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讓三次配置設定的善良之光綿延不絕

街談

1月2日,西南民族大學大四學生謝洋(化名)求助媒體,想尋找資助其上學多年的一名杭州飛行員。

謝洋老家在黔東,家境貧寒,高一時的謝洋偶遇了徒步遊的“冰哥”。從那時起,冰哥就一直資助他。第一次,“冰哥”就掏出了1000元現金。後續,幾百幾百的助學金陸續彙到。謝洋上大學後,“冰哥”每年都會固定兩次彙錢作為助學金,平常也會打錢,寄點東西,但從來不留他的個人資訊。1月1日,“冰哥”又給謝洋轉了6000元助學金,并寫了一封很長的信鼓勵他,然後說:我的任務完成了。随後,冰哥删除了謝洋的微信。

最終,記者找到了“冰哥”。“冰哥”今年32歲,出生在福建一個偏遠縣城,從小跟着奶奶長大,家庭也不寬裕。到現在,“冰哥”說自己先後資助了七八位學生,都是等到大四快畢業的時候,就删除聯系方式。

“冰哥”其實也是一個愛的傳遞者。冰哥告訴記者,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也遇到過一位好心大哥幫助。幫完之後,對方就删除了聯系方式,之前隻說了一句,希望他在有能力時能夠幫助别人。他記住了這句話,并把愛傳遞下去,不求任何回報,甚至體面地從被幫助者的生活中消失。

不難想象,多年以前,幫助冰哥的人,就如一束光照亮了他的内心,這一簇火苗留在他的内心,照亮了謝洋。如今堅持找到恩人的謝洋,必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這個報不是報答冰哥,而是假以時日,自己強大起來,去幫助其他的弱者、貧者。善良的光就這樣綿延不絕。

這個世界最美好的事莫過于愛在循環,善良被傳遞。被幫助者強大後變為了新的幫助者,每一次的傳遞都會溫暖他人。善行彙聚在一起,就能讓社會中充滿更多的愛、同理心、同情心。

這正是當下提倡的第三次配置設定所需要的榜樣與精神力量。冰哥的所作所為,就是典型的第三次配置設定。

有别于初次配置設定和再配置設定,第三次配置設定主要由高收入人群在自願基礎上,以募集、捐贈和資助等慈善公益方式對社會資源和社會财富進行配置設定,是對初次配置設定和再配置設定的有益補充,有利于縮小社會差距,實作更合理的收入配置設定。

三次配置設定奉行“道德原則”,依靠的是“精神力量”,并獲得“精神升華”。人的快樂,并不隻是利己的,付出也會使自己快樂。馬斯洛需求層次中,最高層級就是自我實作的需求,有些人的自我實作是淩駕于他人之上,而高尚的人的自我實作是幫助人,從幫助他人中獲得發自内心的快樂。

某種程度上,人之是以成為人,正在于我們能夠“利他”。演化生物學巨擘愛德華·威爾遜在其著作《創世紀:從細胞到文明,社會的深層起源》中表達了這樣的觀點:對于群體而言,利他才能使群體獲得更大的優勢。威爾遜甚至認為,作為真社會性群體的人類,也正是受惠于此種利他的模式,才能在進化過程中超越我們其他靈長類近親,成為地球的主宰者。也正因為如此,我們的直覺,我們的文化,都天然地喜歡那些熱心、善良的人。

2021剛剛過去,這一年很多人都很難,但社會中有了更多的這些對他人的同情、幫助,我們對未來就能多些信心。不管是從身邊做起的減少碳排放,還是疫情封城之中的守望相助、同情恻隐,都會讓社會更加美好,讓艱難之中的人感受到希望,讓黑暗中的人眼中有光。 □劉遠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