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重慶市第七人民醫院神經内科:17分鐘讓中風化險為夷

時間就是大腦,時間就是生命——重慶市第七人民醫院(簡稱:市七院)新年卒中急救記實。

1月2日下午14:00,47歲的李先生剛結束和朋友的小聚,突然感覺左側肢體無力,站立行走困難。起初,李先生還以為是坐久了,想站起來活動活動,但是左側肢體無力的症狀持續加重,甚至左手無力拿東西,左腿也擡不起來了。

李先生這才想起在醫院上班的同學,咨詢情況後,電話幾經周轉到市七院神經内科主任李訓軍手中,李訓軍一聽患者情況,立即囑托患者家屬在不影響患者生命的情況下想辦法盡快趕到醫院,患者很可能中風了。

随後,李訓軍立即通知急診科、卒中小組醫護人員按照卒中救治流程做好準備。

16:00,患者到達醫院,經初步評估,NIHSS評分6分(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分數越高代表病情越嚴重),采核酸、查指血糖、做心電圖、抽血、建立靜脈通道,早早做好準備的救治團隊在5分鐘内就完成了一系列流程。

16:05,患者被轉移出急診搶救室,值守電梯的護工阿姨已經在一樓等候。

16:10,患者到達CT室,醫學影像科放射組的技師已經将CT室屏蔽門打開,卒中救護小組醫生護士就位等候。

重慶市第七人民醫院神經内科:17分鐘讓中風化險為夷

▲左:頭顱DWI顯示右側内囊後肢病變

右:頭頸血管CTA提示RMA管壁粗糙

16:15,患者頭顱CT平掃結束未見出血。

16:17,經家屬簽字确認,救治團隊在CT室内為患者實施阿替普酶靜脈溶栓。

17:17,靜脈溶栓結束,患者NIHSS評分0分,患者及家屬懸着的心也逐漸放松下來。

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救治比賽,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每耽擱一分鐘,腦細胞死亡190萬個,李先生DNT時間(指急性腦卒中患者進入醫院到靜脈溶栓開始給藥時間)僅17分鐘,就被成功救治且取得良好療效,離不開市七院在國家防治卒中中心建設過程中建立起來的急性卒中救治流程。

目前,在醫院上司班子親自部署下,在神經内科、神經外科、急診科、醫學影像科、檢驗科等相關科室的密切配合下,市七院已經取得了國家防治卒中中心授牌,2021年靜脈溶栓近百例,動脈取栓3例,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建立了規範化的卒中救治流程,卒中中心建設成效漸顯。同時,2021年市七院還舉辦了2場區級卒中學術會議,推動了區域卒中救治事業發展。

市七院副院長劉安彬在工作群内勉勵強調,本次救治正值節假日期間,相關職能部門、臨床、醫技及後勤部門配合娴熟、共同努力,取得了令患者滿意的效果,這也是市七院卒中中心建設成果的實際展現,希望能夠将标準轉化為習慣,持之以恒地開展工作,為每一位卒中患者提供有效、滿意的救治服務。

副院長朱渝也強調了卒中中心今後的工作重點,要進一步規範接診與溶栓流程;加強各學科協作,持續提高橋接治療率;加強卒中宣傳教育訓練,提高早期識别能力與對溶栓時間窗的認知;加強醫共體人員教育訓練,擴大救治服務半徑;加強卒中知識線上科普。(文/李訓軍 圖/重慶市第七人民醫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