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賽道股VS防禦股,做出你的正确選擇

作者:多哥财經

跌了找理由,今天又是機構重倉的踩踏。

盤中有傳聞,可能是高層對碳中和的政策有所修改。

但中午開盤後,很快被首席們澄清,并提醒目前還未有定論。

走一步看一步,我認為碳中和國策是新時代國際競争方向之一,國家不可能放棄或放緩,至于地方執行的力度,都是需要磨合的,需要時間。

要說近期賽道股如此大的回撤。

機構做均衡配置,做高低切換,本應是正常的震蕩。

隻是這個震蕩過于劇烈,讓市場不得不懷疑有什麼利空。

即使事實上沒有政策面的利空,都是内資調倉行為所緻,但跌的多了,各種陰謀論就來了,年年如此,有經驗的投資者應該有自己的判斷。

我相信很多人這個時候最想問的,就是賽道股調整多久。

這個是市場博弈的綜合結果,預判并沒有意義。

即使判斷對了,倉位不敢上,猜對也沒有意義。

我隻能說,這種情緒型調整,而不是政策利空導緻,我敢加!

但對于抄底沒有信心的朋友,不要逆人性做左側的低吸。

越跌越買,并不是适合普通人,而适合心态好,對行業有認知的投資者。

每年都會有類似階段性的調整,總會有的人割在低位,有的人買對了但賺一點點就跑了。

相信看我的文章從19年到現在的,已經經曆過好幾輪相同的場景了。

一樣的輪回而已,回頭看大家都買過當時估值很貴的票,比如當時甯德時代漲到160的時候也是一片質疑聲,估值這麼貴,漲了這麼多,如何持續?

現在回頭看,160可能回去嗎?

公司業績在增長,自然會比對股價也增長。

就如茅台的股價也有10倍,但業績也确實增長了10倍。

股價要比對業績增速,而不是單純的估值高低,這才是一切抄底行為的認知。

那麼當下不想買賽道股,能去防禦股嗎?

從宏觀看,前文已經做過解析,多數頭部機構做出了寬信用的預判,未來降息預期已經提前開始做了。

金融,地産,以及房地産周邊産業鍊(如家電,裝修,建材,廚具)都是受益于寬松預期的闆塊,有階段性行情并不奇怪。

但依賴于政策改變,博弈的中長線,并不是散戶的好選擇。

既缺乏資訊優勢,更缺乏成本優勢。

沒有前期介入的投資者,這個階段不要去參與金融地産的輪動。

寬松預期早在11-12月已經做出預判,機構早已均衡配置提前布局防禦股。

且不說寬松預期未确認,隻從成本優勢來說,散戶毫無優勢。

作為機構均衡配置的防禦闆塊,他們早就進去了。

機構模式為追跌殺漲,你的模式為追漲殺跌,那誰賺錢誰虧錢?

想想就明白了。

結論:

缺乏行業認知,不要抄底賽道股,左側逆人性,需要越跌越興奮。

缺乏成本優勢,不要追高防禦股,右側講預期,防禦股隻做輪動沒有預期。

已空倉散戶建議休息看戲。

已被套在賽道股的朋友,建議繼續等待,短期回撤不可怕,怕的是越加倉心越慌,最後絕望,滿倉在底部割肉。

已在各種題材股裡面操作猛如虎的朋友,也祝大家繼續保持好運。

今年的春季躁動,震蕩劇烈确實有點超出預期,但不變的是在A股投資,始終要在國家發展的方向上去折騰,隻要方向正确,那麼就不必擔心短期震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