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标死後朱元璋若舍棄建文帝,傳位給朱允熥,也就沒朱棣啥事了

朱标死後朱元璋若舍棄建文帝,傳位給朱允熥,也就沒朱棣啥事了

“永樂盛世”是中國曆史上著名的五大盛世之一,在明成祖朱棣的統治下使明朝走向了巅峰時期,對朱棣這位皇帝也算是留下了不錯的印象,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他的上位有些名不正、言不順。朱棣的老爹朱元璋本來傳位給了皇太孫建文帝朱允炆,後來被他發動“靖難之役”而奪了皇位,當明朝出現“永樂盛世”時,為明朝的百姓感到慶幸,好在朱棣是位好皇帝。

很多人都喜歡推測,如果仍舊是朱允炆做皇帝明朝會不會出現“建文”盛世呢?答應顯然是否定的,因為朱允炆拿着一手王炸卻打出了爛牌,他心裡考慮的是如何坐穩皇位,而不是考慮民生,在他的統治下必然不會出盛世之舉。其實在朱元璋傳位時,朱允炆并不是唯一的人選,如果朱元璋傳位給朱允熥,也就沒朱棣啥事了。

朱标死後朱元璋若舍棄建文帝,傳位給朱允熥,也就沒朱棣啥事了

靖難之役,朱棣篡位

朱元璋奪得天下之後,立嫡長子朱标為太子,本來皇位應該按部就班地傳下去,以朱标仁慈寬厚的性格,兄弟間也不會發生什麼皇位之争,但是奈何朱标命短,27歲患病去世,朱元璋白發人送黑發人,也是好頓難過,大明的接班人成為了難題。朱元璋有心選擇四子朱棣為太子,可又怕二兒子和三兒子造反,最後左右權衡,幹脆讓朱标的兒子朱允炆為皇太孫。

朱元璋駕崩,皇太孫朱允炆登基為帝,面對皇爺爺朱元璋留下的分别把持重兵的“九大塞王”皇叔們,産生了深深的危機感,倒是沒有了外患,可内憂對他來說一直都沒停止過,尤其四皇叔朱棣成為了他心中最大的隐患,為了保證自己的皇位能坐穩,他提出了削藩計劃,不到一年時間,周王、岷王、湘王、齊王、代王先後被廢。

朱标死後朱元璋若舍棄建文帝,傳位給朱允熥,也就沒朱棣啥事了

面對步步緊逼自己的走向,朱棣即使是傻子也能看出來苗頭不對,立馬以“朝無正臣,内有奸逆,必舉兵誅讨,以清君側之惡”為由發動了“靖難之役”,經過四年的同室操戈,朱棣以勝利者的姿态坐在了皇位上,而朱允炆則銷聲匿迹,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可見朱允炆并沒有多大的能耐。但是,朱元璋若舍棄朱允炆,傳位給朱允熥,也就沒朱棣啥事了。

兩位皇孫,嫡庶難分

朱标一生短暫,他身邊的女人也非常少,他的原配妻子也就是太子妃常氏,看到這個姓氏就知道其中有很大的政治聯姻關系,這個常氏就是開國名将常玉春的女兒,常玉春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如何,看他死後的“龍袍畫像”就知曉,足見朱元璋非常倚重和信任常玉春,兒女之間的聯姻為的是更好的穩定江山。

朱标死後朱元璋若舍棄建文帝,傳位給朱允熥,也就沒朱棣啥事了

隻是常氏運氣不好,先生了一個嫡長子朱雄英,結果朱雄英八歲早夭,後來才生的嫡次子朱允熥。常氏也是個短命之人,生下嫡次子朱允熥後“當月薨逝”,朱标這才把妾室呂氏擡為繼室,而呂氏生下的朱允炆本是庶子,一下成為了嫡子。

呂氏沒有什麼根基,隻不過是元朝貴族之女,擔任過太常寺卿等職,無法與那些開國名将相媲美,奈何人家的女兒運氣好被擡為了繼室,朱允炆水漲船高也成為了嫡子。這時候朱允炆與朱允熥兩位兄弟就無法展現出嫡庶之别了,并且明明占優勢的朱允熥因為年小朱允炆一歲而再次成為了嫡次子。

朱标死後朱元璋若舍棄建文帝,傳位給朱允熥,也就沒朱棣啥事了

厚此薄彼,掃清路障

朱元璋曾在《皇明祖訓》中特意提到:“凡朝廷無皇子,必兄終弟及,須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雖長不得立。”從這個規定中可以看到朱允炆本來無緣皇位的,可他偏偏就成為了皇位的繼承人,其主要原因就是他夠“仁孝”。當朱元璋看到兒子朱标生病,孫子朱允炆日夜守候時,就把朱允炆當作了最好的接班人選。

可以說朱允炆能夠坐上皇位顯然有很大的運氣成分在裡面,一是嫡母常氏早亡,另一個是他的父親朱标早逝,這才有了他“又嫡又長”的身份,再加上他深得朱元璋的喜愛,于是朱元璋就勸力地為這個皇太孫掃平路障,盡可能地為他留下一個穩固的江山。

朱标死後朱元璋若舍棄建文帝,傳位給朱允熥,也就沒朱棣啥事了

朱元璋用九個兒子為皇太孫朱允炆守護邊境,怕那些開國老臣功高蓋主,孫子降服不了,他就想方設法殺了他們,朱元璋雖有“洪武之治”的升平景象,但他屠戮開國功臣的“壯舉”在曆史上也算是首屈一指。人人都知道朱元璋是一個多疑而又決斷的皇帝,卻少有人知道他這是在為皇太孫鋪路,未成想朱允炆根本沒有守住自己的皇位,讓朱元璋白白忙活了一場。

勢力比拼,改變曆史

其實朱元璋當初如果不費那麼大勁把朱允炆扶上皇位,以朱允熥的實力根本不會發生“靖難之役”的事件,而後面明朝的曆史也就沒有朱棣什麼事了,充其量是一位能征善戰、守護北疆要塞的燕王而已,之是以這樣說就是朱允熥背後有強大的家族勢力。

朱标死後朱元璋若舍棄建文帝,傳位給朱允熥,也就沒朱棣啥事了

要知道,朱允熥的母親常氏是常玉春的女兒,以常玉春在朱元璋心中能夠享受“龍袍畫像”的超凡地位,朱允熥的家族勢力是不可小觑的,這一點是朱棣無法比拼的。朱棣的妻子是徐達的女兒,徐達雖然也是開功名将之一,但他的地位在朱元璋心裡遠遠不如常玉春,而且徐達生前就屢遭朱元璋的猜忌,從母家勢力方面朱棣就要比朱允熥稍遜一籌。

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關鍵點,那就是朱允熥母親常氏的舅舅是藍玉,“翻譯”過來藍玉是常玉春的“小舅子”,也就是朱允熥的舅外公。藍玉就是當年朱元璋發動著名“胡藍之獄”裡面的主角之一,當時藍玉的勢力已經引起了朱元璋極大的忌憚,是以才想方設法除掉了藍玉,能讓朱元璋如此忌憚之人,朱棣自然不會是藍玉的對手。

朱标死後朱元璋若舍棄建文帝,傳位給朱允熥,也就沒朱棣啥事了

由此可以看出,論家族勢力比拼,朱元璋如果舍棄建文帝朱允炆,傳位給朱允熥的話,也就沒朱棣啥事了,因為實力不允許。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持續了四年之久,換作朱允熥的話,朱棣根本沒有篡位的實力。

小結

朱允熥在明史上可以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人物,史料上記載他的内容也非常少,其主要原因就是拜他的爺爺朱元璋所賜。朱元璋處心積慮地立朱允炆這個沒有什麼家族勢力的人上位,為的是避免外戚專權的事情發生,殺了藍玉等人,斷絕了後患。

而朱允熥卻成為了一個倒黴蛋,先失去了繼承皇位的權力,又因母家勢力受到打壓而被冷落,最後受到兄弟朱允炆的牽連而廢為庶人,最後被禁锢在安徽鳳陽,39歲暴卒,死因不明,好事沒沾到,壞事倒是一個也沒跑掉。

參考資料:《明史》《皇明祖訓》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