘎肉等都是亮點;蹭光劍變裝,那BGM和升格是亮點。
大家在刷抖音的時候最好養成一種思維,看到一個你感興趣的視訊,閉上眼睛,想想這個視訊唯一給你留下印象的是什麼,然後記下來到你的素材庫裡面,這個素材庫多了之後将會是你創作路上的搖錢樹。
第二,對熱點進行整活
觀衆不會想看把熱點元素原汁原味再翻拍一次的視訊,大量的純粹模仿會讓觀衆産生審美疲勞,同樣也違背了觀衆看熱點在于看熱點延伸的邊界的需求。
這個要素回答了很多同學内心深處的一個疑惑,觀衆們看熱點,究竟是看什麼呢?肯定是看熱鬧啊,看我們能如何花式玩轉這個熱點,又有怎麼樣的情緒表達。
那麼,蹭熱點具體我們怎麼操作呢?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是正向蹭熱點法
從熱點出發去結合産品,先發散熱點的創意,根據産品賣點一個個去比對創意。
比對原則為:創意點要麼是賣點的直接展示,要麼能跟賣點形成大家認可的因果關系。
比如說去年上半年最火的熱點——人類高品質男性,我們是這樣用正向蹭熱點法去玩轉的 :
首先我們對這個熱點用“層析法”去進行創意發散:
然後看現在所需要展現的素材賣點是什麼,貼合上去,比如我所接的《夢幻x遊》産品:
從層析法得到的表格裡我們能用到的創意有:夢幻西遊人類這個種族,挖寶挖到進階獸決定搞個群舞,或者改歌詞,亦或者抓寶寶,寶寶跳舞等等。
這種方法的利弊:
好處:熱點整活效果好,容易蹭到熱度(吸泛使用者效果更好);
弊端:不一定能用在核心賣點上;
第二種方法是反向蹭熱點法
從賣點出發,發散賣點的表達形式,把這些資訊用腦圖畫出來,尋找熱點,用熱點一個個去比對賣點展示;
比對原則:賣點展示要跟熱點完全貼合
比如說某個古風經營遊戲,賣點之一是女生都愛玩的古風經營手遊,那麼我們對這個賣點進行發散,把冷冰冰的賣點用具體的場景、動作、表達等形式去陳述出來:
然後我們對應這些陳述,找到相對的熱點,這樣就能把熱點緊緊地粘在賣點上面,這種方法的利弊:
好處:能緊跟投放要求,把核心賣點準确表達(吸大R效果更好);
弊端:不一定能利用到當下最熱的熱點。
好了,到此就講完如何結合産品蹭好一個熱點了,其實方法不是很難,關鍵是我們要清晰認識到為什麼我們要蹭熱點,不要盲目崇拜熱點的魔力。就講到這裡吧,後面我們會有一個系統講解效果廣告科學創作的内容,持續更新,敬請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