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 趙珺
2022年1月6日,上海嘉定,王金虎如願以償地回到了親人身邊,喊出了那一句等待了近六十年的“媽媽”。
時間暫且倒回至2009年的4月初。時年46歲的王金虎,在一次與熟人的閑聊中,不知怎麼就談起了自己的身世。那時候,王金虎已從養父母口中得知,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受到當時時局的影響,有些家庭無力繼續撫養家中幼子,便隻得含淚将他們送走,而他便是這些小生命中的一員。雖然得知真相後的王金虎也萌生過尋找親身父母的念頭,但人海茫茫線索寥寥,縱然有心卻也不知從何找起。
不曾想,在這一次偶然的閑談間,他不僅知曉了自己被抱養前的名字“毛凡”,更是獲悉了自己來自于一千公裡外的上海市嘉定區。于是,同年“五一”黃金周,王金虎約上了18個與他有着相似經曆的同鄉,第一次踏上了前往疁城的尋親之旅。
在嘉定公安分局嘉城派出所的協助下,王金虎通過查閱戶籍檔案,找到了與“毛凡”相關的資訊,上面清楚記錄了“毛凡”戶籍在當年被遷出的日期,與他已知遷入河南洛陽的時間吻合,進一步證明了如今的王金虎就是曾經出生在嘉定的“毛凡”。而同行的夥伴中,也有人找到了與自己目前戶籍相比對的原始檔案,一種距離真相越來越近的喜悅感,在這支小小的尋親隊伍中彌漫開來。
之後的幾天,在衆人的奔波聯系下,一場“認親集會”在臨近派出所的疁城實驗國小拉開了帷幕。受限于當時資訊傳播的速度,前來集會尋找失散親人的家庭為數并不多,但也有兩戶人家通過辨認孩童時期的照片,和一些模糊的記憶,隐約辨識出兩人可能就是當年被抱養走的自家孩子。雖然這其中沒有王金虎的家人,但他依然替同伴感到高興,更對自己能夠找回家人充滿了期望。
然而,生物樣本分析比對未果的回報資訊,讓尋親隊伍帶着遺憾傳回了洛陽。但好在衆人并未就此放棄,王金虎也不斷為同伴們打着氣,第二年的“五一”黃金周,他們又一次集結,來到了這片曾經的故鄉,接着,第三年,第四年……他們的尋親之旅一走就是十二年,人數也從最初的18人,慢慢擴充到300多人,而當年的發起人王金虎,如今也成了這支尋親團的團長。
2021年6月30日,一則關于尋親的報道,登上了申城各大媒體的平台:在上海市警察局嘉定分局,現年92歲的抗美援朝老兵王根桃與失散了57年的女兒呂瑞娟女士團聚了。“最終确認,王根桃系呂瑞娟的生物學父親。”聽到這句話,已過耄耋之年的王根桃老人笑眯了眼,緊緊抱住已是兩鬓風霜的小女兒,兩手輕輕拍打着女兒的背部,仿佛眼前之人仍是襁褓中的嬰兒。看着眼前的這一幕,王金虎臉上也浮現出了笑容。
在他的記憶裡,2009年第一次來嘉定舉辦“認親集會”,當時疑似找尋到親人的兩戶家庭中,便有王根桃老人一家,可惜傳來的壞消息,卻着實讓老人家難受了很久。多年以來,王金虎一直與老人一家保持着聯系,此番幾經輾轉下又有了新的線索,身為尋親團團長的王金虎自然不敢馬虎。
一方面,他聯系了已遷居廈門的呂女士,詳細詢問其對身世所知的一切細節,另一方面,則與嘉定警方積極溝通,詢問關于生物學樣本分析比對的最新要求。而得知了相關情況的嘉定公安分局刑科所的民警們,也在同一時間開始為這場時隔了五十多年的再團圓助力奔波。在衆人的同心協力下,生物學樣本的比對很快有了結論,這一次的結果沒有讓王根桃老人再失望,他也如願又一次親耳聽到了那聲久違了57年的“爸爸”。
也就在這場認親儀式的現場,王金虎作為河南洛陽尋親團的團長,代表尋親團這個民間組織,與嘉定警方達成了共建協定,為和王根桃父女一樣有尋親需求的人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将公安機關的“團圓行動”推向深入。而那一天的王金虎怎麼也不會想到,這一次巧合的結緣,竟會在半年之後為他送上了一份意外之喜。
從2009到2021,王金虎和他的尋親團讓十多戶失散了多年的家庭得以重新團圓。看着一個又一個離家千裡的孩子重新回到父母的懷抱,看着一位位父親母親在有生之年再次聽到那聲出現在無數個夢裡的“爸爸”和“媽媽”,王金虎的心是感動的、滿足的,但也是有着一絲絲道不清說不明的失落。
在他第一次踏上嘉定這塊陌生的故土時,他就已經知曉了自己孩提時的名字,知曉了自己的根就在這座城市的某一個地方,然而,十二年來,無數夢回,卻終不得見親人面,可就當他以為這第十二個年頭,也最終将會在繼續的期待中度過,一則來自嘉定公安分局民警的電話,讓他平靜的心再起波瀾。
2021年12月23日的夜裡,正與妻子吃着晚飯的王金虎接到了一則來電,電話那頭響起的,是他熟悉的嘉定公安分局民警王翔的聲音:“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們可能已經找到了你的親人,而且這一次的可能性非常大。”
12月26日,同樣是在吃晚飯的時間,王金虎的微信收到了一個取名叫“娟子”的人發來的好友申請。原先他并未在意,以為還是如往日般來找尋親團求助的。然而,剛剛通過了添加申請,對友善又馬上發來了視訊通訊的申請,接通後,螢幕兩端的人四目相對,沉默了片刻後,對方試探着問了幾個問題,都是關于同一個人,這個人有着王金虎再熟悉不過的名字“毛凡”。
兩人聊着聊着,王金虎手中不時拿起的碗筷漸漸停了下來,直到對方問出了一個他心中等待了多年的問題:“你是不是我哥哥?”身旁的妻子察覺到異樣,也湊過來看,結果一看便立時愣了。據王金虎回憶稱,妻子當時隻看了一眼,就确定了畫面中的女子,應該就是他丈夫苦尋了多年的親人,因為那眉眼、那神态,居然與王金虎的女兒一模一樣。
這個與王金虎視訊通話的人,正是他的妹妹。
原來,就在王金虎為王根桃老人找回女兒後不久,老人的女婿便提出一定要好好報答尋親團的這份恩情。在他的聯系溝通下,王金虎的生物學樣本于6月初完成了采集,被陸續發往了江浙滬的大小城市。2021年12月23日,在與上海嘉定鄰近的江蘇昆山,王金虎的生物學樣本與一位當地的老伯比對上了。雖然後經證明,這位老伯并非是王金虎的直系親屬,而隻是他的一位堂叔,但從老人的口中,卻意外獲得了一條重要資訊:王金虎的家人長期生活在嘉定的華亭地區。是夜,嘉定警友善收到了相關資訊,并第一時間着手開始了尋找。
通過這位堂叔提供的資訊,華亭派出所的社群民警很快就找到了可能是王金虎家人的秦老太太一家。另一邊廂,尋親團駐紮在嘉定的團友也去往了華亭地區探訪。當他們将王金虎孩提時的照片拿給村中老人們看後,好幾人一眼就認出了,照片中人就是曾被送走的“毛凡”。兩邊情況一彙總,秦老太太一家是王金虎家人的可能性進一步得到了确認,所欠缺的,就是最終從生物學樣本這一科學角度所給出的權威鑒定。
第二天,嘉定公安分局刑科所民警便驅車前往了秦老太太家,為全家人采集了生物學樣本資訊,并馬不停蹄地開始了分析比對。12月29日,初步比對結果,證明王金虎與秦老太太系親緣關系。12月30日,第二次複驗結果與前一次如出一轍。比對結果的資訊很短,卻真實表明了,一段淹沒在茫茫人海中近一甲子的親情,得以再次聯系在一起。
2022年1月6日,在嘉定公安分局民警和媒體記者們的見證下,王金虎這個讓十數戶家庭重新團圓的尋親團團長,如願以償地回到了他自己親人的身邊,親口喊出了那一句等待了近六十年的“媽媽”。
實際上許多年前,他的母親就曾在電視新聞的畫面中見過他的身影,但因為始終無法釋懷送走親生骨肉的那份愧疚,是以即使心中确定那就是她失散的孩子,卻仍然沒有勇氣去相認。這幾年,雖然鮮有提及,但老人家心裡卻始終有一處空落落的。可當年那匆匆一瞥能夠提供的資訊實在有限,而随着年紀大了記憶開始模糊,能夠再想起來的更是寥寥。
王金虎表示,這次一家人能夠重新團聚在一起,既是得益于黨的上司下,人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同時也特别感謝嘉定警方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熱誠,這更讓他堅定了心中的那份信念,用自己的親身經曆,用自己能夠提供的一切助力,今後去幫助更多的人,找回那份失散的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