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并常讀電車實驗室打卡思考新能源見聞

索尼确實适合造車。
撰文:CH_陳函
1月5日,在美國舉辦的CES 2022國際消費電子展上,索尼帶來了一款純電動原型車——VISION-S 02。
沒錯,你沒有看錯,也沒有穿越到2021年,索尼汽車又來了,還是在國際消費電子展上,還是釋出原型車,名字還是VISION-S,和去年CES 2021上的套路如出一轍。
不一樣的是,這回這台車加上了“02”,車型變成了SUV,而去年釋出的轎車VISION-S則順理成章地改名為VISION-S 01。而且,更重要的是,索尼宣布:
“
索尼将于2022年春天成立一家名為索尼移動出行(Sony Mobility Inc.)的營運公司,通過此舉來探索進入電動汽車市場的可能性。
”
01
造車?還是不造車?
請注意,索尼要成立的是“索尼移動出行(Sony Mobility Inc.)”,而不是汽車公司,要做的是“探索進入電動汽車市場的可能性”,而不是确定進軍汽車市場,字裡行間透露着模棱兩可的态度。
其實早在去年1月份,CES 2021上釋出首款原型車之後,索尼VISION-S的項目負責人Izumi Kawanishi就在媒體采訪中表示:“索尼不會成為汽車制造商,而是緻力于成為汽車産業變革的推動者”,聲稱原型車隻是為了展示索尼的技術。
這話聽起來是不是很耳熟?上一個這麼說的公司,在半個月前已經推出了一款「自己二次設計、自己做産品規劃還提供部分關鍵零部件,但不是自己親手造的」全新品牌的非全新增程式混動車型。
而過去一年,索尼也确實很守信用,真的沒有造車,汽車行業内與索尼有關的消息少之又少,最近一次在汽車行業聽到索尼,是蔚來ET5使用了4個索尼300萬像素環視專用攝像頭。
可能是因為尋不到合适的合作夥伴,也不可能尋得到合适的合作夥伴,又可能是受到豐田、本田全面電動化決定的刺激,一年後的今天,索尼還是忍不住了。
雖然現在索尼仍然處于舉棋不定的狀态,但是,索尼想在全球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的大潮中掌握主動地位,不造車不行。
(索尼2020年财報)
索尼确實挺适合造車的,索尼幾大主營業務:遊戲及網絡服務、音樂、影視、電子産品及解決方案、影像及傳感解決方案和金融業務,各個都能智能電動汽車相結合。
特别是影像及傳感業務,與汽車輔助駕駛、自動駕駛有高度關聯,而影、音和遊戲業務則是自動駕駛實作後建構智能座艙應用生态的關鍵,是汽車産業的下一個重要利潤增長點。
在如此大的機遇面前,索尼沒有理由不心動。
索尼有足夠的實力和财力進軍汽車行業,不過,和上一家說“不造車”的科技公司一樣,索尼也打着同樣的如意算盤。
造車,包括制造和車型前期開發是汽車産業中投入最大并且相對不賺錢的部分,不如隻提供高利潤的關鍵零部件,賣賣軟體和解決方案,最好再壟斷銷售管道,隻做最賺錢的部分。
但是,他們都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汽車行業對車型設計、規劃、制造的要求都要比消費電子高得多,消費者對于車企的造車功力也要更加重視。
在這樣的環境下,有能力造好車的企業,不會輕易受擺布,将利潤拱手讓出,而原本造不好車的企業,你提供再強的技術再先進的解決方案,也沒法揠苗助長,硬生生拔出一款好産品。
科技公司想在汽車行業掌握話語權,隻有兩條路,一是選擇全盤自研自制;二是包攬車型設計、研發,生産流程、生産工藝、品質體系都需要自己把握,然後讓代工廠按照指定的流程、工藝、品質标準生産産品。
02
索尼準備造什麼車?
是以,我斷定,索尼最終還是會造車,而且大機率選擇代工模式,因為此前釋出的VISION-S 01概念車車架部分就是麥格納代工的。
那麼,索尼準備造什麼樣的車呢?我們可以先看一段VISION-S 02的宣傳片。
可以看到,索尼前後釋出的兩款原型車均采用了統一的家族化設計語言,整車線條比較圓潤,前貫穿式LED燈帶穿透柳葉形LED大燈,在格栅中部交錯形成了車型LOGO, 從窗線一直延伸至後擋風玻璃的鍍鉻飾條将車頂和車身分割開,外觀設計上還是很有自己的味道的。
内飾部分就比較平淡,貫穿式的3連屏黑邊過于明顯,隐藏式的出風口、旋鈕式的換擋機構和中控台下方的觸控屏都已經是非常常見的設計元素了。
好在,從圖檔和視訊裡,我們還是能感受到兩台原型車在内飾配色和設計的精緻感方面下的功夫,索尼的産品設計和品質一直都是比較值得信賴的,這點相信在汽車上也會有所延續。
這次釋出的VISION-S 02定位是一台中型純電動SUV,車身尺寸為4895*1651*1930mm,軸距為3030mm,最小離地間隙為157mm,車身重量為2040公斤。
動力方面,新車搭載2台最大功率200kW的電機,綜合功率400kW,以實作四輪驅動,最高時速超過180km/h。底盤方面,新車将使用前後雙叉臂獨立懸挂,并配備空氣懸挂。至于續航方面,索尼暫時并未公布。
新車将提供4座或7座布局,并搭載三維空間音場的座椅揚聲器,以及相容360臨場音效的流媒體服務,為車内提供沉浸式的音樂體驗。同時,它還将搭載 “BraviaCORE for VISION-S”數字視訊服務,車内大螢幕和每個座椅後面的顯示螢幕都可以播放共享或獨享的視訊。
而在無數玩家期待的遊戲部分,VISION-S可以通過遠端連接配接到家中的遊戲主機來玩PlayStation遊戲,通過雲端即可進行線上遊戲。
在智能駕駛方面,VISION-S 02将搭載多達40個自動駕駛傳感器,包括4個雷射雷達、18個攝像頭和18個超音波/毫米波雷達。基于索尼汽車專用的CMOS 圖像傳感器,車身上的攝像頭可以實作高靈敏度、高動态範圍和LED交通辨別閃爍緩解。
通過車身上360°全覆寫的感覺硬體,VISION-S 02可實作L2+級輔助駕駛功能,包括自動變道、自動規避樁桶、自動代客泊車等等。通過軟體疊代,未來有望實作L4級自動駕駛功能。
與此同時,VISION-S 02車内的ToF 攝像頭可實時監控駕駛員狀态,通過面部表情和手勢确定駕駛員的注意力和疲勞程度,并在必要時發出警報。ToF攝像頭還可以根據讀取到的行為推斷乘員的狀态來調節車内溫度。此外,車内還将搭載唇語系統,以提升嘈雜情況下車機對語音指令的識别。
在VISION-S 02上,索尼主要強調3個關鍵詞:安全性、适應性、娛樂。
安全性:安全安心的移動出行,指的是全面、靈敏的傳感器和高階輔助駕駛能力;
适應性:更貼近人,共同成長,指的是智能用車體驗;
娛樂:豐富移動出行的娛樂空間,指的是遊戲、影、音體驗。
為了強調安全性和适應性,索尼還展示了類似“百度Apollo 5G雲代駕”的遠端操控技術。通過5G,工程師在日本就可以操控遠在德國的VISION-S 01進行測試,利用索尼在智能手機研發中積累的自有技術、通信知識及安全技術,實作了低延遲的傳輸(視訊和控制信号)以及通訊控制(監測與預測)。
索尼将遠端操控列為自動駕駛時代到來時的重要技術,并于2021年4月就開始了5G環境駕駛測試。
03
索尼造車,難不難?
看起來,索尼的兩台原型車已經十分接近量産了,無論是設計、産品規劃還是智能化的配置考慮,這兩台車都顯得十分成熟。
但是,從來就沒有人能在造車這條路上做到一蹴而就,汽車産業龐大而複雜,每一位新手都必須交足學費,才能在行業中立足,即使是索尼也不例外。
汽車行業不相信出道即巅峰,技術、經驗的積累是必不可少的。盡管索尼造車有着先天的諸多優勢,但是選擇哪家進行代工?産品品質如何保證?銷售管道如何建立?售後服務如何開展?甚至宣發應該按照什麼節奏?産品快速疊代如何照顧到老使用者的感受?對于索尼來說,這些都是造車路上必然會面對的難題。
汽車如此複雜,造車怎麼可能簡單。任何一個對造車沒有敬畏之心的公司,最終都會付出代價。
索尼如今的舉棋不定,是好事,也不是好事。一方面證明了它對造車的困難應該有所預見,另一方面機會轉瞬即逝,小米汽車、蘋果汽車都要來了,如果将汽車當作下一個智能終端,在手機市場屢戰屢敗的索尼在遭遇蘋果、小米時,可能并不占什麼優勢。
索尼的造車之路該怎麼走?我們将持續關注。
今日話題
你看好索尼造車嗎?
歡迎評論區留言
掃碼添加營運小助理并備注
加入電車實驗室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