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鴻門宴劉邦能夠逃生,是不是因為項羽不想殺他?

鴻門宴對于項羽和劉邦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時刻,如果項羽在鴻門宴上斬殺了劉邦,那麼他就在日後的天下争霸中沒有了對手,坐上皇帝的寶座就自如客帶了;而劉邦在鴻門宴上透過了項羽的毒手,日後的曆史結局,大家都知道了。

鴻門宴劉邦能夠逃生,是不是因為項羽不想殺他?

項羽

對于這種局面,項羽應該是知道的,而劉邦也明白,能不能暫時和項羽化敵為友,就在此一舉了。

但問題在于為什麼項羽會在鴻門宴自己占盡優勢的情況下放過了劉邦,難道他不知道這樣做的後果嗎?

首先,不能說項羽放過劉邦是他很仁慈,相反,項羽的殘暴是出名的。

在到洪門不久前,他才剛剛下令活埋了幾十萬秦軍,這樣的項羽,沒必要對劉邦仁慈,更何況謀士範增已經明确告訴他其他的諸侯都不足慮,隻有劉邦才是日後争奪天下的主要對手。

是以,在這個時候殺劉邦,代價最小。項羽經曆過軍事上的困難,自然知道以小的代價除掉自己的對手的好處。是以,真要殺劉邦,他是不會手軟的。

鴻門宴劉邦能夠逃生,是不是因為項羽不想殺他?

鴻門宴

從項羽和劉邦的實力對比看,劉邦顯然不如項羽,雖然劉邦進入鹹陽,沒有經過什麼大的戰鬥,實力儲存完好。但要知道項羽的軍隊是消滅了秦軍的主力的,此時士氣正旺,這絕對不是劉邦的軍隊可比的。

劉邦也正是知道這一點,是以才接受了張良和項伯的意見,親自到鴻門去向項羽親請罪,如果劉邦對自己的軍隊有信心,那他肯定是會和項羽較量的。

劉邦來到鴻門後,等于自投羅網。是以,他見了項羽,除了請罪就是請罪,這一番說辭,竟然打動了項羽,項羽不但不殺他,還把自己的間諜的名字告訴了劉邦,雙方講和,日後項羽還封劉邦為漢王。

鴻門宴劉邦能夠逃生,是不是因為項羽不想殺他?

劉邦

這一次殺劉邦的機會失去後,項羽再也沒機會殺劉邦了,并且還在江山争奪中輸給了劉邦,成為曆史的笑料。

那麼,在鴻門宴上,到底發生了什麼讓項羽不殺劉邦呢?

其實,仔細揣摩,《史記》找那個有關鴻門宴上的可能記載是靠不住的。

按照《史記》記載,項羽、劉邦和好後,範增還是決定要殺劉邦,還找來了項莊在大帳裡舞劍,找機會直接下手。這時,多虧了樊哙帶劍闖進,對項羽進行了指責,救了劉邦的命。

鴻門宴劉邦能夠逃生,是不是因為項羽不想殺他?

樊哙

劉邦見事情不妙,就假裝上廁所,先離開了。

這一段描寫很精彩,但細看下去,總覺得戲劇化太濃,經不起推敲。

《史記》記載表明,項羽在鴻門宴上接受了劉邦的道歉,不打算殺劉邦了,但卻沒有對部下下令。項羽的部下都不知道他改變了注意,而範增等人還是想殺劉邦,并且開始自行其是。

是以,在這個時候,項羽的營帳外的士兵,還應該是保持着警惕,随時要準備殺劉邦的。

是以,這些士兵絕對不會讓樊哙帶着兵器,輕易地闖入大帳内,樊哙再勇,也是一個人,一個人想闖過楚軍的營盤,這種可能性為零。

還有更奇妙的是劉邦的離開,劉邦借口上廁所,離開了大帳,然後在幾個門口吩咐張良留下道歉,自己帶着幾個人,就非常從容地離開了,楚軍早就為殺劉邦做了準備。

但此時看着他離開,不但沒有人阻攔,甚至都沒有人去向項羽報告,這種軍隊紀律發生在項羽身上,幾乎是不可能的。

而且大帳裡的範增還是想殺劉邦,劉邦離開,他竟然沒有懷疑,《史記》還記載項羽見劉邦去了這麼長時間,還派陳平來找,項羽都知道,比他聰明的範增會不知道?

鴻門宴劉邦能夠逃生,是不是因為項羽不想殺他?

範增

項羽治軍嚴明,是以楚軍戰鬥力強,但在鴻門宴上,楚軍的表現根本就不像是在軍營中,倒和自由市場差不多,随便讓劉邦帶着幾個人形容離開。

而且司馬遷在訴說這段曆史時,前後的說辭明顯沖突,一會說為了減少目标,是劉邦一個人騎着馬走的,一會又說是在樊哙等人的保護下,走小路回去的。

更不能解釋的就是這個時候楚軍應該是在為第二天攻擊劉邦的軍隊做準備的,軍營裡一定是非常警惕的,而且都知道第二天要殺的是劉邦,怎麼能讓劉邦在軍營裡輕易地溜掉了呢?是所有的士兵眼睛都瞎了嗎?

是以,應該可以推斷出鴻門宴如果存在的話,那根本就不是項羽要殺劉邦的地方。應該是兩人早就和好了,項羽才讓劉邦來自己這裡喝酒、彙報工作。

鴻門宴劉邦能夠逃生,是不是因為項羽不想殺他?

既然如此,也就沒有必要把氣氛搞得那麼緊張。

那麼,項羽就真的不在意劉邦嗎?的确如此,因為項羽知道自己軍隊的勇猛,再加上手下戰将衆多,劉邦真要和自己拼,那就是自尋死路。是以,他才沒有殺劉邦的心思。不然,一個樊哙要闖大營,不需要項羽出手,他手下的大将就可以搞定樊哙了。

項羽為什麼不抓住這個機會殺劉邦?原因很簡單,不能殺!

項羽和劉邦都是奉楚王的指令來打秦國的,楚王已經說好,先進鹹陽的人,要封王。劉邦先進入鹹陽,是以天下人都知道他要當王。

鴻門宴劉邦能夠逃生,是不是因為項羽不想殺他?

這個時候項羽殺劉邦,就等于宣布楚王的指令不算數,那就是以下犯上的行為了,其他諸侯肯定會對他不服氣。

項羽對天下諸侯的打壓是靠勇猛實作的,對他們沒有采取懷柔政策,是以他也知道諸侯不會真心歸順自己。一旦殺了劉邦,就等于逼反了諸侯,那天下又要大亂了。

是以,項羽沒有在鴻門宴上殺劉邦,隻是把他趕到巴蜀去了,也算是服從楚王的指令。

這樣看起來,鴻門宴上發生的精彩故事,其實都是司馬遷演義的結果了,是以,鴻門宴的故事,無論怎麼了解,都覺得很别捏,但要是确定了雙方和平分手,就順理成章多了。

繼續閱讀