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第二次鴉片戰争以後,為什麼英國跟清朝沒有了戰争?

1840年爆發了英國入侵大清的鴉片戰争,《南京條約》讓中國割地賠款,開放通商口岸,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第二次鴉片戰争以後,為什麼英國跟清朝沒有了戰争?

鴉片戰争過去十四年,英國再次發動了侵略戰争,這次英國還把自己的好基友法國拉了進來,結果毋庸置疑,清政府再次失敗,随之而來的仍然是割地賠款。更可氣的是英法聯軍攻進北京,為了逼清政府就範,甚至一把火燒毀了圓明園。

第二次鴉片戰争以後,為什麼英國跟清朝沒有了戰争?

貪欲是永遠無法滿足的,侵略者就是一頭喂不飽的餓狼。特别是有了第一次,恐怕往後清政府的日子的不會太好過,但是直到1900年八國聯軍進北京,差不多四十年裡,英國并沒有像曾經發動第一次、第二次鴉片戰争那樣入侵中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客觀的說,英國發動侵略戰争,跟沙俄等國不是太一樣,至少初衷是不同。沙俄是一心為了土地,擴張了幾百年,沙俄也根本就不會玩貿易。

第二次鴉片戰争以後,為什麼英國跟清朝沒有了戰争?

而英國更多的還是要打開中國市場,兩次鴉片戰争,都是英國獲勝,清政府選擇了屈服。那麼既然這樣英國也并沒有像沙俄那樣,對領土垂涎三尺,更多的還是表現在關稅、貿易等方面。

第二次鴉片戰争後,其實不管是英國還是清政府都有所改變。

第二次鴉片戰争以後,為什麼英國跟清朝沒有了戰争?

英國也知道不可能獨霸中國,即便是把清政府推翻,換一個對英國友好的政府恐怕很難,隻要能夠維護和滿足英國人的侵華利益就夠了。畢竟遠隔重洋的英國是不可能像占領印度那樣占領大清,而北邊還有一個虎視眈眈,時不時就咬大清一口的沙俄。如果逼得太緊,恐怕未免有點得不償失。

第二次鴉片戰争以後,為什麼英國跟清朝沒有了戰争?

而清政府其實也意識到侵略者并非要推翻他們,是以在适當的讓出點利益的情況下,英國人是可以退兵的。這也給了清政府一些底氣,是以隻要能維護好與英國人的關系,保住權力是沒有問題的。

第二次鴉片戰争以後,為什麼英國跟清朝沒有了戰争?

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後,英國還幫着清政府鎮壓國内起義。随着太平天國結束,洋務運動又轟轟烈烈的展開了。清政府的改變也讓英國人看到了一點希望,那就是昏庸無能的清政府并非一成不變,隻知道守着祖宗那點家法。

洋務運動進行了三十多年,這個時候雖然暗地裡風雲密布,但至少表面上清廷和西方列強維持了一段比較好的關系。特别是大清從西方購買了數不清的機器裝置甚至武器裝備,讓他們是大賺了一筆。

第二次鴉片戰争以後,為什麼英國跟清朝沒有了戰争?

雖然沒有了鴉片戰争這樣的規模,但是英國也确實并沒有閑着,英國也學着沙俄把眼光盯到了西藏,甚至和沙俄在中亞和新疆地區争得的臉紅脖子粗。

待到甲午戰争大清慘敗給日本,大清徹底暴露了自己的無能,清政府已經搖搖欲墜。随後便發生了八國聯軍進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