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朱标死后朱元璋若舍弃建文帝,传位给朱允熥,也就没朱棣啥事了

朱标死后朱元璋若舍弃建文帝,传位给朱允熥,也就没朱棣啥事了

“永乐盛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五大盛世之一,在明成祖朱棣的统治下使明朝走向了巅峰时期,对朱棣这位皇帝也算是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他的上位有些名不正、言不顺。朱棣的老爹朱元璋本来传位给了皇太孙建文帝朱允炆,后来被他发动“靖难之役”而夺了皇位,当明朝出现“永乐盛世”时,为明朝的百姓感到庆幸,好在朱棣是位好皇帝。

很多人都喜欢推测,如果仍旧是朱允炆做皇帝明朝会不会出现“建文”盛世呢?答应显然是否定的,因为朱允炆拿着一手王炸却打出了烂牌,他心里考虑的是如何坐稳皇位,而不是考虑民生,在他的统治下必然不会出盛世之举。其实在朱元璋传位时,朱允炆并不是唯一的人选,如果朱元璋传位给朱允熥,也就没朱棣啥事了。

朱标死后朱元璋若舍弃建文帝,传位给朱允熥,也就没朱棣啥事了

靖难之役,朱棣篡位

朱元璋夺得天下之后,立嫡长子朱标为太子,本来皇位应该按部就班地传下去,以朱标仁慈宽厚的性格,兄弟间也不会发生什么皇位之争,但是奈何朱标命短,27岁患病去世,朱元璋白发人送黑发人,也是好顿难过,大明的接班人成为了难题。朱元璋有心选择四子朱棣为太子,可又怕二儿子和三儿子造反,最后左右权衡,干脆让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登基为帝,面对皇爷爷朱元璋留下的分别把持重兵的“九大塞王”皇叔们,产生了深深的危机感,倒是没有了外患,可内忧对他来说一直都没停止过,尤其四皇叔朱棣成为了他心中最大的隐患,为了保证自己的皇位能坐稳,他提出了削藩计划,不到一年时间,周王、岷王、湘王、齐王、代王先后被废。

朱标死后朱元璋若舍弃建文帝,传位给朱允熥,也就没朱棣啥事了

面对步步紧逼自己的走向,朱棣即使是傻子也能看出来苗头不对,立马以“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之恶”为由发动了“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同室操戈,朱棣以胜利者的姿态坐在了皇位上,而朱允炆则销声匿迹,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可见朱允炆并没有多大的能耐。但是,朱元璋若舍弃朱允炆,传位给朱允熥,也就没朱棣啥事了。

两位皇孙,嫡庶难分

朱标一生短暂,他身边的女人也非常少,他的原配妻子也就是太子妃常氏,看到这个姓氏就知道其中有很大的政治联姻关系,这个常氏就是开国名将常玉春的女儿,常玉春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如何,看他死后的“龙袍画像”就知晓,足见朱元璋非常倚重和信任常玉春,儿女之间的联姻为的是更好的稳定江山。

朱标死后朱元璋若舍弃建文帝,传位给朱允熥,也就没朱棣啥事了

只是常氏运气不好,先生了一个嫡长子朱雄英,结果朱雄英八岁早夭,后来才生的嫡次子朱允熥。常氏也是个短命之人,生下嫡次子朱允熥后“当月薨逝”,朱标这才把妾室吕氏抬为继室,而吕氏生下的朱允炆本是庶子,一下成为了嫡子。

吕氏没有什么根基,只不过是元朝贵族之女,担任过太常寺卿等职,无法与那些开国名将相媲美,奈何人家的女儿运气好被抬为了继室,朱允炆水涨船高也成为了嫡子。这时候朱允炆与朱允熥两位兄弟就无法体现出嫡庶之别了,并且明明占优势的朱允熥因为年小朱允炆一岁而再次成为了嫡次子。

朱标死后朱元璋若舍弃建文帝,传位给朱允熥,也就没朱棣啥事了

厚此薄彼,扫清路障

朱元璋曾在《皇明祖训》中特意提到:“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从这个规定中可以看到朱允炆本来无缘皇位的,可他偏偏就成为了皇位的继承人,其主要原因就是他够“仁孝”。当朱元璋看到儿子朱标生病,孙子朱允炆日夜守候时,就把朱允炆当作了最好的接班人选。

可以说朱允炆能够坐上皇位显然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在里面,一是嫡母常氏早亡,另一个是他的父亲朱标早逝,这才有了他“又嫡又长”的身份,再加上他深得朱元璋的喜爱,于是朱元璋就劝力地为这个皇太孙扫平路障,尽可能地为他留下一个稳固的江山。

朱标死后朱元璋若舍弃建文帝,传位给朱允熥,也就没朱棣啥事了

朱元璋用九个儿子为皇太孙朱允炆守护边境,怕那些开国老臣功高盖主,孙子降服不了,他就想方设法杀了他们,朱元璋虽有“洪武之治”的升平景象,但他屠戮开国功臣的“壮举”在历史上也算是首屈一指。人人都知道朱元璋是一个多疑而又决断的皇帝,却少有人知道他这是在为皇太孙铺路,未成想朱允炆根本没有守住自己的皇位,让朱元璋白白忙活了一场。

势力比拼,改变历史

其实朱元璋当初如果不费那么大劲把朱允炆扶上皇位,以朱允熥的实力根本不会发生“靖难之役”的事件,而后面明朝的历史也就没有朱棣什么事了,充其量是一位能征善战、守护北疆要塞的燕王而已,之所以这样说就是朱允熥背后有强大的家族势力。

朱标死后朱元璋若舍弃建文帝,传位给朱允熥,也就没朱棣啥事了

要知道,朱允熥的母亲常氏是常玉春的女儿,以常玉春在朱元璋心中能够享受“龙袍画像”的超凡地位,朱允熥的家族势力是不可小觑的,这一点是朱棣无法比拼的。朱棣的妻子是徐达的女儿,徐达虽然也是开功名将之一,但他的地位在朱元璋心里远远不如常玉春,而且徐达生前就屡遭朱元璋的猜忌,从母家势力方面朱棣就要比朱允熥稍逊一筹。

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关键点,那就是朱允熥母亲常氏的舅舅是蓝玉,“翻译”过来蓝玉是常玉春的“小舅子”,也就是朱允熥的舅姥爷。蓝玉就是当年朱元璋发动著名“胡蓝之狱”里面的主角之一,当时蓝玉的势力已经引起了朱元璋极大的忌惮,因此才想方设法除掉了蓝玉,能让朱元璋如此忌惮之人,朱棣自然不会是蓝玉的对手。

朱标死后朱元璋若舍弃建文帝,传位给朱允熥,也就没朱棣啥事了

由此可以看出,论家族势力比拼,朱元璋如果舍弃建文帝朱允炆,传位给朱允熥的话,也就没朱棣啥事了,因为实力不允许。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持续了四年之久,换作朱允熥的话,朱棣根本没有篡位的实力。

小结

朱允熥在明史上可以说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物,史料上记载他的内容也非常少,其主要原因就是拜他的爷爷朱元璋所赐。朱元璋处心积虑地立朱允炆这个没有什么家族势力的人上位,为的是避免外戚专权的事情发生,杀了蓝玉等人,断绝了后患。

而朱允熥却成为了一个倒霉蛋,先失去了继承皇位的权力,又因母家势力受到打压而被冷落,最后受到兄弟朱允炆的牵连而废为庶人,最后被禁锢在安徽凤阳,39岁暴卒,死因不明,好事没沾到,坏事倒是一个也没跑掉。

参考资料:《明史》《皇明祖训》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